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300問】

端午節袪惡氣惡疫的傳統民俗有哪些?

作者:容乃加
端午節節物,含有袪邪驅毒的功效。(台北 國立故宮博物院提供
font print 人氣: 1206
【字號】    
   標籤: tags: , , , ,

黃曆的五月五日是端午節。除了大家普遍關注的粽子口味,古來還有更被關心的要點,那是什麼呢?古人重視養生,協和陰陽,在端午節也不例外。有什麼具體作法表現在民俗中呢?

「端午」的午是指五月,黃曆曆法中,「五月建午取正陽之義」(《雅俗稽言‧天時》),《荊楚歲時記》記載,五月五日為端五。端五還有許多俗稱,如:端午、端陽、重午、重五;端五節也稱為端陽節、五月節、重五節、重午節、午日節、天中節、菖蒲節、浴蘭節、龍舟節、粽子節等等,反映了端午節豐富的文化內涵,其中一個和仲夏保健息息相關。

韓國端午節體驗傳統文化。小朋友正在沐浴蘭湯——以菖蒲水洗頭。(全景林/大紀元)

端午節袪毒節

端午節大約在夏至前後,這時節正處於仲夏時節,燠熱的氣候也由此張開,民諺說:「未吃五月粽,破裘不甘放;未吃五月粽,破棉被不甘放。」說端五日一到,冬衣、冬被就可以束諸高閣,一年中最燠熱的日子也開始了。這民諺對應了天候的變化。同時,五月五日也有「惡月惡日」之稱,什麼原因呢?如上所說,黃曆五月五日一到,嚴酷溽暑天氣也由此展開。蚊蠅蟲蠹蛇蠍等等百毒大肆活動,傳染病容易滋生,所以古人稱五月為「惡月」或「百毒月」。

古人過端午有一件要事,就是避惡氣袪毒疫。民諺說:「端午節,天氣熱,五毒醒,不安寧。」古代人們將蛇、蠍、蜈蚣、蟾蜍、蜘蛛等五蟲稱為「五毒」。端午節一到,五毒害蟲齊動,所以端午節袪除毒害成了重要行事。

端午節袪惡氣惡疫的傳統作法

芳香藥草克五毒

古代典籍《夏小正》中記載:「此日(端午)蓄藥,以蠲(音同捐,意為免除)除毒氣。」《大戴禮》中記載,五月「蓄蘭為沐浴」。面對燠熱的黃曆五月,古人會利用芳香的蘭草、藥草來淨身、護身、袪毒害。

懸掛菖蒲艾草

古人防疫以「五瑞」制「五毒」,五瑞指的是:菖蒲、艾草、龍船花、石榴花和蒜頭。把「五瑞」這些植物擺在家中各處,來袪毒。其中(石)菖蒲、艾草可說是為代表。宋代時就有以「菖蒲節」代指端午節的說法,展現菖蒲和端午節習俗密切的關聯。在端午節民俗中,常見民間普遍掛菖蒲和艾草於簷下門前來辟邪、制毒、保健。《紅樓夢‧第三一回》就描寫了這般端午節的景象:「這日正是端陽佳節,蒲艾簪門,虎符繫臂。」

端午節家戶懸掛艾草菖蒲,避邪驅毒一景。(龔安妮/大紀元)

石菖蒲形似劍,蒲劍斬千邪,是「天中五瑞」之首。菖蒲根莖多節匍匐於地下,有九節或十二節;革質的葉子細長似劍,有的長達一尺以上;初夏開花,長出圓柱狀肉穗花序,花很小。全株具特異的香氣,有殺蟲滅菌的功用。《本草綱目》說「菖者百草之先生者」,「感百陰之氣為菖蒲」。可見菖蒲至陽之性,不怕百陰之氣。

菖蒲。(全景林/大紀元)

艾草古來就有「醫草」之名,防治百病。《本草綱目》說艾草是「純陽」植物,性極熱,升陽氣和殺菌功效很強。艾草和菖蒲看似柔弱,其實根性強壯,至陽之性,百陰不侵、百寒不侵,所以成了端午節袪毒、殺菌、辟陰邪的「先袪」。

浴蘭湯

菖蒲也可以用來煮水沐浴,淨身防疫,是為「浴蘭湯」(還可加入其它香草,如佩蘭);也可以將菖蒲根切屑入酒,作為防疫藥酒,稱為「菖蒲酒」,相傳喝了可以避邪及免疫。艾草和菖蒲這兩種端午節代表植物,都是利用純陽制陰邪的功能。南北朝《荊楚歲時記》記載當代有洗菖蒲浴、懸艾草和喝菖蒲酒的習俗。[1]這些袪毒避疫的作法,在中華文化中,從幾千年前就流傳了下來。

艾草。(Fotolia)

