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世古鑑】偏執滅佛的可怕後果 遭五刑株連五族

作者:懷忍忍
心清如鏡,明悟執念,保全身心。(Pixabay)
font print 人氣: 1571
【字號】    
   標籤: tags: , ,

北魏太武帝(世祖)拓跋燾之朝,因為「國書」之事掀起了一場滔天巨浪,當時執筆的人都捲入漩渦眼,司徒崔浩的親族和三大姻族全遭到株連命喪黃泉,而同為執筆者的中書侍郎高允卻得以保命又受到重用。什麼原因造成他們的命運天差地別呢?

崔浩

崔浩字伯深,清河高族崔氏後代,祖上因為晉末避亂到了隴右,而在西涼和北涼為官。崔浩生性敏達,長於謀劃計算,從小好學,博聞強識,經史、百家的著作,無不博覽,尤其愛好天象陰陽之學,精研義理,出類拔萃,時人莫及。他在北魏一朝步步高升,弱冠就任通直郎,累遷至司徒(三公之一,主管教化)。北魏明元帝、太武帝之世,非常器重他,對他言聽計從。

崔浩有才略,他自比張良,又自美在考察古事上超過他;他說自己所造的曆書比古人正確,「可以益國家萬世之名,過於三皇、五帝」。

崔浩喜好道術,不喜老莊之言、斥佛理為虛誕之說。他的夫人郭氏向佛,時時誦讀佛經。崔浩自己不信佛,看到妻子誦讀佛經就發怒,竟然放火把妻子的佛經燒成灰,又丟到廁中才罷手。他弟弟崔模,深信佛法,非常恭敬,即使身在髒污的糞土中見到佛像,也禮敬膜拜,遭到崔浩嘲笑。

明元帝愛好陰陽術數,命令崔浩卜筮吉凶,多有應驗,打了多場勝戰,因此對崔浩很倚重。崔浩自己不信佛,常在明元帝的耳邊誹謗佛法。

太平真君六年,蓋吳造反,關中騷動,太武帝西伐至長安。從官在長安某一廟寺中發現了弓矢矛盾等武器,太武帝認為沙門擁有武器當是與蓋吳通謀用來害人的。閲覽了廟寺的財産帳冊後,他發現有許多釀酒用具,有數以萬計的富人寄藏物件,還發現廟寺中竟開闢有暗室用來與貴家女私行淫亂。這些沙門(出家人)的非法亂行讓太武帝非常憤怒。這時崔浩藉機進言誅殺長安沙門(出家人)、焚毀佛像。

當時崔浩的老師寇謙之也在隨行之列,苦苦與崔浩爭論、勸告,但崔浩始終不聽。寇最後對他嚴重警告說:「你現在一意孤行促成滅佛,不用幾年就會招來刑戮和滅門的報應!」

太武帝聽從崔浩的意見,半年後坑殺沙門,毀壞佛像的詔令下及全國各州。次月車駕至長安時,毀壞鄴城(在邯鄲境內)五層佛圖,造成歷史上的滅佛浩劫。

四年後,崔浩受命領頭撰述《國書》,作成《國書》三十卷。他接受著作郎閔湛等諂媚自己的建議,大手大腳花用三百萬元,在宮城東三里的大道邊,立石林銘刻刊載《國書》和他註釋的五經,以彰顯自己的史筆。當時,參與著作《國書》的中書侍郎高允聽到後,告訴著作郎宗欽說,閔湛等人所說的話在吹灰之間,恐怕成為崔氏一門萬世之禍,我們這些著作郎也要遭殃。

《國書》石林樹立之後,北魏人民看到先世善惡事跡,都詳細刊列,痛恨崔浩顯露傳揚國醜,構成罪名,上奏朝廷。結果崔浩五刑加身,血親、姻親無論遠近,全部遭到滅族。

崔浩被關在檻籠裡送到城南的途中,警衛士數十人將小便從頭到腳澆他一身,崔浩不斷發出哀號聲,響徹整條路。宰相遭到戮刑之辱,在史上崔浩是第一人。崔浩弟崔模在滅門之禍中獨獨倖免,人們都認為是他敬佛帶來的福報。

前後命運,冷熱兩重天。(Pixabay)

高允

再說中書侍郎高允和崔浩同寫《國書》,為何他能倖免於難呢?

