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

武漢推無人駕駛車 專家:涉中共全球野心

2023年7月17日,百度Apollo開發的無人駕駛Robotaxi自動駕駛汽車在北京街道上行駛。(Jade Gao/AFP via Getty Images)

【大紀元2024年07月15日訊】(大紀元記者寧海鐘、易如採訪報導)百度推出的無人駕駛出租車(Robotaxi)「蘿蔔快跑」日前在中國武漢試點,引發爭議,其中最大焦點是在中國經濟下滑、失業率上升的背景下推廣無人駕駛出租車,或侵蝕百萬司機的生存空間。多位專家認為,中共不會真正考量民生,其目的是在無人駕駛出租車領域實現全球霸主野心,讓中國社會變成高科技的試驗場。

「蘿蔔快跑」引爆爭議 暗藏社會危機?

百度推出的無人駕駛出租車(Robotaxi)「蘿蔔快跑」在武漢政府政策的支持下,已落實真正的無人駕駛載客服務。連日來,在武漢的大街馬路上,呼嘯的車流中可以看見一些速度明顯有點慢的白色電動車,正副駕駛座上空無一人,方向盤會自己轉動,后座則載著乘客。

目前,「蘿蔔快跑」已經於11個城市開放載人測試運營服務,並且在北京、武漢、重慶、深圳、上海開展全無人自動駕駛出行服務測試。而武漢是中國第一個不要求自動駕駛網約車隨車配備「安全員」的城市,只需從遠端監控。

根據陸媒報導,「蘿蔔快跑」在武漢市內每10公里折扣價約在4元(人民幣,下同)到16元之間,而目前出租車、網約車的價格則在18元到30元之間。

這個「蘿蔔快跑」和一般網約車一樣,都是通過小程序或者app下單。不過車輛抵達後,乘客需要在汽車後門附近的小屏幕上輸入手機後四位數字,這樣才能解鎖上車。上車後,乘客面前的屏幕也會提示是否開啟行程,乘客如果不手動確認,「蘿蔔快跑」就會一直停在原地不動。

「蘿蔔快跑」目前最為人詬病的缺點是速度太慢、太守規矩,有時會出現在路中間忽然停下、卡住馬路的事件。2024年7月7日下午,網傳視頻顯示,一輛「蘿蔔快跑」在武漢街頭與行人相撞,造成了交通擁堵。

(視頻截圖)

據「湖北發布」消息,「蘿蔔快跑」每台車單日最高接單超過20單,接單量已趕上傳統出租車。有網約車司機認為,蘿蔔快跑目前的價格優勢是資本在背後補貼。

據百度今年一季度財報數據,全無人駕駛訂單比例已超55%,並在4月份繼續上升至70%,預計未來幾個季度將快速上升至100%。百度預測,蘿蔔快跑有望在2024年底在武漢實現盈虧平衡,並在2025年實現盈利。

不少觀點認為,無人駕駛出租車取代網約車與傳統出租車的日子恐怕不遠,這在本身失業率高漲的背景下倍受關注。

失業潮下,近兩年來中國網約車司機人數暴增。據中國網約車監管訊息交互平台統計,全國發放的網約車駕駛員證,從2020年10月的254.5萬本,到2024年4月增至540.6萬本,增幅達112.4%。

北京也有「蘿蔔快跑」,白領高先生(2024年)7月14日對大紀元記者表示,他13日剛坐過「蘿蔔快跑」,感覺還不錯,「主要它價格便宜,每10公里才3塊9,最終比普通滴滴便宜了二十多塊錢。」

他聽到有網約車司機透露過擔心失業,北京海淀失業率上個月有登記的已經40%了。「你別看北京現在表面上特別繁華,但深層次那種經濟危機特別嚴重。」

中共國家統計局7月15日稱,上半年,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平均值為5.1%,比上年同期下降0.2個百分點。但大陸網民留言質疑:「請公布失業率統計的範圍包括哪些人、不包括哪些人。」「這數據能說明多大的問題?」

近日,武漢當地出租車業者發布公開信陳情,要求「嚴格控制網約車的數量」「要公平競爭」,針對「蘿蔔快跑」提供的無人出租車相關服務,則要求「不能給特權,應該限制區域」,不能「滿大街接單」。

高先生認為,如果無人駕駛在全國推廣,首先是出租車行業受衝擊,第二個就是學駕駛的駕校,第三個就是賣車的。「這三個基本上與老百姓生活息息相關,如果這三個行業都衝擊那麼嚴重的話,我估計中國實體製造業也就差不多完蛋了。」

「蘿蔔快跑」無人駕駛並不是真的無人,是一批工作人員在室內遠程操控這些已上路的車輛。(視頻截圖)

官媒聲稱「還砸不了網約車司機的飯碗」

官方控制的大陸媒體,紛紛試圖為無人網約車上路引發原有網約車司機失業的爭議「滅火」。

澎湃新聞的報導標題是「學者預測:無人駕駛在我國大規模普及還需10至15年」;「新黃河」的標題是「無人網約車快跑?大規模商業化還遠」,報導引述大陸專家說,「現在還沒到擔心無人車搶其它生意的時候。」

《中國新聞週刊》的報導標題為:「蘿蔔快跑,還砸不了網約車司機的飯碗」。

該報導說,太平洋證券預測指出,到2025年和2030年,Robotaxi中國市場規模分別有望突破1.18萬億元和2.93萬億元。蘿蔔不做也會有「茄子」做,中國不做也會有美國做。

