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奇人奇事】

【奇人】鐵冠道人助明太祖打天下

作者:泰源
朱元璋在開創明朝的時候遇到幾個奇人,幫他打天下。 (Pixabay)
font print 人氣: 1306
【字號】    
   標籤: tags: , ,

他為人潔身自好,少與人交往,也不願和人談論實際的人事,總是巧妙地避而不談,類似佯裝瘋顛玩世不恭的人。這樣的人怎樣幫助朱元璋打天下呢?

張中,字景華,臨川人。年輕時參加會試落第,於是縱情於山水之間。遇見異人傳授太極數,預測福禍多能應驗。因為他常戴著鐵冠,得到了「鐵冠子」、「鐵冠道人」的稱號。

當初,明太祖朱元璋駐軍滁陽。張中前往求見。他對太祖說:「如今天下大亂,若非命世之主,不易平定。依我看來,命世之主就是明公您。」

太祖問其緣故。張中說:「明公龍瞳鳳目,相貌非常,貴不可言。等待神采煥發的一天,局勢如風掃陰雲,即是明公您的受命之日了。」

明太祖袞龍袍像。(公有領域)

明太祖覺得張中是個奇人,便留他在幕下任事。每次出征,令他觀察雲氣,來決定吉凶,回回應驗。

朱元璋攻克南昌後,問他說:「我攻克南昌,未經戰鬥,此地的人民可以稍得安定了嗎?」回答說:「還沒有。很快這裡就會流血,房舍幾近全毀,鐵柱觀也只能剩下一間大殿。」不久,指揮康泰叛變,應驗了他的話。

接著他又預言朝中大臣有人將謀反,應該預先防範。到秋天,平章邵榮,參政趙繼祖在北門伏兵準備叛亂,事情泄露被處死。

陳友諒包圍南昌三個月,太祖出兵征討,召張中詢問吉凶。張中答道:「到第五十天會獲得大勝,亥子日捉到敵人統帥。」皇帝命令他隨行,船到孤山,沒有風不能前進。張中便用洞玄法作祭,颳起大風,讓軍船行抵鄱陽湖。在湖中發生激戰,常遇春孤舟深入,被敵船層層圍困,大家為他擔心。張中說:「不用擔心,到亥時就可自己突圍。」不久果然如他所言。在他的預言輔助下,朱元璋連連作戰都獲得大勝。

陳友諒中箭身亡,敵我兩軍皆不知情。張中望雲觀氣,察知了此事,就上奏太祖:「陳友諒已經中箭身亡,他手下人仍不知情,仍為他作戰。請聖上書寫一封祭文,傳於陳友諒軍營,將會大大動搖敵軍士氣,我軍則可一舉獲勝。」朱元璋依照他的計策去做,陳友諒軍隊立即崩潰了,朱收降了他的部下五萬人。從朱元璋出發到受降,正好五十天。

起初南昌被圍,皇上問「哪天可以解圍?」他回答說:「七月丙戌日」。戰報送到,卻是乙酉日。原來是天文官員計算曆法時,這個月差了一天,真實日期就是在丙戌日,他的ト算都是這般出人意料地應驗。

名將徐達還是將軍的時候,張中便說他兩頰鮮紅,目光如火,定必官至極品,可惜只得中壽,享年不永。後來徐達果然官至魏國公,死後被追封為中山王,賜諡「武寧」,富貴至極,但終年只得五十四歲。

涼國公藍玉曾載酒去拜訪張中,張中穿著便服迎接他。藍玉很不高興,便譏笑他說:「我這裡有一句俚語:『腳穿芒履迎賓,足下無禮』。請先生對個下聯。」

張中隨即指著藍玉手上的椰杯說:「手執椰瓢作盞,尊前不忠!」後來藍玉以謀反罪被誅,證實了張中說他「不忠」的預言。

其後張中在京城中住了多年,有一日無緣無故,竟在大中橋投水而死。太祖下令尋他屍體,卻遍尋不獲。而潼關守衛官吏上奏說,某月某日,看到鐵冠道人策杖出關。一查對日期,正是張中投水那天,原來是水解而去。