高允字伯恭,是渤海蓨(今河北省景縣)人。祖父高泰,當過吏部尚書,父親高韜為丞相參軍,早卒。高允從小愛好文學,通曉經史和天文術數,學問淵博,在家教授學生,循循善誘,誨人不倦,學子聞風而至,超過千餘人。

太武帝聽聞他的聲名,徵召為中書博士,累遷中書侍郎承領著作郎,專門掌理國史的撰述。同時他又為太子(景穆帝)侍講,師生感情深厚。

國史風波乍起,高允當時在中書省值班,太子先讓他待在東宮,次日特地領他入宮,設法要保住他的性命。當時高允還懵然不知大禍臨頭,太子特地叮嚀他:「見到至尊,一切都依我的話去說。」
太子對太武帝說:「高允為人小心謹慎,雖然和崔浩同事,但是他職位微賤,一切都受制於崔浩。請聖上赦免他的死罪。」

太武帝詢問高允:「《國書》都是崔浩作的,是嗎?」
高允答:「太祖記是前著作郎鄧淵所撰,先帝記和今記是臣與浩同作,浩負責總裁,至於注疏部分,微臣所作比浩多。」

太武帝大怒說:「這比起崔浩罪更重,哪得生路!」
太子急急為高允辯護,說道:「聖上天威莊嚴持重,高允因而迷亂以致言語失次。臣問過他,都說是崔浩所作。」

太武帝又問高允:「實情是否如東宮所言?」
高允答道:「臣罪應滅族,今已當死,不敢虛言妄語。微臣為殿下侍講多年,殿下哀憐微臣為微臣乞命,事實上沒問過微臣,微臣也沒這樣說,微臣說的都是實話,不敢迷亂。」
太武帝轉對太子說:「真是正直呀!能夠臨死而不移,人所難至,而且對君主誠實不欺,是個忠貞之臣,朕寧失一有罪,也要赦免他。」高允從而得以免死。

接著,太武帝讓人詰問崔浩。崔浩惶惑不能對答。
太武帝非常憤怒,就命高允寫詔書,凡涉及國史事件者,自崔浩以下,僮吏以上,凡百二十八人,全誅殺五族。但是高允遲遲不忍下筆。太武帝頻下詔,急切催促。高允乞求再次晉見。

高允進見太武帝說:「崔浩的罪刑,除了國史事件之外或還有其它的罪,微臣不敢知道。但是,微臣以為因為直書國史而犯觸,罪不至此。」
太武帝震怒,命令衛士把高允抓起來。太子再次拜見請求赦免高允。
這時太武帝說:「沒有高允讓朕震怒,當有數千人要死去。就這樣辦,崔浩誅族。其他人改判本人死罪。」
著作郎宗欽臨刑時感歎:「高允真是接近聖人的境界呀!」

高允在北魏一朝,奉侍五帝,從太武、景穆、文成、獻文到高宗,出入中央尚書省、中書省、祕書省五十餘年,未嘗犯下過失,公平審理刑部案件三十餘年,朝廷內外都稱讚他公平允當。高宗親幸高允家宅,看到高允家僅僅是數間草屋,他在居家穿的都是粗布薄絮袍子,廚房中只有鹽菜而已。高允誠信佛法,有好生之德,厭惡殺生。他常常設齋供僧眾,講經說法,最終以九十八歲高壽善終。

