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艾草的加持不是好端午

文/愛麗Ally
font print 人氣: 1762
【字號】    
   標籤: tags: , , ,

大家好,我是Ally。

我們大部分人都知道端午節會吃粽子、划龍舟,不過在古代,還有一樣家家戶戶都會做的事情,就是採摘艾草。

說到艾草,你可能會好奇它和端午節的關聯。艾草一直都是端午節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可是為什麼會有這個習俗呢?摘了艾草要幹麼用呢?

端午節是每年黃曆的五月初五,五月在古代是惡月,五日是惡日,所以端午節在古人心目中被視為惡月惡日,是個不吉利的日子。據說在這一天瘟疫病氣、毒蛇毒蟲等等都會復甦,來侵害人體,所以民間有很多驅邪避毒的習俗,比如採集百草來避毒。

而在百草中最普遍也最受歡迎的就是艾草,那為什麼艾草這麼特殊呢?

艾草可以治病

首先,艾草可以治病。俗話說,「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來」。

中醫療法裡「針灸」中的灸就是艾灸,也就是燃燒用艾草做成的艾柱或者艾條來刺激穴位的治療方法。直接焚燒艾葉也有預防瘟疫和疾病的功效,所以古代很多避瘟的方法都包括在院子裡焚燒艾草。

其實古人的智慧比我們想像中的厲害多了,到了近代科學才證實焚燒艾草之後產生的煙霧確實可以抑制很多傳染性和流行性疾病的細菌和病毒。而中國古人早在兩千多年前就已經充分了解艾草的特性和功用了。

艾草作為中藥藥性偏熱,所以對於身體偏寒,手腳冰冷的人和女性朋友們來說,用艾草泡腳或者洗澡還能起到驅寒袪濕、緩解痛經的功效。

艾草可避邪

因為艾草有預防瘟疫的特效,所以古人到了端午節都會在門前懸掛艾草,有的會把艾草紮成人的形狀,叫艾人,也很流行紮成老虎的形狀,叫艾虎。

人們還會把艾人或者艾虎放進香囊裡隨身攜帶,這樣可以避免病氣靠近。因為古人都相信,瘟疫和疾病並不會無緣無故地到來,它們都是被瘟神或者疫鬼散播的。人們要想不得病,除了平時積德行善,也會懸掛或者佩戴艾草來避邪。

艾草可驅蚊

艾草還是所有天然植物裡,驅蚊效果最好的。夏天到了,蚊子在耳邊飛來飛去的實在是討厭,如果你不想用人工合成的化學藥水來驅蚊的話,不妨來試試燒艾草。

台灣的高中生們經過實驗發現,和迷迭香、檸檬香茅等植物相比,艾草的驅蚊效果是最快最顯著的。

今年夏天終於不用再怕蚊子咬了。

艾草可做菜

除了治病、避邪、驅蚊,艾草竟然還可以做菜、做點心。可以清炒艾草、用艾草炒蛋、用艾草煮蛋、做艾草糕、艾草粿,做艾草粽子,泡艾草茶、艾草酒等等。

而且這些菜品都非常適合女性朋友們喔,可以當作藥膳來調理身體。

艾草的蹤跡

艾草這麼實用,那哪裡可以找到艾草呢?

我的座標是美國,這裡路邊到處都是野生的艾草。艾草的生命力很強,一旦你知道它長什麼樣子之後,你大概走到哪裡都能發現它的蹤影。它最明顯的特徵是葉子像羽毛一樣裂開,然後它的背面有細細的白色絨毛。

現在是6月份,這個時候艾草長得還不高,可以把葉子摘下來晾乾。乾了的艾葉,可以用來焚燒驅蚊,淨化空氣。還可以提取精華做成香皂、護手霜、精油等等。

等到秋季,艾草會長得像小樹一樣高,而且會開花。

不過要特別注意的就是,一般認為端午節當天採摘的艾草藥性是最好的,所以也有「五月五日採艾,治百病」的說法。今年端午節,咱們去摘點艾草回來用吧。

你發現了嗎?其實古人的智慧遠遠超越了今天的科學,就像艾草,古人重視艾草不是沒有原因的,而端午節離了艾草,也變得不完整了。

你家附近有艾草嗎?可以摘點回來過端午。

如果你覺得這個視頻有用的話,別忘了幫我點讚,還有訂閱我的頻道。

我會繼續做更多有關傳統文化和普世價值的視頻,那我們下次再見!◇

─點閱【愛麗話五千】系列─

乾淨世界頻道:https://www.ganjing.com/zh-TW/channel/1eiqjdnq7go7ckQslcxWceIfl1oh0c

責任編輯:李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中華文化自來就發現陰陽五行相生相剋的道理,陰陽生剋之道表現在天地人間,表現在中華文化的方方面面,而在民俗節俗中,表現得淋漓盡致的,該當端午節莫屬了!讓我們來輕輕揭開這道綿延幾千年的文化面紗,找找端午節俗中蘊含哪些陰陽五行的道理?
  • 平日寂靜的上水古洞村,在今年3月底迎來村內最盛大的節日——觀音寶誕,遠遠就可以看到青山公路旁搭起竹製的大戲棚,滿掛賀誕花牌,十分吸睛。穿過閃耀的大花牌,伴隨著喧天的「查篤撐」鑼鼓聲,大幕拉開,六位台柱閃耀登場,上演開台例戲《六國大封相》。
  • 歷朝歷代的中華古人對於節氣相當重視,相應衍生出不少民俗。立夏的民俗中隱含養生觀念與作法,展現民俗養生的內涵。關於立夏的食補、禁忌和養生的民俗一次看遍。
  • 古人講「一年之計在於春」!春天是一年中生命發揚的季節。穀雨是暮春的最後一個節氣,錯過穀雨終就錯過了今年的春天。切切要惜春,就在正當下!
  • 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在春分之後到來,此時天地萬物的生長皆清淨㓗齊陽氣發,所以稱「清明」。自古以來清明融合了節氣、歷史的內涵,形成古老又豐富多元的節俗!其中不少節俗傳自僅相隔一二天且節俗用意又相近的寒食節。
  • 明 仇英《清明上河圖》(局部)。(公有領域)
    節氣「清明」表示什麼意義呢?清明對應卦象是什麼涵義?如何利用「清明」讓人生「樂活」呢?古人有一套!
  • 春分節氣後到來的是「清明」,此時清淨明潔之氣象,瀰布天地間,萬物欣欣向榮。我們來探索一下: 清明節的日期為何在4月4日和4月5日之間變動呢?古代的清明節也放連假嗎?作什麼活動呢?
  • 「春分」在一年中是一個很有指標性的節氣,在生命過程中也是一個重要的精神象徵。中國的節氣「春分」指示新生、誕生的含意;西方的逾越節、復活節的時間也都在此時節。東西方文化對生命的理解在春分時節展現了什麼妙合之處嗎?
  • 圍爐、守歲中,遠處、近處的爆竹聲此起彼落傳開來!暖風褪去柳梢冷,一夜喚回天地春!守護傳統價值的民俗,守護人心中的善,穿過除夕,正月初一的新年晨光將春天捎回大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