在建文時期,張道人現身金陵,並預言說:「莫逐燕,逐燕自高飛,高飛入帝畿。」但建文帝並未理會此事,執意削藩,最後導致燕王朱棣發動靖難之役。

張道人為人潔身自好,少與人交往。與他談話,稍微涉及實際的人事,他便以其它話語引開話題,類似佯裝瘋顛玩世不恭的人。

張中著有幾本預測玄機的著作:《透天玄機》、《玉景祕旨》,《皇極體要論》,《元元真書》、《洞玄祕要》。@*

資料來源:《明史》、《列仙全傳》

─點閱【中國古代奇人奇事】系列─

責任編輯:古容#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飄然塵外,一潔如斯,她是一株淡雅超然的凌波水仙;欲飛還歇、徘徊空階,她也是一隻漂泊半生的秋日殘蝶。
  • 清代這位出身江南書香門第的小女孩──沈善寶,不僅能詩擅畫,甚至能用書畫換取錢財,承擔養家的重任。她不僅是神童,更是才華與擔當兼備的傳奇女生。
  • 明清時期,江南才女如群星閃耀。其中有一位傳奇閨秀席氏女,因擅長畫蘭而以「佩蘭」為號。她不僅能教丈夫寫詩,雙雙結為人間詩侶;而且驚世駭俗,成為「乾隆三大家」之首袁枚最推崇的女弟子。 席佩蘭,本名蕊珠,字韻芬,又號道華。她生於常熟望族,祖上世代為官,亦多文人雅士。她的祖父是大詩人吳偉業的外孫,有詩集四卷;兩位姑姑皆是閨秀詩人,二姑姑席仲田更有兩卷《綠窗小詠》,是家族引以為傲的才女。席佩蘭八九歲時,便熟讀《詩經》,以姑姑們為榜樣,鑽研詩藝,積澱了文思敏捷、辭令嫻雅的才華。
  • 明清之交的江南無錫,既有粱溪回流、蠡湖煙波之風光,也有名流薈萃、詩賦鼎盛之風流。這片吳中繁華之鄉,在閨秀文學盛況空前的時代,也孕育了一位以詩詞傳世的才女——顧貞立。
  • 「天地英靈之氣,不鍾於世之男子,而鍾於婦人。」明清以來,許多文人認同這一論點,重視女子才華,因而這一時期才女大量湧現,才女文學之繁榮,也大大超越以往的朝代。 古人品評明清才女,大多推舉商夫人為冠。這位商夫人,就是名重一時的江南賢媛商景蘭。富庶而風雅的江南大地,才、德、貌俱佳的名媛閨秀數不勝數,商夫人為何能居首位?她又具有怎樣的英靈之氣呢……
  • 西湖之畔,段家橋頭,有一處小攤格外引人矚目。攤位上擺著一幅幅頗具元人筆法的淡墨山水,畫作上題著娟秀的小楷——「黃媛介」,攤主恰恰是位布衣荊釵的少婦。一旦賺夠一日的生活費,她就匆匆收攤,不肯再作畫。 女子拋頭露面來養家糊口,在古代稱得上是一大奇聞。這位獨行特立的女子,正是晚明嘉興的名媛淑女黃媛介。她和姐姐黃媛貞,更是一對才女姐妹花。時人對她們有一段知名的評價……
  • 「我謝絮才,生長閨門,性耽書史,自慚巾幗,不愛鉛華……」一齣獨幕劇,一場獨角戲,吟唱著清代女子的才情與心志。這部雜劇名為《喬影》,甫問世就被之管弦,傳唱大江南北,其流行程度,頗似有井水處必歌柳永詞的盛況。
  • 次次都能逢凶化吉,他為什麼如此幸運?蔣家與布袋和尚的奇特緣分……虛雲和尚憑藉什麼,收服了民國政要?
  • 「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翠碧如絹的蕉葉,可入詩、入畫,是傳統藝術中的典型意象。在清朝初年,有一群江南閨秀,以此為名號,在良辰美景中結社唱和、賦詩填詞,為當地帶來一幕幕文化盛宴。這便是大名鼎鼎的蕉園詩社。
  • 明末的某個煙雨時節,蘇州郊外,支硎山中,出現了一位攬勝探幽的青年才俊。忽遇驟雨,他躲進一座莊園,卻駐足在庭院中,憑欄觀魚,困倦之際忍不住沉沉睡去。當晚,莊園主人就夢見山中別業,有神龍臥於欄杆。次日清早,主人親自入山察看,恰好看到仍在休憩的青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