美術長廊

杞實鵪鶉

【大紀元11月24日訊】

宋 崔愨

杞實鵪鶉 冊

絹 設色

27.5 x 25.5公分

林野中的某個角落,一株枸杞以及禾草旁,有隻鵪鶉正眈眈地望著地上的螻蛄。螻蛄從土穴中爬出後,在地上恍恍惚惚地遊走,沒有察覺大難即將臨頭。

  古代畫鳥獸,往往多有吉祥寓意,手法上又以諧音或象徵最為常見。在這幅充滿自然野趣的作品中:鵪鶉與稻禾相伴,便取其「安和」的諧音;與枸杞相伴,或帶有「祈(或乞)安」之意,或以杞實能延年異壽,因此帶有長壽祝福的象徵之意。趨吉是吉,避凶也是吉:螻蛄(又名「土狗子」)是囓食農作物根莖的害蟲,也是小人的象徵,更有人認為它是鬼怪派遣來的壞東西,總之是個不討人喜歡的小傢伙。因此,畫中鵪鶉將欲啄食螻蛄,也就象徵著去除災厄、防小人的意思。

  這幅「杞實鵪鶉」圖相傳是出自宋代院畫家崔愨(約十一世紀)之筆。崔愨與及他的兄長崔白,都是北宋著名的花鳥畫家。他們的畫風樸素、重視自然野趣,對於當時的畫院有很深的影響。這件作品除了取材自山林野趣之外,畫中直接用墨色點染,不用筆描(即所謂的「沒骨畫法」),是宋代花鳥畫中少見的表現手法,但卻能將鵪鶉與螻蛄的形態表現得準確而生動,令人讚佩。

  宋沈括《夢溪筆談》「論徐黃二體」一篇談到:「徐熙以墨筆畫之,殊草草,略施丹粉而已神氣迥出,別有生動之意」,宋初其孫徐崇嗣克紹祖風,元夏文彥《圖繪寶鑑》記其畫風曰:「畫花鳥,綽有祖風。又出新意,不用描寫,止以丹粉點染而成,號『沒骨圖』。」因此後人常謂沒骨法始自徐崇嗣,其實任何一種技法的形成,皆是很早就在醞釀中,然後漸進至某一時期或某人表現得特別突顯,乃成為此法之代表。沒骨法是中國花鳥畫的主要技法之一,惜至今已無法得見徐崇嗣的原蹟。而此一標名為崔愨的「杞實鵪鶉」,通幅設色清雅,完全以不同深淺程度的墨色點染而成,未鉤畫任何的輪廓線,是標準的沒骨畫風,又是早期的作品,尤屬難得。另能與之相比的尚有院藏北宋徽宗(西元1100-1125年在位)的「池塘秋晚」卷,也是以墨的直接點畫為主要的技法,只在鷺鷥的部份方用細筆勾出輪廓線而已。

  本幅畫枸杞前鵪鶉一隻,正作勢欲啄食地上的螻蛄。以墨和赭染畫片羽等細部時,具有相當細微的變化,極具宋畫精緻典雅的氣息。然畫幅上並無崔愨的題款,乃是根據後人在畫上的題籤方歸於其名下,而前人的記載中並不曾特別提及崔氏善作沒骨畫(註1),此幅又未見著錄,因此對其是否出自崔愨,當採存疑的態度。而畫中有殘印一方,僅一「畫」字可辨,經判讀「畫」字右邊一字的偏旁後,發現此應是元代官印「都省書畫之印」;而另一幾乎只存印邊的殘印,從比對中也辨認出是明代的官印「禮部評驗書畫關防」。故可知這是一幅歷經元明二朝內府收藏的作品,於是由此將之上推為宋代的作品,當是相當合理的。再從畫上的鵪鶉和螻蛄來看,所呈現出來的穩實和古樸風味,不同於南宋繪畫的細緻靈巧,確應是北宋時的風格。(註2)

  原籤上所傳之作者崔愨,生卒年不詳,記載中言其為北宋著名花鳥畫家崔白(活動於11世紀後半)之弟,濠梁(今安徽鳳陽)人,官至左班殿直。工畫花竹翎毛,筆法規模,與白相若,凡造景寫物,必放手舖張而為圖,未嘗瑣碎。宋代畫院較藝優劣,必以黃筌(約903-965)父子之筆法為程式,自愨及其兄出,而畫格乃變,足見其在畫史上具有相當的重要性。

(譚怡令)

註1:《宣和畫譜》卷十八,收錄於《畫史叢書》(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74),第一冊,頁604-605。郭若虛,《圖畫見聞誌》卷四,收錄於《畫史叢書》,第一冊,頁206。

註2:王耀庭,〈說草蟲畫—兼記故宮草蟲圖特展上〉,《故宮文物月刊》第41期(1986年8月),頁85。

文見國立故宮博物院編輯委員會編,《宋代書畫冊頁名品特展》(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95),頁289—290。

轉載於台彎國立故宮博物院

「國立故宮博物院 著作權所有 Copyright @ National Palace Museum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