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盛頓國會大廈圓形大廳的飾帶藝術

國會大廈圓形大廳的藝術吸引數百萬人觀賞,卻鮮少有人知道它所代表的歷史。
Deena Bouknight撰文/吳約翰編譯
美國國會大廈圓形大廳與遊客。牆上的飾帶(frieze)位在畫面接近頂端的地方。(Shutterstock)
font print 人氣: 221
【字號】    
   標籤: tags: , , , ,

站在美國國會大廈圓形大廳(Capitol Rotunda)裡可以欣賞到許多藝術。很多人認為圓形穹頂的視覺體驗美到令人摒息。然而,除非遊客花時間研究這個廣闊空間所呈現的藝術、建築和雕塑,否則很容易忽略其重要的歷史意義。圓形大廳裡的飾帶(friezs)即是一例。

國會大廈圓形大廳的飾帶環繞著建築物內部。(公有領域)

圓形大廳內多層次的藝術、建築元素、造型裝飾及雕刻等,無不吸引造訪者的眼光。「飾帶」是一種特殊的藝術形式,通常位在天花板下方,以水平條狀的彩繪或雕刻裝飾。國會大廈圓形大廳的彩繪飾帶,正好就叫作「美國歷史飾帶」(The Frieze of American History),接續由三位藝術家完成,分別是康斯坦丁‧布魯米迪(Constantino Brumidi,1878─1880年)、菲利波‧科斯塔吉尼(Filippo Costaggini,1881─1889年)和艾林‧考克斯(Allyn Cox,1951─1953年)。儘管三人都在意大利羅馬接受過訓練,但他們卻在世界上屈指可數的重要建築內以意象與象徵的方式為美國後代子孫呈現多段美國重要歷史,從哥倫布登陸到航空工業的誕生等。

視覺詮釋從寓言開始。「美國」以一位女性代表,手持長矛和盾牌。「美國」右邊的另一位婦女代表「美洲原住民」,拿著弓箭。還有一位女性人物代表「歷史」,手持一塊記錄歷史事件的石板。當然,其中又以「美國老鷹」最為顯眼,它的爪子緊抓著橄欖枝,象徵和平。

飾帶中的「America and History」,以一位手持長矛和盾牌的女性代表「美國」。(公有領域)

在這個象徵性畫面之後,還有18個場景,清楚描繪美國歷史上的關鍵時刻。每個場景都以戲劇畫面呈現。例如,1542年,在密西西比河沿岸舉行的埃爾南多‧德索托(Hernando DeSoto)葬禮,這位西班牙探險家的遺體被覆蓋著,周圍有14名男士,其中1人把手放在《聖經》上。還有一段畫面描繪1775年的列星頓戰役(Battle of Lexington),一位英國軍官騎在一匹壯碩的馬匹背上,他身後是列隊整齊的紅衫(英國的軍事服裝)大軍,而他的前方有一支美國民兵聚集在枝葉茂密的樹旁,受傷了仍不屈不撓。

圓形大廳牆上飾帶《德索託的葬禮》(Burial of DeSoto),從西班牙探險家之死展開美國歷史故事的描述。(公有領域)
飾帶中的《列星頓戰役》(Battle of Lexington),靈感來自18世紀的美國革命(美國獨立革命)。(公有領域)

飾帶接下來還有《獨立宣言》(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群眾在戶外集會高喊班傑明‧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與其他開國元老的名字;康沃利斯(Cornwallis)的英軍在約克鎮畢恭畢敬地投降;內戰結束後,一名南方聯盟士兵和一名北方聯邦士兵握手,各有一名士兵陪同,所有人都攜帶步槍、劍、刺刀等武器;還有,在美西戰爭(Spanish-American War)期間,砲手們準備在海戰中發射大砲的情景。

飾帶中的《獨立宣言》(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群眾在戶外集會高喊班傑明‧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與其他開國元老的名字。(公有領域)

這些飾帶中還有許多其它重要的美國歷史事件,例如印第安少女波卡洪塔絲(Pocahontas)拯救上尉約翰‧史密斯、清教徒登陸(Landing of the Pilgrims)、新英格蘭殖民等。

飾帶中的「Captain Smith and Pocahontas」,印第安少女波卡洪塔絲(Pocahontas)拯救上尉約翰‧史密斯。(公有領域)

飾帶看起來很小,那是因為它位在圓形大廳地板往上58英尺處;實際尺寸有8英尺4英寸,周長約為300英尺。飾帶採用「灰色調畫」(grisaille)繪製,融合白色和棕色調,因此看起來像雕塑,不像繪畫。

