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評論

吳惠林:拍賣理論泰斗

——202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羅伯特・威爾森和保羅・米格羅姆
10月12日諾貝爾經濟學獎揭曉,兩位美國學者因為對「拍賣理論」的貢獻而獲此殊榮。(ANDERS WIKLUND/TT News Agency/AFP via Getty Images)

【大紀元2020年12月03日訊】台北時間10月12日傍晚,2020年諾貝爾獎最後一個獎項—經濟學獎得主揭曉,由美國史丹佛大學的羅伯特・威爾森(Robert B. Wilson)和保羅・米格羅姆(Paul R. Milgrom)雨位教授合得,表彰他倆在拍賣理論的改進和新拍賣形式的發明,這些創新在分配稀少資源方面有著巨大實用價值。

創新拍賣模式、改善拍賣實務

瑞典皇家科學院諾貝爾獎委員會在聲明稿中寫著:「這項新拍賣模式是基礎學術研究能夠促進創新,造福社會的最佳典範。」

「他們的理論發現改善拍賣實務。今年的得主米格羅姆和威爾森研究拍賣的運作方式。他們為難以傳統方式銷售的商品和服務設計出新的拍賣模式,例如無線電頻譜等。他們的發現不但嘉惠拍賣者和競標者,也造福全球的納稅人。」

「過去人們總是把物件賣給出價最高者,或者是向出最低價者購入。時至今日,價值天文數字的物件每天在拍賣中易手,當中不限於家庭持有的物件、藝術品和古董,也包含了有價證券、礦物和能源。公共採購也可用拍賣模式競標。」

「利用拍賣理論,研究人員試圖瞭解不同競標規定的拍賣結果和最終價格,也就是找出拍賣模式。這種分析十分困難,因為競標者憑藉可得的資訊,進行策略性競標,他們將本身清楚的資訊以及認為其他對手知道的資訊都納入考量。」

師徒鄰居共同獲獎

瑞典皇家科學院指出,83歲的威爾森發展出拍賣具有共同價值物件的理論,這種價值在事前並不確定,但最終對大家而言都相同。舉例來說,像是無電線頻譜或者是特定區域礦物資源的未來價值。威爾森揭示為什麼理性的競標者傾向將競標價置於他們對共同價值的最佳預估值以下,因為他們害怕所謂的「贏家魔咒」(the winner’s curse),也就是得標者最後因付出的金額過高而成了輸家。72歲的米格爾隆則設計出一套更一般性的拍賣理論,不但適用於共同價值,也可套用在因競標者而異的私人價值。他針對一些眾所周知的拍賣模式分析競標策略,證明當競標者在競標時知道更多彼此的預估值,有一種模式會帶給拍賣者更高的預期收入。

有意思的是,威爾森和米格羅姆不但都任教於名校史丹佛大學,而且兩人還有師生關係,威爾森是米格羅姆的博士論文指導教授,兩人就住在同一條街上。201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巴納吉(Abhijit Banerjee)和杜芙洛(Esther Duflo)也是師徒關係,前者為後者的博士論文指導教授,兩人還是夫妻呢!而連續兩年都是師徒共同得獎,很不尋常,或許往後會成為平常。

儘管本屆得獎者被認為學術淵博且貢獻大,但在事前似乎都沒被列在可能獲獎名單上,就讓我們先從他們的生平來認識。

威爾森簡介

羅伯特・威爾森在1937年5月16日出生於美國內布拉斯加州(Nebraska)的日內瓦(Geneva),他在內布拉斯加的一所高中畢業後,獲得哈佛大學的全額獎學金赴哈佛就學。1959年得到哈佛學院(Harvard College)學士學位(A.B.),1961年再獲哈佛商學院(Harvard Business School)工商管理碩士(MBA),1963年又獲該院工商管理博士(D.B.A.)。之後威爾森赴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工作一段非常短的時間,然後就到史丹佛大學擔任教職,自1964年迄今一直在史丹佛大學任教,現為史丹佛大學商學院管理系退休名譽教授、亞當斯(ADAMS)管理學傑出特聘教授。1993到2001年,他也曾在哈佛大學法學院兼任教職。