崔浩和高允雖然共事,但是立身處事的風格不同,道德標準不同,敬慎佛法的信念也大不同,他們的命運也天差地別。崔浩因為一個執念,讓自己的命運前後判若天淵。

崔浩作帝王實錄,言國家得失之事,本是為史的主軸,實際上並沒有違反大體。高允與崔浩同作「國書」,死生榮辱本在同道上,為何能獲得殊遇呢?理不在於表面的觸發眾忿之事,實在於為人之德。崔浩出於顯揚己身的私欲而失去廉潔的忠心,出於一己愛憎的偏執而蒙蔽了明明白白的道理,不分青紅皂白聳動皇帝迫害沙門,全面株連無辜,毀壞正信造下大禍。一個本受到皇上言聼計從的宰相受到史無前例的殺戮之禍,慘痛之劇能不為代代人的借鏡嗎?!

高允之心明如鏡。(Pixabay)

@*#
資料來源:《魏書》《北史》

─點閱【救世古鑑】系列─

責任編輯:李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君子為什麼能「溫故而知新」和「不器」呢?是因為君子「志於道」。本篇是講「為政」的,君子「溫故而知新」和「不器」是重要的但還不夠,所以本章強調了第三點——「先行其言而後從之」,這樣為政更能令人信服、政令暢通。
  • 夏至是節氣的重要標誌,對我們的生活具有重要意含:夏至是一年節氣的中點(從冬至算起),夏天的中點,也是盛暑之至,陽氣之極。還有「古人不賀夏至」,這是為什麼呢?展現什麼中華文化哲學,給我們的當下生活什麼啟示呢?
  • 「器」字大抵是指器量、器具、才德。孔子讚美子貢為「瑚璉之器」,以宗廟裡用來盛黍稷的貴重禮器為喻,稱許其堪為大用之才。那麼「君子不器」又是何等高遠境界?
  • 話說,曹寅履職的南京,那是十三朝古都,匯聚天下人文精華的故地金陵,更是前朝大明的留都,是前朝風流客、東林黨人的雲集之地。而讀書人讀聖賢書,所持有的固執觀念,自然是漢人天下,漢家血脈主宰神州。
  • 天下之義理無窮,而人之聞見有限。若專靠記問,則胸中所得,能有幾何?若能於舊日所聞的時時溫習,如讀過的《詩》《書》,聽過的講論,都要反覆玩味,而不使遺忘,又能觸類旁通,每有新得,就是未曾知道的,也都漸漸理會過來。將見義理日益貫通,學問日益充足。
  • 古中國有個敬老孝親的傳統習俗,就是子女給年邁的父母做壽。即使平民百姓也會吃長壽麵、蒸壽桃(麵點),貼個窗花什麼的。富貴人家就講究了,《紅樓夢》裡賈母的80歲大壽,張燈結彩,大擺酒席,還有戲班子唱戲呢!
  • 分析這個人做這個事情的方法和過程、心理和動機。即使為惡的人,也要看他是迫於無奈還是心存惡念,抑或好心幹了壞事?至於行善的人,也要看他是真心為善還是沽名釣譽。
  • 顏回十三歲即拜孔子為師,學習、修身十分用功,二十九歲就頭髮全都白了。孔子曾稱讚顏回「不遷怒,不貳過」、「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其餘則日月至焉而已矣」。「不幸短命死矣」。 他去世的時候,孔子痛呼「天喪予,天喪予」。
  • 陳宣帝陳頊像,出自唐閻立本《歷代帝王圖》。(公有領域)
    《歷代名畫記》是唐代張彥遠撰寫的中國第一部繪畫通史,為後世研究中國美術史和傳統文化留下了寶貴的史料。
  • 康熙第三次下江南南巡時,經過南京,下榻在曹寅的江寧織造府。曹寅的嫡母孫氏,當年小玄燁的奶娘,出來給康熙磕頭。康熙當時拉著她的手,對周圍的臣工感慨道:此乃吾家老人也!當時正是春天,廳堂前有萱草盛開,康熙手書「萱瑞堂」,賜給他的孫氏奶娘。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