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需求小孩父母的情緒管理六原則

開啟「高需求小孩」的正向天賦(4)
作者:Mary Sheedy Kurcinka 譯者:王聖棻, 魏婉琪
我們必須保持正面、平靜,讓孩子感到安全和受尊重,才能減低孩子的行為問題。(Fotolia)
font print 人氣: 290
【字號】    
   標籤: tags: , , , , ,

原則1則保持正面和孩子一起留在綠色區域

在一天當中,我們和孩子能多輕鬆地保持冷靜並獲得孩子合作,取決於彼此處於「紅色區域」還是「綠色區域」。

想像一下,我們正站在懸崖邊緣。向右一步,就會跌入無法控制的強烈情緒深淵─紅色區域。向左一步,就會從懸崖邊緣被拉回來,進入一片可愛的翠綠草地─綠色區域。在紅色區域,我們的身體處於一種緊張喚醒(tense arousal)狀態。體內的自然警告系統啟動,壓力荷爾蒙提升,讓所有系統保持警戒,準備戰鬥。在這種狀態下,我們不會再聽孩子說話,甚至不想看見孩子,身體離得遠遠的。生理反應會壓倒我們的身體和精神,情緒就此爆發,就像以下案例。

教養案例15父母和孩子一起尖叫崩潰

「上車,」你咬著牙對孩子厲聲說。她沒理你。「上車,」你又重複了一遍。但孩子想做別的事,她並沒有打算現在上車。你很清楚,如果你堅持的話,她可能會徹底暴怒。你發現自己在退縮,同時為自己的懦弱感到生氣,心想:「我為什麼要讓她逍遙法外?」這時,你的大腦會向所有系統尖叫,腎上腺素開始分泌,你的身體想「我受到威脅了!」。然後,你開始尖叫:「現在就給我上車!」結果孩子的尖叫強度和時機也和你差不多。

你和孩子剛剛從懸崖上跌落到紅色區域,陷入負面情緒,你們都喘不過氣來,覺得自己快要淹死了。

心理學家約翰.高特曼把這種現象稱之為「氾濫」(flooding),並解釋說:「『氾濫』對人際關係是致命的,因為身體的極端反應會迫使理性思維變得不可行。」研究人員指出,當我們與孩子陷入敵對關係時,從長遠來看,問題會愈來愈多,而不是愈來愈少。更麻煩的是,我們在吵架中失去了對彼此的愛。

現在,請回到那座情緒的懸崖。這一次,讓我們向左跨一步,進入平靜能量的綠色區域。在這個區域,你要求你女兒上車,如果她堅持不肯,你可以蹲到和她眼睛同高的位置,對她被要求停止活動表示同情,然後幫助她找到一個平靜下來的時間點。你們兩人都保持冷靜,互相傾聽,一起合作。

我們必須保持正面、平靜,讓孩子感到安全和受尊重,才能減低孩子的行為問題。孩子之所以會聽你的,是因為你聽了她的話。

 原則2去個人化」,和孩子站在同一國

你可能想過,那些看起來比較冷靜的父母,是不是有什麼祕訣呢?確實有,祕訣就是他們看待孩子的方式。阿曼達有一天告訴我:「我知道我的孩子非常敏感,他很常感到恐懼。他和其他孩子不一樣。當我這樣想的時候,我就會更能同理他。」

莉迪亞也說:「我很氣我女兒,也很氣自己,因為我不知道該怎麼養育她,但當我站在她的立場想時,我改變了。我開始聽她說話,尊重她的意見,不再懲罰她。我會和她聊聊,嘗試解決問題。」

成功父母所做的,就是所謂的「去個人化」(depersonalizing)。他們不會認為孩子是衝著自己來的,而能夠退一步,意識到這種行為背後有原因,而這個原因與挑釁父母無關。正是這種意識,讓父母避免了遭受人身攻擊的感覺,因此能保持冷靜。因為有同理心,所以我們能理解「氾濫」對孩子來說有多可怕。

這種視角的轉變,讓我們得以說出:「她不高興是有原因的。」「我們可以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可以一起努力。」「我們是同一國的。」

原則3丟棄負面的自我對話

如果我們用「負面方式」解讀孩子的強烈反應,那麼我們就會對自己和孩子感到憤怒,瞬間把自己送進紅色區域。這就是薩莎的經歷。

「每天早上我女兒都只想要我陪,晚上也一樣。我發誓,她一定是在策劃一個完美的方法想把我逼瘋,我一直在想:『她在操縱我,她在挑釁我,我不會讓她控制我。』她只要一開口想要我陪,我就被彈射到紅色區域去。」薩莎說。

