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匕立起一劑回生 明朝大夫有奇方

文/顏丹
明朝幾位大夫的神奇藥方能一劑回生。圖為中藥丸。(Shutterstock)
【字號】    
   標籤: tags: , ,

在現代中國,許多人用中醫治病往往要治上幾個療程,也沒徹底把病治好。若將時光拉回到中國古代,人們就會發現,流傳於上古的中醫之道被代代相傳後,無論是皇家御醫還是民間大夫,都能準確地找出病因,並迅速地開出藥到病除的方子。

在過往幾千年中,瞬間能治好疾病、甚至能起死回生的,不光有一針即瘥的針砭之術,還有能使病人一匕立起、一劑回生的妙方。總之,許多精湛的醫術都曾在中國古代被發揮得淋漓盡致,讓人親眼見證或切身感受到傳統中醫的博大精深與出神入化。本篇將介紹明朝幾位大夫的神奇藥方。

同時用三劑藥治好三種病的名醫程國令

安徽太平縣有個頗有名氣的大夫,名叫程國令(字允瞻)。他年幼學儒時就極具悟性和天賦,讀書能一目十行,在詩詞歌賦、寫字作畫上也頗有造詣。後來,他想學點醫術,於是遍覽古代醫書,並潛心鑽研各類方子。漸漸地,他便領悟到了其中的玄奧。

有一次,他遇到一個病人。這人身上有三個部位都出了問題:他整日頭暈,喉嚨也不舒服,腰部像裂開了似的疼痛難忍。他找了很多醫生都沒治好,聽說程國令醫術很高,就把他請去了。程國令號完脈,就對那病人說:「你得的是三種不同的病,我現在開三劑藥,你一劑一劑地喝下去,病就都好了。」那人聽他的話照做了,果然藥一喝完,身體上的症狀馬上就消失了。

還有一個腹痛得快要死去的病人,別的醫生看過後,都擺擺手說不能治了。程國令聽說後,沒等病家來請,就主動登門去醫治。他診脈後,只開了一副藥,就把那人的病治好了。在場的人都嘖嘖稱奇,紛紛叫他「神醫」。類似的事情還有很多,當地人都說難以計數了。

用一勺藥立刻治好疑難病的名醫龐鹿門

湖北蘄州有個博聞多識的醫生,名叫龐鹿門。他幼年時曾跟隨名醫李時珍學醫,見過神農時期的三千種以及唐代的一千五百種藥材,最終參與編寫了《本草綱目》一書。他深得李時珍的真傳,對自然界中的植物和動物都有著深入的研究和了解,即使精於診脈,也從不肯輕易出手。直到晚年時,他才開始給人治病。

一次,有個外鄉人來找他,說是耳朵聾了幾十天了,喝了很多補藥,可就是不見好。龐鹿門號脈後,對他說:「你這是胃裡有火。」那人也略懂中醫,很不解地問道:「從五行來看,耳朵的問題與腎有關,怎麼能扯到胃上去呢?」龐鹿門回答:「您可能還沒讀過《靈樞》《素問》吧,人的耳朵與胃之間是有經絡相通的,如果一個人火氣太盛,通過耳朵時,又剛好在用膳,就會導致耳聾了。」他說完,給病人餵了一勺藥,就把他的病給治好了。

一天,太守的夫人得了瘧疾。他去診脈後,立刻說道:「您這是有喜了,先別忙著吃藥,十天後你拉出血來,我再給你開藥。」太守的夫人聽了,覺得不可思議,不願照他的辦法去治。可十天後,那夫人果然就拉出血來了。當再次把龐鹿門請去後,他只給太守的夫人喝了一勺藥,就把她的病給治好了。

用一錢砒霜迅速治好罕見病的名醫陶華

浙江餘杭有位醫生,名叫陶華(字尚文)。他自幼學儒,熟讀四書五經後,便開始讀醫書、鑽研醫術。他曾遇到過一位高人,傳給了他一些方子。從那以後,他就能給人治病了。

有一人吃了羊肉以後,跋山涉水地走了很遠的路。幾天後,他感到先前吃下去的羊肉好像堵在了胸口。吞不下去,也吐不出來。

他身邊帶著的一個學生去找陶華。陶華一聽到他描述的症狀,就說道:「用一錢砒霜就能治好。」那學生不信,於是去找別的大夫,可用了很多方子,那人的病就是不見好。於是,只能用陶華的方子。沒想到的是,他在服用了一錢砒霜後,果然就把堵在胸口的羊肉給吐出來了,所有的不適也都隨之消失了。

那學生覺得很神奇,去找陶華問道:「誰都知道,吃了砒霜會死,怎麼還能治病呢?」陶華說:「本來羊血就可以解砒霜的毒,而且砒霜跟羊肉一起吃,是吃不死人的,反而會讓人把羊肉都吐出來。」那學生聽了,佩服得五體投地。

