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文集

【紀元專欄】茉莉: 昂山素季的精神資源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5月6日訊】在被軟禁12年之後,終於傳來了昂山素季將被釋放的消息。在瑞典報紙上讀到這一新聞,欣慰之餘,我爲這位亞洲女英雄難過。那位理解她支援她的丈夫、英國藏學家阿裏斯已因癌症去世,他不能和兩個孩子一起,迎接重獲自由的親人。

1988年,從英國回到緬甸即投入民主運動的昂山素季,曾經在演說時,挺身面對步槍的槍膛。十二年裏,在仰光那重重看守的宅院裏,她一個人堅持孤獨的抗爭。這一切無畏,這一切執著,其背後有堅定的信仰支撐著。

在1991年諾貝爾和平獎委員會頒獎儀式上,昂山素季的兒子亞歷山大代表母親受獎,並發表獲獎致辭。答辭是他的父親阿裏斯代爲撰寫的,其中強調了昂山素季的精神目標:“儘管我母親常常被描繪成一位用和平手段爭取民主的政治異見者,但我們也要記住,她的追求在本質上是精神性的。”

昂山素季的精神,植根于東方傳統佛教---緬甸文化的基礎。啓發了她精神靈感的,是印度非暴力主義的哲人甘地,和她的父親———緬甸獨立鬥爭的領導人昂山。

昂山素季信仰和實踐的是大乘佛教的理念,即承擔對有情衆生的普世責任。她說:“要過一種充實的生活,一個人就必須有勇氣去承擔他人所需要的責任。”“在所有的生物中,只有人才能達到佛陀的聖境。”在《追求民主》一文中,昂山素季還談到:“統治者必須遵從佛陀的教誨。這些教誨的中心是真理、正義和仁愛的觀念。緬甸人民在他們的鬥爭中所尋求的,正是建立在這些品質之上的政府。”

昂山素季認爲,專制制度是建立在使人害怕,恐怖與暴力上的。長期生活在這種制度下的人們,會産生內在的恐懼,因而在不知不覺之中,成爲專制的一部分。只有無畏,才是戰勝專制暴力的銳利武器。一個信仰佛教的人是無所畏懼的,她寫道:“恐懼是一種習慣。當然,作爲內觀修練者,我已看到這種習慣可以被多種方法所打破。也許打破這種不真實習慣的最重要的方法,是與真誠的人們共同奮鬥……。”

她親愛的父親昂山是被暗殺的,她崇敬的甘地也是被謀殺的,追隨父親和甘地的足迹,昂山素季認識到:精神無法被殺害。針對專制者害怕失去權力的恐懼,她以佛教理念告誡殘暴的緬甸的軍政府,說:“要克服自己的恐懼你首先要對他人表現出仁慈。一旦你開始以仁慈,善意和理解來對待他人,你的恐懼就消散了。事情就是這麽簡單。”

多年致力於緬甸歷史的研究,昂山素季試圖喚起人們注意緬甸佛教文化的特徵。這種對自身歷史文化的認同感,對祖國人民深沈的責任感,成爲她長期抗爭中無與倫比的精神力量。在仰光素麗佛塔前,昂山素季曾向數十萬緬甸人民發表建立在人權、民主和非暴力之上的政治綱領,這使得她成爲最受歡迎的民主領袖。 在被軟禁時期,昂山素季把她獲得的諾貝爾和平獎一百多萬獎金,用來作爲緬甸人民健康和教育基金,爲了一個服務緬甸的理想,她曾放棄離開緬甸探望丈夫的機會。

今天,當國際社會長期施壓緬甸軍政府、敦促釋放昂山素季終於有了成果,當緬甸軍政府開始與反對派進行和解談判、釋放政治犯時,我們可以期待,既具有佛教傳統精神,又富於現代民主人權思想的昂山素季,將不但會給緬甸,也會給我們同樣處於專制下的中國人民,帶來對未來的信仰。

◆我的意見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