如果想充分了解飾帶描述的歷史故事,可透過國會大廈或各州政府辦事處,預約一次完整的參訪介紹。帶上長焦鏡頭、雙筒望遠鏡或兩者都帶去,仔細觀察好好欣賞每件歷史事件描述的故事。此外,書籍像是《美國國會大廈:建築與裝飾》(The United States Capitol: Its Architecture and Decoration)也能提供更多的參考。

原文:Focus on a Frieze at the Capitol Rotunda刊登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作者:迪娜‧布克奈特(Deena C. Bouknight)是位擁有三十多年的作家、記者,在北卡羅來納州西部的山間小屋寫作,為許多在地、區域、國家與國際性刊物撰寫有關飲食文化、旅行、人物等文章。目前創作有三本小說,包括唯一一本關於東海岸發生嚴重地震的歷史小說。個人網站是DeenaBouknightWriting.com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紀元時報》的立場。

責任編輯:茉莉◇#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舍維尼城堡(Château de Cheverny)不僅僅是一座雄偉的城堡古蹟,更是一座實實在在的家庭住宅。這座城堡座落在法國中部羅亞爾河岸的一個美麗山谷中,是一個活生生的博物館,展示著過去法國家庭生活的樣貌。
  • 瓷器的歷史大約可追溯至兩千年前的中國。瓷器是一種玻璃化半透明的白色陶瓷,通常由高嶺土(kaolin)(一種黏土)和白墩子(petuntse)(一種礦物)以高溫燒製而成。瓷器到了近代才成為西方的遺產。14世紀時首次從中國傳入歐洲。
  • 一生嗜茶,精於茶道的陸羽,被譽為茶聖,奉為茶仙,親自踏訪考察各地茶鄉,從種茶、制茶、焙茶、飲茶、品茶,不只深究水質、土壤、氣候等環境因素,如何影響茶葉的生長和氣味,更講求煮茶技藝、飲茶的配置與器皿,因而寫就世界首部茶學專著――《茶經》。
  • 1940年代後期,儘管世界逐漸從二戰的破壞中恢復過來,但有些傳統藝術和文化的元素卻逐漸被削弱了,傳統藝術中的真、善、美價值漸趨式微。
  • 聖約翰大教堂擁有雕刻精美的外觀和雙排飛扶壁(flying buttresses)造型,毫無疑問是晚期哥特式建築。教堂長377英尺,寬203英尺,白色拋光外牆上裝飾著雕像、石像鬼(雨漏)、窗戶浮雕,以及令人印象深刻的飛扶壁。飛扶壁上妝點超過95位十九世紀荷蘭人物。一旁簡約的紅磚羅馬式塔樓與哥特式裝飾風格的大教堂形成鮮明對比。
  • 富維耶聖母大教堂(Notre-Dame de Fourvière)與巴黎聖心大教堂(Sacré-Coeur)一樣,都是為了遏止社會主義公社的發展而建造,標誌著回歸宗教與傳統。
  • 菲利普期望埃斯科里亞爾修道院能成為精神生活和學習中心,以培養智慧、文化和修養等領域為宗旨。埃斯科里亞爾修道院涵蓋了修道院、修女院、大教堂、圖書館、學校和醫院,還有西班牙王宮,是一個龐大的建築群。
  • 16、17世紀的袖珍肖像畫主要裝在吊墜的項鍊盒或小盒子中,用作外交禮物、愛情象徵或是紀念出生或死亡的紀念品。到了18世紀,袖珍畫因應珠寶而生,出現在項鍊垂飾或鑲嵌在戒指或手鐲中。期間許多來自歐洲的袖珍畫畫家來到美國為新共和國的公民作畫。然後,在接下來的一個世紀裡,袖珍畫的需求迅速增長,在美國市場風靡了很長一段時間。
  • 阿拉巴馬州議會大廈(Alabama State Capitol)位於阿拉巴馬州的蒙哥馬利(Montgomery),其令人印象深刻的門廊(portico)以新古典主義風格設計,是該議會大廈特色。阿拉巴馬州議會大廈與其它州的議會建築類似,都是坐落在小山丘上,俯瞰整個城市。
  • 博物館研究古董盒子並不是看裡面是不是還裝有原來的東西或已空無一物。學術上打開古董盒子的目的是研究盒子的材質、形狀、功能和美感的歷史背景和故事。古董盒子的外觀自成一格,至今仍吸引人們觀賞,想一探究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