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長廊

繪畫趨向全盛的唐代時期(三)

「吳帶當風」——吳道子

【大紀元訊】唐代人物畫十分繁榮,首都長安(今陝西西安)人才濟濟。初唐的閻立德、閻立本兄弟,來自西域的尉遲跋質那、尉遲乙僧父子及梁令瓚;中唐時期的張萱、周昉及後期的盧楞伽、孫位等,皆名著一時。



其中以盛唐時期的吳道子最為出名。他一生作過無數佛教、道教壁畫,僅長安、洛陽兩京的寺觀壁畫就達300余幅。他的畫藝全面,人物以外,山水、鳥獸也無所不精,被後世奉為「畫聖」。

[唐]孫位《高逸圖》(局部)

 

吳道子所畫的人物頗有特色,與晉人顧愷之、陸探微不同,以疏體而勝顧、陸的密體,筆不周而意足,貌有缺而神全;他還一變東晉顧愷之以來那種粗細一律的「鐵線描」,善於輕重頓拙似有節奏的「蘭葉描」;突破南北朝「曹衣出水」的藝術形式,筆勢圓轉,衣服飄舉,盈盈若舞,形成「吳帶當風」的獨特風格,風行於時,被稱作「吳家樣」。吳道子善於把握住傳神的法則,注意形象塑造的整體,故所畫執爐女子壁畫,達到「竊眸欲語」的地步。十分傳神生動。他的畫與張旭的草書、斐的劍術,被譽為當時的「三絕」,並且影響遠及日本、韓國等地。至今在日本還保存著傳為他作的《送子天王圖》。

──轉自《國學網絡》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