佩掛香包

佩掛香包也是端午節利用香藥草辟毒防疫的一種方法。艾葉切碎納香囊,隨身攜帶可以袪蟲保健;中國史上四大女醫之一的鮑仙姑曾以艾草療病,救人無數。此外,端午香包還可以裝入其它濃郁的香草和硃砂、雄黃,外以綢布縫製造型,再以五色絲線纏繞繫緊。五色絲線也被古人視為具有辟邪作用。端午節時,給孩子們帶上香包,具有辟邪、袪蟲、袪瘟、保平安的功效,也有裝飾作用。

端午節香包。(王嘉益/大紀元)

仲夏端午 對應陰陽變化之道

「端午」也是「重午」日,是至陽之日。然而,物極必反,《說文》說端午所在的黃曆五月,「陰氣忤逆陽,冒地而出」,《禮記‧月令》說「是(五)月也,日長至,陰陽爭,死生分」。中華民族的先人很早就觀察到這些現象,從先秦時代開始,就普遍認為仲夏五月是個毒月,也提醒人對應之道。

《禮記‧月令》教人在仲夏這個月份,保持戒慎的態度,齋戒身心:「君子齋戒,處必掩身。」《呂氏春秋》的《仲夏記‧五月紀》指導人們要禁欲,止聲色、齋戒、清淡飲食,以淡定無欲,無爭、無求的心態,來度過惡月。[2]

端午節所在的仲夏時節,對應著燠熱天候和陰陽相爭劇烈的變化現象。學習古人運用香藥草克毒養生的智慧,同時修心養性,淡泊無欲,迎接平安的仲夏端午。

註釋
[1]「五月五日謂之浴蘭節,四民並蹋百草之戲,採艾以為人懸門戶上,以禳毒氣,以菖蒲或鏤或屑以泛酒。」
[2]原文:「是月也,日長至。陰陽爭,死生分。君子齋戒,處必揜,身欲靜無躁,止聲色,無或進,薄滋味,無致和,退嗜慾,定心氣,百官靜,事無刑,以定晏陰之所成。」◇

──看更多【中華文化300問】系列

責任編輯:李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端午節一到,「門掛艾旗驅百病,戶懸蒲劍斬千邪」成了一種招牌節景,帶有驅逐瘟疫、防治百病的象徵意義。那為何古人選用艾草、菖蒲這兩種植物來懸掛在門戶上呢?
  • 可知道在繽紛的端午節俗中體現著陰陽、五行的道理?可知道中華先人將端午時節天地的陰陽變化特質和五行之道融入民俗和利用厚生之中?端午節民俗展現了中華民族特有的天人合一文化的重彩!
  • 有一種植物從中國的《詩經》產生的年代以來,就和一家的主婦發生了關聯,從而衍生出一些代稱母親的名詞。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名詞也是代指母親的,是什麼呢?
  • 黃曆的五月五日端午節,又叫端五、重五、重午、端陽。「端午」處於純陽之端。民間有俗諺「吃了端午粽,再把寒衣送」,古人也把端午作為夏令時節防瘟辟毒的啟動日。端午節的節俗很多,來源久遠,背後蘊藏豐富的文化典故。一起來文化尋根:回顧端午節的九大節俗與故事。
  • 端午「五紅」、「十二紅」的養生飲食,都是觀察時令,巧用時鮮,以促進身心健康的傳統中醫的養生方法,同時五行養生的原理也在其中體現。不管時代怎麼推進,注重天人合一,順應節令過生活,上天自然賜給人最鮮美的生活滋味。
  • 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在春分之後到來,此時天地萬物的生長皆清淨㓗齊陽氣發,所以稱「清明」。自古以來清明融合了節氣、歷史的內涵,形成古老又豐富多元的節俗!其中不少節俗傳自僅相隔一二天且節俗用意又相近的寒食節。
  • 一說起端午節的民俗,你的腦海中想到什麼呢?應該少不了「粽」吧?印象中,多說粽子起源於紀念、奠祭戰國時代楚國的愛國大夫屈原,可是真是這樣嗎?粽子到底是怎麼來的?我們就從「粽」的文字內涵與相關文化民俗來探尋追索吧。
  • 過去重門深鎖的上水鄉應龍廖公家塾(又名顯承堂),有186年的歷史,被評為一級歷史建築,今年3月12日修葺完工,舉行竣工開光禮儀暨例行春祭,首度開放予公眾參觀。未來祠堂都會定期開放,公眾終於有機會一窺這百年祠堂的真容。廖氏第二十傳裔孫、顯承堂修葺委員會主席廖崇興接受本報專訪,講述家族百年往事。原來,在顯承堂誕生的背後,還有一個鮮為人知的廖氏族人為早逝才子圓夢的感人故事。
  • 竹枝詞譜寫的秋歌多采多姿,詞情貼近人心,直寫人生,抒發心情,描繪人生風塵中片片真情。玩味其中,一些人生的心情,一些未能安放的追憶,或許得到慰藉,得到淨化昇華!
  • 元宵花燈詩情畫意,人間與天上相繫:「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這般殊勝出塵的元宵花燈的節俗,起於何時呢?在中華文化中象徵什麼精神內涵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