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希臘神話黎明女神離開提索奧努斯的啟示

文/埃里克·貝斯(ERIC BESS)翻譯/陳遇
奧羅拉離開提索奧努斯
弗朗切斯科·索里梅納(Francesco Solimena)的作品《奧羅拉離開提索奧努斯》(Aurora Taking Leave of Tithonus),1704年。油彩、畫布,201.9 x 59.7公分。蓋蒂博物館(J. Paul Getty Museum),加州。(公有領域)
font print 人氣: 4168
【字號】    
   標籤: tags: , ,

奧羅拉(Aurora)是希臘羅馬神話中黎明的化身。她是泰坦巨人的女兒,也是奧林匹亞最早的12位主神之一。她是日月之神的姊姊,同時也是風與星辰之神的母親。

在《阿芙蘿黛蒂讚歌》(Homeric Hymn to Aphrodite)的荷馬詩頌中,奧羅拉(又叫厄俄斯,Eos)愛上了凡人提索奧努斯(Tithonus),她被他俊美的外貌迷住了。有一天,她駕著馬車綁走了提索奧努斯,從此將他留在身邊。由於奧羅拉實在太喜歡他了,便請求宙斯將他變成長生不死的神,宙斯同意了她的請求。

許多年過去了,提索奧努斯開始逐漸地衰老。他的頭髮開始變白,這足以讓奧羅拉和他產生距離。她這才想到,自己當初只有請求宙斯讓他獲得永生,卻沒有要求讓他永保青春。因此,提索奧努斯可以長生不死,但他的外貌卻會不斷地老化。

等到提索奧努斯更老的時候,奧羅拉就不再像他年輕的時候一樣愛他了。不過,她仍然想照顧他,因此將他安置在自己的宮殿中,一個可以令他感到舒適的地方。

最後,歲月完全吞噬了提索奧努斯,他已經老得無法動彈了。奧羅拉便將他帶到她明亮的房間中,在那兒他不停地叫喊。有些文獻中寫到,她最後把他變成了一隻蚱蜢,每當聽到它鳴叫時,便會讓奧羅拉想起他。

奧羅拉離開提索奧努斯
弗朗切斯科·索里梅納(Francesco Solimena)的作品《奧羅拉離開提索奧努斯》(Aurora Taking Leave of Tithonus),1704年。油彩、畫布,201.9 x 59.7公分。蓋蒂博物館(J. Paul Getty Museum),加州。(公有領域)

《奧羅拉離開提索奧努斯》

義大利畫家弗朗切斯科·索里梅納(Francesco Solimena,1657─1747)在晚年時完成了這幅作品《奧羅拉離開提索奧努斯》(Aurora Taking Leave of Tithonus)。

索里梅納將這幅畫的右上半部以奧羅拉作為視覺焦點。奧羅拉坐在雲朵上,暗示著她是天神的身分。天使們服侍在這位黎明之神的周圍,替她戴上花冠,又帶來一支火炬,奧羅拉用這支火炬將昏暗的背景照亮。

提索奧努斯則出現在畫面對角的左下半部。他年老的形象和奧羅拉完美理想的青春容貌形成對比。橫臥在床上,身上蓋著被單,提索奧努斯舉起左手遮住眼睛,似乎無法承受奧羅拉火炬散發出的強烈光線。

真理與愛的永恆之美

對我來說,奧羅拉和提索奧努斯的故事不僅是一個追愛或衰老的簡單故事而已。這幅畫作和這則希臘神話對我們今天有什麼啟發呢?

我認為奧羅拉恰巧是黎明女神非常有意思。什麼是黎明呢?它是做什麼的呢?黎明是黑夜轉為白天的時刻,這時候太陽的光芒照亮了原本黑暗的地球。

索里梅納在描繪奧羅拉的時候,特別將她畫在雲朵上,手中拿著火炬。而畫面的背景則是藍黑色,奧羅拉正準備履行她的職務,照亮黑暗的大地。

這幅畫有可能是在暗示著我們與神的關係嗎?是否透過加深我們對神聖真理和偉大慈愛的瞭解,有助於暴露出我們心中原本看不到的黑暗角落呢?

在畫中,奧羅拉的頭上冠以花環。一旁的小天使拖著一整盤花,而奧羅拉的左手中也握著一小束花,花在此是美麗的象徵。天使們將美奉獻給奧羅拉,意思是作為一位女神,她得以擁有天神之美。

而在故事中,奧羅拉之所以愛上提索奧努斯是因為他的美貌,後來離開他是因為他衰老不再俊美了。若奧羅拉得以保有神的美貌,為何她會被凡人的美迷住呢?

