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海鉤沉

飛天舞 刻劃宗教與藝術結晶

(http://www.epochtimes.com)

為了說明佛教在大唐文化所佔的份量,由交通大學師生共同完成的「虛擬長安」,佈置於故宮「天可汗的世界」展場,其中有一段精采的胡旋舞,將於近日改版為虛擬佛教樂舞「飛天舞」的畫面,襯托出唐代宗教與藝術結合的盛況,對台灣觀眾而言也是前所未有的體驗。

宗教學者曾指出,台灣的民間信仰屬於多神系統,沒有完整體系,也看不到西方宗教縝密宏偉的文化結構。唐代雖然也是多元宗教並存,但以佛道為主軸,因此許多文化層面已發展成熟,藝術就是最佳檢驗指標。

「飛天舞」是最典型的唐代佛像符號,不論是河西古代墓葬壁畫以及敦煌壁畫,幾乎都有「飛天舞」的繪畫或雕刻,印證了當時民眾對西方極樂世界的憧憬。因為它見諸河西古代墓葬壁畫以及敦煌壁畫的比率最高,例如莫高窟現存四百九十一窟,第三二一號莫高窟西壁頂南側的初唐「雙飛天」,都是令人稱讚的典範。

佛經中,飛天被稱為「香音神」,專司在極樂世界中散佈香氣。世人模擬存想他們的形態,繪畫雕塑了各式各樣的飛天舞,最典型的是他們身披兩條舒卷自如的飄帶,在空中隨意起舞,甚至在櫛比鱗次的庭台樓閣間自在穿梭。

佛經有關飛天舞的描寫,在唐朝結合了現世富饒的生活而發揚光大,因此也具備了入世、出世的雙重意象結合。楊貴妃為唐明皇所跳的「霓裳羽衣曲」,取材佛教樂舞「婆羅門」,當中就有飛天的舞姿。有時飛天也和倒彈琵琶的樂舞結合,最佳例證是第一一二號敦煌莫高窟南壁東側的中唐「樂舞圖」。

唐朝工匠發揮高超技術,有時以浮雕方式來塑造飛天舞,只有一小部分身軀附著在石壁上,絕大部分身體和四肢和飄帶懸在空中,令人讚嘆不已,這些姿態在唐代大展「虛擬長安」中都有模擬呈現,直指人間淨土的渴望。自古以來,普羅百姓都在尋找免除恐怖罣礙的彼岸,香音神代表擺脫人間道的苦惱業報,對此刻的台灣民眾而言,應該是別有一番深刻的感觸。

(中時電子報 2002年5月30日)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

    

  • 看唐代大展 別忘體會人情味 (5/28/2002)    
  • 天可汗的世界 龍紋鏡九五之尊御用 (5/17/2002)    
  • 天可汗的世界 山水畫 (5/15/2002)    
  • 天可汗的世界 絢爛多彩‧自由流動 (5/13/2002)    
  • 天可汗的世界 翠翹金雀玉搔頭「金鳳凰」 (5/11/2002)    
  • 天可汗的世界 唐馬之美 (5/2/2002)    
  • 天可汗的世界 池邊顧步兩鴛鴦 銀鴛鴦卷草紋盒 (5/1/2002)    
  • 天可汗的世界 銀鎏金交頸鴻雁紋蚌盒 (4/29/2002)    
  • 天可汗的世界 唐代胡人東來 不少埋骨中土 (4/28/2002)    
  • 天可汗的世界 唐墓壁畫 窺見古代生活 (4/22/2002)    
  • 「唐代文物」故宮開展 湧入參觀人潮 (4/22/2002)    
  • 「天汗的世界」千年深埋 鐵造彌勒佛莊嚴依舊 (4/18/2002)    
  • 唐代大展 展現「佛教盛世」 (4/2/2002)    
  • 天可汗的世界:唐代文物大展 暖身開講 (3/30/2002)    
  • 虛擬「麟德殿」 重現長安飄逸燦爛 (3/27/20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