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傳漢字看人生運道(十五)八字(忠字之九)

為臣之道

作者:陳彥玲

倉頡像。(素惠/大紀元)

font print 人氣: 199
【字號】    
   標籤: tags: , ,

最近協助了幾家公司處理了經營管理上的問題,雖然產業不同,但卻有著共通的需要;那便是管理決策者如何聽聲辨位?明辨何種意見才是能走上長遠的經營之道?明辨何種人才能衷心為著公司的願景而努力?這些問題看似複雜,卻非困難,很重要的關鍵之一是當決策者不願接受批評與不同聲音的時候,也同步地讓企業走上了危險之路。

《忠經 觀風章第九》上提及為臣(人才)之道,「惟臣以天子之命出於四方、以觀風。聽不可以不聰、視不可以不明。」朝廷的臣子等於是現代企業中的管理層,必須忠於天子,得以知道各地和百姓的真實情況,為治理國家獻策出力;企業中的主管也需知道顧客和下屬的真實反饋與態度,並為公司獻策出力。兩者都關乎著大局安危與萬民(顧客)的幸福(權益),所以得耳聰目明。因為「聰則審於事、明則辨於理。理辨則忠、事審則分。」

如何能做到耳聰目明呢?《忠經》上說:「君子去其私、正其色、不害理以傷物、不憚勢以舉任。惟善是與、惟惡是除。」去私公正方能不害理、不傷物並存善去惡,依循著這樣的原則就能有成而無怨,因此「天下敬職萬邦以寧」。盡忠臣之德而天下太平,乃百姓之福也。

人生在世難免有些天災之難、人禍之困,為官者要能體察民情,就能耳聰目明地知道人民真正的需要,北宋蘇軾就是這樣的一位父母官。蘇東坡在元佑五年(西元1090年)寫下《南歌子 杭州端午》來表達水患與大疫過後的心情,「山與歌眉斂,波同醉眼流。遊人都上十三樓,不羨竹西歌吹古揚州。菰忝連昌歜,瓊彝倒玉舟。誰家《水調》唱《歌頭》,聲繞碧山飛去晚雲留。」蘇軾第二次到杭州,任職知州,雖然只從元佑四年(公元1089年)到六年(公元1091年)短短兩年任期,卻做出了許多大實績。蘇軾剛到杭州就遇到了水災,農田無法插秧,當然也就無法收穫。等到五六月份晚稻剛剛種下,卻又遇上了旱災,導致米價高漲。他積極地爭取到了賑糧,也向朝廷請求免去秋稅。不僅如此,他也發揮了存糧備荒遠勝救濟的精神,讓百姓不再受飢荒之苦。

水災過後瘟疫爆發,樂善好施的蘇東坡也成立了「安樂坊」,這可稱為是第一家的官辦民助醫院,杭州貧病民眾因蘇軾的良政而得救無數。他責成多備濟粥和藥劑,在多處設點為病人醫治。 但在緩不濟急的情況下,蘇軾籌集公款二千,又捐出自己的五十兩黃金,以供病坊運作。這座為百姓免費醫療的安樂坊為中國醫史立下了新的里程碑。兩年後蘇軾離任回京時,也將摯友贈送的五兩黃金和一百五十兩的白銀轉贈給安樂坊。到了宋徽宗崇寧元年(1102年),朝廷開始於各地設置安濟坊,專為窮人治病。隨後安樂坊也改賜名為安濟,收為官辦。

蘇軾任上又解決了久無整治的西湖,他寫道:「近歲廢而不理,至是。湖中葑田積二十五萬餘丈,而水無幾矣。運河失湖水之利……」這關乎萬民的生存問題,睿智的蘇軾發動數萬民工除葑草,把挖起的泥土堆築成「蘇堤」,讓「蘇堤春曉」成為西湖十景之首,又使西湖能發揮蓄水灌田的水利之益。

百姓為了感謝這位父母官,送了如山的豬肉到蘇府,蘇軾囑咐家廚切成小方塊,再用老家四川眉山的方法,文火慢燜出香嫩酥爛的紅燒肉後,再分享給疏浚西湖的民工,也留下了這道東坡肉的中華美食。這蘇堤也好,東坡肉也罷,為一名心懸百姓的父母官做了世世代代的見證。

雖然蘇軾的仕途不順,受到新舊兩派的排擠,但他堅持公正無私,觀民風、聽疾苦,為為臣之道立下了「忠」的千古典範。@#

點閱【神傳漢字看人生運道】連載文章。

責任編輯:王愉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宋哲宗御書「忠清粹德」稱勉的司馬光,不僅為官清廉更以所著《資治通鑑》流芳千古。他認為:「積金以遺子孫,子孫未必能守。積書以遺子孫,子孫未必能讀。不如積陰德於冥冥之中,以為子孫長久之計。」
  • 我們可以看到直至清朝中華民族都還是信奉神明的引領,讓人達到清和澹虛能與神靈交通,如此可以保證人的道德不下滑,穩固精神層次與物質生產的平衡狀態,萬民才有身心幸福的生活。因此,百姓的忠即體現在其誠懇的生產,踏實的扶持社會的運作,幫助君主完成天命,此謂百姓之忠。
  • 《忠經》的第七章談的是政理。開章的第一句:「夫化之以德、理之上也。」讓筆者穿越了時空想起了小時候課本裡面說的:「以德報怨」,那時說的是對待戰敗的日本。不管這四個字的原則帶給日本人民多少的恩澤,但對學生們來說確實留下了不復仇與善待侵略者的教育影響力。
  • 《忠經 武備章第八》:「王者立武、以威四方、安萬人也。」國家設立武備不在殺戮,而是以威震四方保萬民之安全。
  • 君子為什麼能「溫故而知新」和「不器」呢?是因為君子「志於道」。本篇是講「為政」的,君子「溫故而知新」和「不器」是重要的但還不夠,所以本章強調了第三點——「先行其言而後從之」,這樣為政更能令人信服、政令暢通。
  • 夏至是節氣的重要標誌,對我們的生活具有重要意含:夏至是一年節氣的中點(從冬至算起),夏天的中點,也是盛暑之至,陽氣之極。還有「古人不賀夏至」,這是為什麼呢?展現什麼中華文化哲學,給我們的當下生活什麼啟示呢?
  • 「器」字大抵是指器量、器具、才德。孔子讚美子貢為「瑚璉之器」,以宗廟裡用來盛黍稷的貴重禮器為喻,稱許其堪為大用之才。那麼「君子不器」又是何等高遠境界?
  • 話說,曹寅履職的南京,那是十三朝古都,匯聚天下人文精華的故地金陵,更是前朝大明的留都,是前朝風流客、東林黨人的雲集之地。而讀書人讀聖賢書,所持有的固執觀念,自然是漢人天下,漢家血脈主宰神州。
  • 天下之義理無窮,而人之聞見有限。若專靠記問,則胸中所得,能有幾何?若能於舊日所聞的時時溫習,如讀過的《詩》《書》,聽過的講論,都要反覆玩味,而不使遺忘,又能觸類旁通,每有新得,就是未曾知道的,也都漸漸理會過來。將見義理日益貫通,學問日益充足。
  • 古中國有個敬老孝親的傳統習俗,就是子女給年邁的父母做壽。即使平民百姓也會吃長壽麵、蒸壽桃(麵點),貼個窗花什麼的。富貴人家就講究了,《紅樓夢》裡賈母的80歲大壽,張燈結彩,大擺酒席,還有戲班子唱戲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