據報,今年4月,小馬智行、豐田中國、廣汽豐田宣布三方合資公司即將完成註冊,並規劃第一期向中國市場投放千台規模的鉑智4X自動駕駛車輛;廣汽埃安也與滴滴共同出資註冊了安滴科技,旗下首款商業化L4車型計劃在2025年推出。特斯拉CEO馬斯克10月將發布特斯拉Robotaxi。「更重要的是,馬斯克正在尋求Robotaxi入華。」

據《中國日報》5月8日報導,中共政府或支持特斯拉「無人駕駛出租車(Robotaxi)」在國內落地,進行測試、示範。

專家析中共加快推動無人駕駛出租車背後的野心

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中共政軍與作戰概念研究所助理研究員王繡雯對大紀元表示,無人駕駛出租車還在試驗的階段,「目前機器人還沒有取代人類的司機;未來如果大規模商業化之後,現在人類的出租車司機還有網約車的司機,可能會出現大量的失業潮。」

台灣國防院中共政軍與作戰概念研究所助理研究員王繡雯(王繡雯提供)

對於中共官方加快推動無人駕駛出租車上路的考量,王繡雯認為,最主要就是中共擺明要超越美國。

即便在無人駕駛技術處於領先的美國,也是近幾年才有自動駕駛汽車測試計劃。2022年2月,加州公共事業委員會(CPUC)向通用汽車的Cruise和Alphabet的自動駕駛部門Waymo頒發了許可證,允許他們在安全駕駛員在場的情況下使用自動駕駛汽車提供客運服務。

澎湃新聞的報導稱,多位專業人士表示,要實現大規模商業化,無人駕駛出租車必須邁過社會接受度以及交通立法等多道門檻。

王繡雯說,因為法規、標準、能力、商業模式等等都還沒有到位,等到中國這種嘗試新鮮的體驗的風潮過後,就會有一大堆的問題要解決,比方說安全、行駛太慢等等。

「新科技與人類之間的相處,實際上的危機是人身安全的問題,一旦突然失火怎麼辦,坐在裡面的乘客要怎麼自救?另一個問題是出租車的司機會不會成為社會穩定的隱患。」

王繡雯說,如果等無人駕駛出租車數量超過人類司機所開的出租車或網約車,中共又沒有給這些人類的司機進行轉職的訓練,就會造成大量的失業。但是中共為搶世界利益,滿足「民族自信心」,不會在意人民的損失。

兩岸政策協會研究員、台灣智庫諮詢委員吳瑟致(吳瑟致提供)

台灣兩岸政策協會研究員吳瑟致對大紀元表示,中共發展全無人駕駛車產業,考量有兩個層面。第一個是希望藉此來展現中共的國家競爭力。但當前中共本身有電動車產能過剩的問題,再結合無人駕駛出租車,會造成失業等社會問題。

「第二,中共想展現出國家的控制力,假設無人駕駛在中國擴大發展或應用,政府可以藉此來控制社會,在社會信用體系被評為不良的民眾,恐怕就沒辦法使用無人駕駛,官方甚至可能藉此來抓捕有嫌疑的人士。」

但他認為這樣也會導致反噬的效果,「隨著數位在無形的政府控制之下,人們的反抗恐怕也會變得更無形。」

分析:中國民眾成為高科技試驗對象

吳瑟致表示,在無人駕駛的法律責任方面,許多國家還在摸索,中共基本上拋棄了該有的程序。

「過去中國經濟發展的套路就是這樣,先透過實體測試,再進行相關規範的建立。這樣對社會的衝擊是非常大的,人們變成白老鼠,社會變成白老鼠群體來接受政府的測試。」

吳瑟致說,「出租車駕駛員的權益問題、生計問題,恐怕不是中共首要會考量的地方。」

就馬斯克正在尋求Robotaxi進入中國市場的消息,吳瑟致表示,馬斯克到中國去,是要中國的市場。但是從中共的角度,看的更主要是馬斯克背後所擁有的無人駕駛方面的技術能力。「這是中共過去常使用的套路,藉由外資的投資來去拉攏或竊取外資的技術或管理能力。」

他認為對許多高科技產業來講,也把中國作為無人駕駛應用的大型試驗場所在看待。「所以不管從中共的角度來看或是從國際社會的角度來看,恐怕最讓人感到悲哀的是,中國社會或中國民眾成了高科技發展的一個試驗的對象。」

美國經濟學者黃大衛(Davy Jun Huang)(黃大衛授權)

美國經濟學者黃大衛(DAVY J.Wong)也對大紀元表示,目前美國包括谷歌和特斯拉都在進行無人駕駛方面的研究,但受制於美國的各種法律法規和安全規範,他們有比較多的考慮。

「但在中國國內,中共能夠隨意修改法律法規,從法律、資金到路權,他們完全不用考慮,等於他們擁有『更好』的試驗場地。」

黃大衛認為,從中共官方來說,它現在考慮的就是在未來彎道超車,通過電動車加上無人駕駛,能夠在全球占有領先地位。因為無人駕駛汽車不是說很多國家推行,中共允許讓它在街上不斷地行駛,不斷地訓練機器、改進技術,未來就有可能更成熟。

「目標市場不在國內,目標市場在全球,它(中共)不會考慮老百姓坐這個車危不危險的問題,它不用考慮太多法律法規。失業率應該(也)並不是考慮的關鍵點。」他說。

(大紀元記者駱亞對本文有貢獻)

責任編輯:李仁和#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