威爾森在芮華(Harvard Raiffa)教授指導下,於1963年寫成博士論文〈一種凹性規畫的簡單演算法〉(A Simple Algorithm for Concave Programming)。他也指導了八位博士生,其中最知名的是2012年諾貝爾經學獎得主羅斯(Alvin E.Roth)這位「合作賽局」的權威學者、2016年以契約理論榮獲諾貝爾經濟學獎的荷姆斯壯(Bengt Holmstrom),以及和他共同獲得202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米格羅姆。

威爾森是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美國經濟學會(AEA) 「傑出會員」、經濟計量學會會員及理事會成員。1986年,他被挪威經濟與工商管理大學授予榮譽經濟學博士學位。1995年,威爾森又被芝加哥大學授予榮譽法學博士學位。2014年,他因參與拍賣設計的工作而獲得金鵝獎(Golden Goose Award)。2015年,威爾森因「在經濟主體缺乏環境資訊且資訊不對稱下,對戰略互動分析做出的開創性貢獻」,嬴得BBVA基金知識前沿獎。2018年,他與同事大衛・克雷普斯(David M. Kreps)和米格爾隆共同獲得John J. Carty科學進步獎。

威爾森的研究領域在市場設計、定價、談判以及有關產業組織和資訊經濟學。他是賽局理論及其應用方面的專家,是石油、通信和電力產業的拍賣設計和競爭性投標策略,以及創新定價方案設計的主要貢獻者。他在電力優先服務定價的研究,己應用於公用事業上。

威爾森在1968年《經濟計量學刊》(Econometrica)發表的論文《辛迪加的理論》(The Theory of the Syndicates),影響了整個世界的經濟學、金融學和會計學的學生,該文提出一個基本問題:在什麼條件下,期望效用呈現形式闡述一組選擇彩票,並以巴萊圖最適(Pareto-optimal)方式分擔個人行為的風險。

他在賽局理論的貢獻包括工資談判和罷工,以及在法律背景下的和解談判。他也發表了一些有關掠奪性定價、價格戰和其他競爭戰中影響聲譽的基礎研究論文。

1993年,威爾森出版了一本《非直線性定價》(Nonliner Pricing)的書,那是對公共事業的收費設計和相關主題的百科全書分析,包括電力、通信和運輸。該書獲得1995年的「利奧梅拉梅德獎」(Leo Melamed Prize)。該獎係由芝加哥大學每兩年頒發一次,以表彰「傑出的商業教授」。

威爾森自拿到博士學位以來,已在專業期刊和書籍上發表了一百多篇論文,也曾擔任多個學術期刊的副編輯並發表一些公開演講。

米格羅姆剪影

保羅・米格羅姆在1948年4月20日出生於美國密西根州汽車城底特律的一個猶太裔家庭,是四個兒子中的次子。全家搬到密西根州的橡樹公園(Oak Park) 之後,米格羅姆先就讀杜威學校(Dewey School),再上橡樹公園高中,1970年自密西根大學畢業,獲得數學學士學位。

大學畢業後,米格羅姆到舊金山的大都會保險公司工作數年,之後到俄亥俄州哥倫布的納爾遜和沃倫公司擔任精算師。1974年,米格羅姆成為精算師學會會員。1975年,米格羅姆進入史丹佛大學研究所就讀,1978年獲得統計學碩士,在威爾森教授指導下寫成博士論文〈競爭招標中的資訊結構〉(The Structure of Information in Competitive Bidding),於1979年獲取商業博士學位。