陶華對漢代名醫張仲景的《傷寒論》頗有研究。後來,他住在杭州時,曾以能治傷寒而聲名遠播。他每次只給病人開一副藥,結果不管多難治的傷寒都能很快被治好。看他的藥竟有如此神效,當地人都親切地叫他「陶一帖」。他一生著書立說,寫了好幾本專門治療傷寒的醫書,其自製的方劑「柴葛解肌湯」至今仍在流傳。

行義舉後就能用一劑藥治病的名醫夏以時

江西吉安府有個醫生名叫夏以時(字鳳亭),天生就有一副俠義心腸。自幼學儒的他很愛幫助別人,於是就萌生了懸壺之志。他一直潛心鑽研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不久後就能給人治病了。

有一年正值荒年,他毫不猶豫地把自己的家產拿出來賑濟災民,救活了好幾百人。後來,當地爆發時疫。看著路上到處都躺著染疫死亡的人,他仰天長嘆:「我只顧保全自己,就是不義啊!」於是,他再次拿出自己的家產購買藥材,還免費給窮人治療。那時,經他救活的人不在少數。

從那以後,他的醫術越來越高明,給人治病總能收到奇效。更神奇的是,他每次只開一劑藥,就能把病人的病治好。於是,登門來找他看病的人總是絡繹不絕。他在當地的名聲越來越大,人們都親切地叫他「夏一劑」。

參考資料:《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責任編輯:王愉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葉天士因為虛心好學,他的醫術十分高明,可惜一生未留下著作。葉天士流傳於世的《臨症指南》醫案十卷,都是他的徒弟根據他治病的藥方、治法和效驗,分門別類彙集而成,所加的論斷並不是葉天士的本意。
  • 中醫治病對醫者德行的要求是非常高的。那些療疾如神、能治奇症的古代名醫,往往都懷揣著「大慈惻隱之心」、「普救含靈」之願。道在先,術在後,術只是道的延申與外化。當後人歎服於古代醫者將神妙的針術、奇準的脈術運用得爐火純青時,就該想到他們必是心性超凡、境界高遠的有德之士。本篇將介紹幾位精於脈術且德行出眾的清代名醫。
  • 戰國時的唐舉擅長看相;扁鵲為名醫,醫術精湛。
  • 在中國古代,沒有高尚的德行,即使再聰明的人,也不會被名醫授以超凡的醫術。懸壺濟世、成為醫者之前,此人必得心懷仁善、且有著治病救人的志願。正因為心胸寬廣、豁達,只為福蔭於百姓蒼生,才放得下自己的名利得失,才會一心利他卻不求回報。
  • 在中國古代,民間一直流傳著「不為良相,便為良醫」的說法。這話在學儒之人中頗為流行。因古代的儒學與醫學皆源於上古之道,於是儒生與醫生所承擔的入世使命便有了相通之處。
  • 在中國古代,像名醫扁鵲這樣對「病」與「死」有著極佳判斷力的醫生還有許多。本篇將介紹明朝醫籍中記載的幾位。
  • 古代的中醫博大精深,某種程度上就在於它所蘊藏的神奇力量。望、聞、問、切是古代中醫的基本技能,診病方式看似簡單,但成效要想達到極高層次卻並非易事。這其中的每一項都神妙莫測。不抱著「普救含靈之苦」的「大慈惻隱之心」,古代那些藥到病除的醫術、能斷人生死的脈術都是練不出來的。
  • 中國古代醫者懸壺,大多都懷揣著濟世救民、扶危助困之心。從豐富的史料中不難看到,「無欲無求,先發大慈惻隱之心,誓願普救含靈之苦」不只是那些被撰寫在《大醫精誠》中的字句;「若有疾厄來求救者,不得問其貴賤貧富,長幼妍蚩,怨親善友,華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親之想」已在歷代許多身懷奇術的醫生身上得以展現。
  • 死生有命,富貴由天。人一生的福、祿、壽乃至各種疾病的發作都是有定數的。時間到了,臉上的氣血之色、脈絡的運行狀況都會呈現出異常的變化。縱觀古今,惟有精通醫道或修佛修道之人才能讀懂身體密碼,參透箇中玄機。中國歷朝歷代都不乏這樣的高人,本篇將一展明朝幾位市井大夫僅以望、切就能知人生死的奇妙醫術。
  • Ancient Chinese medicine books and herbs on the table.English Translation: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s used in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diseases, has the function of rehabilitation.
    歷代良醫不僅能治人久病不癒的頑疾,而且也多有在須臾間起死回生的醫術。掌握這種醫療神術的醫生,首先都必須有救人濟世的慈悲心和高尚的醫德。看清代名醫熊慶笏和劉道景起死回生的醫德、神術。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