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時尚

天下哪里去找無毒的婚姻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6月8日訊】趙凝女士寫了一本小說叫《有毒的婚姻》,我很想讀一讀這部已經很有名气的書。我喜歡這個題目,我也确信婚姻是有毒的,不知道趙凝在書中寫出了婚姻的哪些“毒素”,我想在閱讀之前先把我所了解的婚姻之“毒”挑出來,然后再對照一下,看看我是否像和她一樣敏銳。

  有個美國電影,描寫一對戀人因為墜入愛河而難解難分,但由于擔心影響自己的事業而都不想結婚,可是又因為實在离不開對方而只好決定結婚。讓他們沒有想到的是,結婚次日他們欣喜地發現:現在他們可以分開了!他們發現,婚姻使他們的思維方式發生了奇怪的變化。

  可以說婚姻的毒性是多方面的,但最大的“毒”體現在它對人們心理的改變:一旦結了婚,人們就會覺得自己“擁有”了對方。這种“擁有感”雖然在戀愛期就已經產生,但婚后的擁有感是完全不同的,因為婚姻是受到法律保護的,所以婚姻中當事人雙方是由法律規定“屬于”對方。問題就在這里發生了:法律不可能詳細規定夫妻雙方相互“屬于”的方式,實際上每一對夫妻都有自己的方式,而許多人采用了不适當的、有毒的方式。

  俄國作家萊蒙托夫發現,“在兩個朋友中,一個人常常是另一個人的奴隸”,要說朋友之間倒未必如此,而在夫妻關系中這种情況可以說是比比皆是。“擁有感”像毒品一樣使許多人產生幻覺,認為自己有權利侵犯對方的個人空間、控制對方的行為。特別是中國人,向來缺乏個人權利觀念和尊重個人權利的意識,往往越是親近的人反而越不尊重,因為對方“屬于”自己,可以“隨便”一些。婚姻關系往往加深那些缺乏個人權利的人的“隨便”意識,使他們的言行不斷毒化婚姻中的人際關系,不僅在語言中充斥著暴力因素,而且擴展到行動上,使許多人從心靈到肉體都受到婚姻的嚴重傷害。

  婚姻中這樣的毒素扭曲著人們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還常常把一個人改變得面目全非。

  有個演說家在台上說:犯了錯誤并且能夠承認錯誤的人是明智的;沒有錯誤仍然承認自己犯錯誤的人……台下有人接著說:是結了婚的男人。

  這個故事可能讓所有結過婚的男人會心一笑。的确,婚姻确實有這樣的力量,它可以使男人如此幽默。開始的時候,他們可能是為了避免和老婆沖突、為了理順老婆的情緒,久而久之,男人結婚之前曾經張揚的個性就像劣質電線經不得電流的沖擊一樣,很快就老化、疲勞,以至于喪失其導電的本性。

  婚姻對許多人來說是一個暴風雨般的社會化程度:突然增加的人際關系,特別是那個喜歡逼迫他承認錯誤的老婆或丈夫的到來,通過牢固的婚姻關系,迅速而又深刻地改變著他(她)的個性,他(她)曾經有過的愿望、愛好、想法、計划很快或逐步地被抽去了原有的個性特征,甚至被完全取消了。他(她)像漂在生活中的一根草,無可奈何地改變著自己、适應著家庭和社會,距离他(她)所想要的人生目標越來越遠,并最終消失在出入市井的人群中。社會化的加深使他(她)几乎喪失了個人空間,使其只能疲于應付生活,在不再有孤獨感的同時,消解了他(她)創造力產生的重要基礎。對這樣的人來說,婚姻是有毒的。

  另一种情形是,畢竟我們還處于在物質匱乏的時代,結了婚之后或者為了結婚,許多人不得不陷入物化生活之中,不是“物物”而是“為物所物”。為了讓自己心愛的女人和孩子過上好日子,為了滿足因婚姻而起的物欲和虛榮心,原來曾經有過的或者曾經可能有的非物質的計划被視為不切實際的空中樓閣而丟棄了。一生奮斗,只為建筑那個物質的家園,婚姻使物質追求成為生活基本的甚至是唯一的主題,一切都是為了一家人能夠享有房子、車子和更多的票子。

  家庭是一個經濟體,物質追求是它的一种本能,在婚姻中稍不留神我們就會被物化,被异化為工具和机器,甚至可以說,在迄今為止的人類社會,進入婚姻而為物質所奴役是我們多數人難以擺脫的宿命。如果沒有婚姻規定我們的生活目標,我們的物欲會不會少一些?物質生活的壓力會不會小一些?當然,這只是一种可能,但畢竟對家庭較少責任的人擁有更多自由,而承擔婚姻所規定的責任的人們則沒有太多選擇。所以,對多數人來說,婚姻肯定是有毒的。

  當然,婚姻雖然有毒,卻并不是每一個人都必然中毒的,但能夠出污泥而不染,能夠并善于解毒、消毒的,可能畢竟是少數,而且中毒的深淺還取決每個人碰上的配偶的配合程度。讓我們祈求上帝給所有准備結婚的人分配一個适合自己的人,并希望他們和所有已經結婚的人一起各自好自為之。

(万維讀者网絡)(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