取得博士學位後,米格羅姆隨即赴西北大學任教,直至1983年,之後轉赴耶魯大學擔任經濟學和管理學教授,一直到1987年,當年返回母校史丹佛大學擔任經濟學教授。獲得202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時,米格羅姆是史丹佛大學經濟學系講座教授。

米格羅姆曾擔任《美國經濟評論》(AER)、《經濟計量學刊》,以及《經濟理論期刊》(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等學術期刊編輯。1984年成為經濟計量學會會員,1992年獲選為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1996年,他在諾貝爾獎頒獎典禮上發表演講,表彰當年宣布得獎後三天即去世的威廉・維克瑞(William Vickrey, 1914~1996)教授。2006年,米格爾隆當選為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

2008年,米格爾隆獲得Erwin Plein Nemmers經濟學獎,表彰他極大地擴展人們對資訊和誘因在各種環境中發揮作用的理解,包括拍賣、廠商理論以及寡占市場。2012年,米格羅姆獲得BBVA基金知識前沿獎,以表彰他在經濟、金融和管理等廣泛的經濟學領域做出的極大貢獻。

2013年,米格羅姆當選為美國經濟學會副會長;2014年,因參與拍賣設計工作和威爾森教授一起獲得金鵝獎;2017年,米格羅姆又因其拍賣設計工作獲得CME GROP-MSRI創新定量應用獎;2020年,米格羅姆被選為美國經濟學會傑出研究員,並在該年與威爾森共同獲頒諾貝爾經濟學獎。

米格羅姆的研究專長領域是經濟學(Economics),他是1970年代末和1980年代初「新經濟理論運動」的重要人物。他們組成研究小組,研究「使用現代非合作賽局理論工具來解決新問題」,這些研究人員意識到,許多重要的經濟問題不在完全競爭市場範疇內,可以通過誘因機制和資訊來進行有效的分析。

米格羅姆在大學開授各類的經濟學課程。在1990年代,他根據1992年與約翰・羅伯茲(John Roberts)合著的《經濟學,組織與管理》(Economics,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這一本書,開發了一門廣受歡迎的大學部「現代廠商理論與實務」課程。2000年代早期,他與201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羅斯合開研究所一年級的「市場設計」課程,匯集了有關拍賣、配對和其他相關領域的內容。市場設計課程已成為美國和全球各地許多類似研究生課程的基礎,幫助快速啟動市場設計的領域。

米格羅姆為拍賣理論打下基礎,在1979年發表於《經濟計量學刊》的」A Convergence Theorem for Competitive Bidding with Differential Information」這篇論文中,提出拍賣如何正確匯總投標人持有的私人資訊,化解了一個長期存在的公開問題。在1985年發表於《財務經濟學期刊》(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的」Bid, Ask and Transactions Prices in a Specialist Market with Insider Trading」這篇論文中,米格羅姆和葛羅斯坦(L. Glosten)對市場個體結構理論做出開創性貢獻,該理論分析了金融市場中詳細的價格形成機制。在1990年代,米格羅姆應用拍賣理論解決了重要的實際問題,尤其是1994年的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FCC)頻諎拍賣,而他在2004年出版的Putting Auction Theory to Work這本書,則是市場設計的經典專著。

米格羅姆在賽局理論、比較靜態、市場設計、組織和資訊經濟學、產業組織、法律、機構和經濟史、金融與總體經濟學,以及勞動市場等領域也都有所涉獵並有傑出的研究成果。

除了理論研究外,米格羅姆在政策、商業經營上也有成就。他和威爾森等學者在1993年為FCC頻譜許可證拍賣,在設計FCC通過和實施的多輪同時拍賣中發揮了關鍵作用。米格羅姆的拍賣理論研究提供了基礎,可指導經濟學家思考拍賣設計,最終指導FCC的拍賣設計選擇。