為了避免這種情況,我們要學習把腦中的自我對話拿出來、分離,然後觀察(尤其是涉及強烈情緒的訊息),這非常重要。如果我們發現自己正在想著或者嘀咕著下頁列表中的字句,就代表我們到了必須改變自我對話的時候了。

負面的自我對話:他在操縱我、他在試探我、他在挑釁、他不喜歡我、他失控了、他想逃避一切。

我們必須丟掉暗示誰輸了或贏了這場戰鬥的訊息,必須放棄任何應戰的想法。因為我們和孩子在這場戰役中是「站同一邊」,而不是「彼此對抗」。

扔掉分化我們和孩子的訊息:他在操縱我;他在試探我;他在挑釁;他不喜歡我;他失控了;他想逃避一切;他故意任我上班遲到。

換成能鞏固「團隊」的訊息:他嚇壞了;他在探索這世界的運作方式;一定有什麼事讓他不高興,我感到我在自我防衛,但我可以在說話前先聽聽看他的想法;也許我動作太快,說話也太大聲了;他很緊張敏感,能讀出別人的情緒是件好事,但他還沒掌握處理情緒的技巧;他想知道什麼事可以,什麼不可以;跟我分開對他來說很難。

有人可能會認為,這只是在為高需求小孩找藉口。但不是的。我們的課程必須從理解開始,然後再學習如何更有效地處理這些情緒。

原則4:親子情緒爆發前父母要當先喊停的那個人

我的朋友琳恩很喜歡說:「尋求孩子合作時,慢慢來比較快。」孩子失控時,父母要做的是深思熟慮之後再做出「回應」。要做到這個,我們需要先讓自己暫停。

停下來!深呼吸!想一想!做一次長長的深呼吸,為大腦提供反應所需的氧氣,好讓我們進行推理,並計畫下一步該做什麼。我們要提醒自己別大喊大叫、別從孩子手中搶過玩具然後扔掉、推擠或指責孩子。所有事後感覺會不好的行為都不要做。如果我們意識到和孩子快要越過懸崖邊緣了,請允許自己走出戰場,休息一下喘口氣,這比引發衝突要好得多。

麥特在課堂上分享:「我的情緒反應和孩子一樣強烈,惹他生氣的事情也會讓我發瘋。讓我們兩個都存活下來的唯一辦法,就是我先離開現場幾秒鐘,讓自己冷靜下來。」

父母要讓孩子知道,我們現在太難過了,沒辦法跟他打交道,但是過幾分鐘就會回來。我們要提醒自己,孩子會失控是因為他天生情緒反應很強烈,而非因為我們是壞父母。漸漸地,隨著孩子日漸成熟加上我們的良好指導,孩子情緒爆發的頻率將會降低。

原則5絕對別羞於尋求幫助

當我們進退兩難的時候,我們需要知道自己什麼時候該尋求幫助,設定求救信號或使用「我現在就需要你的幫助!」等明確表達需求的語句。高需求小孩的父母必須共同努力,讓別人幫助並不是失敗的標誌,而是認可和接受自己對情緒的忍耐極限。

如果你和伴侶似乎不能合作,請先尋求諮詢,把同心協力當成優先事項。高特曼研究所的研究人員發現,婚姻不幸福的父母,他們的孩子在生理上會長期處於「緊張喚醒」(tense arousal)狀態,孩子因此更容易感到不高興。

如果你是單親,你可能會認為自己沒辦法向別人尋求幫助。單親父母經常會說:「要是我打電話求救,打斷了朋友吃飯或他們的團聚時間,那該怎麼辦?」或者,「我不想打擾任何人。」但是好朋友是不會介意朋友打電話給他們的,他們會很感謝自己有機會幫助別人。作為高需求小孩的父母,你絕對需要一個「支援你」的人。

原則6:父母獲得充分休息才不會成為問題之一

一旦我們成功讓孩子們入睡,就要把自己的睡眠放在首位,因為睡眠可以讓你更專注、更有活力、更有耐心,待在綠色區域就會更容易。

當我們開始進行晚上的活動之前,先問問自己這些事是不是真的非做不可。看電視、查看電子郵件或上社交網站會讓我們覺得很放鬆,但如果做這些事會耽誤睡眠時間,那可能就不太值得了。

我們可以考慮寫日記去,或是做點冥想、祈禱、瑜珈。只要記住,我們應該讓自己得到必須的八.二五個小時睡眠,來增加明天是個美好日子的機率。充足的睡眠可以讓我們避免成為「問題的一部分」。

順道一提,如果你是和伴侶睡,請你們依偎在一起。肢體接觸會增加腦內啡,而腦內啡是我們感到平靜所需要的舒緩鎮定劑。祝好夢!

─ ─摘自:《開啟「高需求小孩」的正向天賦》野人出版提供@

責任編輯:黎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