她手中的火炬或許可以提供我們一些線索。美貌,至少是視覺上的美,只有在被光照亮的情況下才能看到。我認為在神聖的真理與無邊慈愛的照耀下,我們的心靈也會是美的;這是用神的光耀填滿我們心靈的黑暗處,使之也閃耀著美麗。

那麼,是否提索奧努斯原先的俊美是結合了形體上的美,以及追求神聖真理與愛這種心靈之美呢?若是的話,或許他的衰老是由於他逐漸放棄了對於神性的追求。

畫家索里梅納在描繪提索奧努斯時,將他的手擺在衰老的臉龐前,擋住了奧羅拉的光。他用手製造陰影,讓天神的光沒辦法照射過去。

若奧羅拉的火炬代表著神聖真理與愛,那麼提索奧努斯的手是否意味著對其的抗拒呢?有趣的是,提索奧努斯用象徵著五官之一的手,舉起來遮住了其它四個感官——眼睛、耳朵、口、鼻——所有他用來感知世界的感官。

是否提索奧努斯試圖遮住五官,將他們留在黑暗中以拒絕神的真理與愛呢?或許他不斷地衰老,讓奧羅拉對他失去興趣,是因為他忘了持續追求對真理與愛更深更廣的認識,反而關注在塵世的事物而使他的心靈逐漸黯淡。

我們是否可能重新喚起我們對於神聖真理與慈愛的嚮往,讓我們也值得擁有天神之美?

許多人生旅程都是從一個問題開始的。什麼樣的問題可以引導我們踏上一個更光明美好的心靈之路,藉由神聖真理和愛昇華至永恆之美的境界呢?

傳統藝術作品有種不可思議的力量,可以指向肉眼不可見的東西,從而引發我們思考:「這對我、對每位觀眾意味著什麼?」「它如何影響了過去,又會如何影響未來?」「它對我們身而為人的經驗有什麼啟迪?」

作者簡介:

Eric Bess是一位美國寫實藝術家,目前是視覺藝術博士研究所(Institute for Doctoral Studies in the Visual Arts,IDSVA)的在讀博士生。

原文The Eternal Beauty of Divine Truth and Love: ‘Aurora Taking Leave of Tithonus’刊登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責任編輯:茉莉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舍維尼城堡(Château de Cheverny)不僅僅是一座雄偉的城堡古蹟,更是一座實實在在的家庭住宅。這座城堡座落在法國中部羅亞爾河岸的一個美麗山谷中,是一個活生生的博物館,展示著過去法國家庭生活的樣貌。
  • 瓷器的歷史大約可追溯至兩千年前的中國。瓷器是一種玻璃化半透明的白色陶瓷,通常由高嶺土(kaolin)(一種黏土)和白墩子(petuntse)(一種礦物)以高溫燒製而成。瓷器到了近代才成為西方的遺產。14世紀時首次從中國傳入歐洲。
  • 一生嗜茶,精於茶道的陸羽,被譽為茶聖,奉為茶仙,親自踏訪考察各地茶鄉,從種茶、制茶、焙茶、飲茶、品茶,不只深究水質、土壤、氣候等環境因素,如何影響茶葉的生長和氣味,更講求煮茶技藝、飲茶的配置與器皿,因而寫就世界首部茶學專著――《茶經》。
  • 1940年代後期,儘管世界逐漸從二戰的破壞中恢復過來,但有些傳統藝術和文化的元素卻逐漸被削弱了,傳統藝術中的真、善、美價值漸趨式微。
  • 聖約翰大教堂擁有雕刻精美的外觀和雙排飛扶壁(flying buttresses)造型,毫無疑問是晚期哥特式建築。教堂長377英尺,寬203英尺,白色拋光外牆上裝飾著雕像、石像鬼(雨漏)、窗戶浮雕,以及令人印象深刻的飛扶壁。飛扶壁上妝點超過95位十九世紀荷蘭人物。一旁簡約的紅磚羅馬式塔樓與哥特式裝飾風格的大教堂形成鮮明對比。
  • 富維耶聖母大教堂(Notre-Dame de Fourvière)與巴黎聖心大教堂(Sacré-Coeur)一樣,都是為了遏止社會主義公社的發展而建造,標誌著回歸宗教與傳統。
  • 菲利普期望埃斯科里亞爾修道院能成為精神生活和學習中心,以培養智慧、文化和修養等領域為宗旨。埃斯科里亞爾修道院涵蓋了修道院、修女院、大教堂、圖書館、學校和醫院,還有西班牙王宮,是一個龐大的建築群。
  • 16、17世紀的袖珍肖像畫主要裝在吊墜的項鍊盒或小盒子中,用作外交禮物、愛情象徵或是紀念出生或死亡的紀念品。到了18世紀,袖珍畫因應珠寶而生,出現在項鍊垂飾或鑲嵌在戒指或手鐲中。期間許多來自歐洲的袖珍畫畫家來到美國為新共和國的公民作畫。然後,在接下來的一個世紀裡,袖珍畫的需求迅速增長,在美國市場風靡了很長一段時間。
  • 阿拉巴馬州議會大廈(Alabama State Capitol)位於阿拉巴馬州的蒙哥馬利(Montgomery),其令人印象深刻的門廊(portico)以新古典主義風格設計,是該議會大廈特色。阿拉巴馬州議會大廈與其它州的議會建築類似,都是坐落在小山丘上,俯瞰整個城市。
  • 博物館研究古董盒子並不是看裡面是不是還裝有原來的東西或已空無一物。學術上打開古董盒子的目的是研究盒子的材質、形狀、功能和美感的歷史背景和故事。古董盒子的外觀自成一格,至今仍吸引人們觀賞,想一探究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