米格羅姆從事大型拍賣的設計和實踐已有二十多年之久,他和威爾森與太平洋貝爾(Pacific Bell)合作,提出同時進行的多輪拍賣,FCC通過了這輪拍賣,進行1990年代的無線電頻譜拍賣。他也曾為美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德國、瑞典和墨西哥的監管機構提供頻譜拍賣方面的諮詢服務,為「微軟」提供搜索廣告拍賣方面的諮詢服務,也為Google進行IPO拍賣提供法律服務。

2007年,米格羅姆與Silvia Console Battilana博士共同創立Auctionomics 這家高風險的拍賣公司,以設計拍賣並為不同行業的競標者提供建議。其客戶涵蓋從需要設計和進行拍賣的政府到財富500大的公司,提供在採購、出售或競標高額競價方面需要的幫助。《經濟學人》雜誌曾報導該公司作為成功案例,在競標頻譜拍賣時為客戶節省了12億美元。2012年該公司為FCC解決了有史以來最複雜的拍賣問題之一,此即誘因拍賣(incentive auction)。

多年來,米格羅姆一直活躍於創新領域,已經獲得與拍賣設計有關的四項專利。可以說,米格羅姆是「產學兼優」的一個典範。

超實用的基礎拍賣理論

由上文的簡要介紹,已可得知威爾v和米格羅姆兩人在拍賣理論上,不僅有先驅性的研究和貢獻,而且走出「黑板經濟學」,將理論在現實世界的各個領域上作實際應用。他倆將資訊、拍賣理論兩大元素,融入既有的賽局理論框架,研究「不同資訊結構下,對應不同的拍賣方式」,具高度實用性,舉凡土地、房屋、債券、股票、古董、網路關鍵字、鑽石、礦產、石油、藝術品到5G頻譜等,每一種拍賣都會因買賣雙方對產品價值的資訊和認知不同,而產生不同的拍賣方式。

「拍賣」不是新鮮事,很古早以前就出現了,但威爾森和米格羅姆對拍賣理論予以改進和發明新拍賣形式,並將這些創新實際應用於稀少資源的分配上。威爾森是第一個為具有共同價值物品拍賣建立一個框架,米格羅姆則對更廣泛的拍賣理論進行研究,討論了投標人的私人價值,以分析各種出價策略,證明了當投標者在出價過程中越能互相瞭解,將給賣方帶來更高的預期收益。

諾貝爾獎是針對重大「發現」(discovery)、「發明」(invention),以及「改善」(improvement)給獎。準此,威爾森和米格羅姆兩人獲獎可說是實至名歸。

自1994年起,美國FCC就是用他們的理論來進行無線電頻譜的競標,如今他們所設計的拍賣制度已廣泛被各國政府應用於各種許可證的拍賣。他們的研究證明了,基礎理論的研究依然可以直接推動社會前進、造福大眾。他倆仍繼續進行非常實用的研究,例如在大流行疫情下,如何有效分配稀少的醫療資源。

值得一提的是,拍賣理論不只是為了獲得最多的金錢,更能促進社會大眾的福祉,其本質是資源的分配,而不是只為賣家尋求利益。舉例來說,在加快5G技術部署上,不少經濟學家就認為標金不應過高,要如何獲得「合理的」價格,才是重點。

正如201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羅斯所言:「他倆不僅深深地改變了我們對拍賣的理解,還改變了拍賣的方式,他們是當今經濟學界中最偉大的理論家之二。」

諾貝爾獎王國成形

同時,羅斯也說:「威爾森是一個諾貝爾王朝的君王。」雖然是玩笑話,但威爾森指導了三個先後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博士生,分別是2012年獲獎的羅斯,2016年得獎的荷姆斯壯,以及2020年獲獎的米格羅姆,再加上威爾森自己,共有四位得獎者,而且說不定往後還會有他們指導的學生再得獎呢!不過,對於威爾森比其學生較遲獲獎,也實在令人納悶啊!

最後,還是提醒一下,諾貝爾獎是否應該頒給業者,錦上添花的助其業務更為興隆呢?

大紀元首發

責任編輯:朱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