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苗

心房顫動新治療 台大新竹引進冷凍導管消融手術

消融氣球正在冷凍肺靜脈週邊組織(林廷澤醫師製圖) 。(台大新竹分院提供)

【大紀元2019年05月23日訊】(大紀元記者林寶雲台灣新竹報導)68歲的柴先生(化名)近3個月,常因半夜心悸而驚醒,且最近幾週數次因心跳過快而暈倒,家人帶至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心臟科門診,經過醫師檢查評估後,發現是因陣發性的心房顫動發作,造成柴先生心悸驚醒甚至暈倒,服用藥物控制一個月後仍無法改善症狀,醫師與柴先生及家屬討論調整治療方案,他決定接受冷凍導管消融手術(Cryoablation)治療心房顫動,術後隔天出院,經過休養已恢復健康。

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心臟血管醫學中心生理功能室主任林廷澤醫師指出,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引進醫學中心級的冷凍導管進行消融手術治療陣發性心房顫動,由劉言彬副院長帶領心律不整團隊(包含林廷澤醫師和廖敏村醫師)進行手術,目前已經完成3個案例,3位病人平時因陣發性發作而時常感到不適,常有頭暈、心悸等症狀,其中一名病人更因心房顫動發作而暈倒數次,另一位病人時常半夜心悸醒來而無法入睡,在藥物治療後仍無法改善症狀。手術過程順利且沒有併發症產生,三名病人均於手術後隔天順利出院。冷凍消融手術順利解決病人的不適,手術後不用再持續服用心律不整藥物,生活品質大幅改善,也沒有暈倒和心悸半夜驚醒的症狀。

台大新竹分院心律不整治療團隊,劉言彬副院長、林廷澤醫師、廖敏村醫師(由左至右)。 (台大新竹分院提供)

林醫師表示,心房顫動(atrial fibrillation)是最常見的心律不整,而且是引起中風的主因。心房顫動的盛行率占總人口約1%,隨著年齡增加,盛行率也隨之上升,在80歲以上的人口中約占10%。臨床上對藥物治療無效的心房顫動患者,藉由電燒達到肺靜脈隔離,是有效且建議的選擇。尤其在陣發性的心房顫動患者,一年後的電燒成功率可以達到80%。臨床上常使用的經導管高頻電氣燒灼術(radiofrequency catheter

ablation, RFCA),於單點上利用電流產生熱能破壞細胞,並點與點連接達到肺靜脈隔離。冷凍導管消融術是近來新興的術式,使用液態的氧化亞氮(nitrous oxide, N2O)注入球囊導管中,達到在球囊與細胞介面-30˚C到-50˚C的低溫,造成破壞細胞的效果。

心律不整團隊執行冷凍導管消融術。 (台大新竹分院提供)

林醫師說明,心房顫動的導管治療方面,高頻電氣燒灼術仍是傳統上最常使用的技術,然而冷凍導管消融術在臨床試驗上也證明了有相當的成功率和安全性,而隨著第二代冷凍導管氣球的發展,此技術將成為新興且有效的治療方法之ㄧ。冷凍導管消融術與一般傳統高頻電氣燒灼術的比較,在手術成功率方面,兩者相仿皆可達到98%,然而手術時間,則是以冷凍導管消融術較短,約兩小時即可完成;傳統的電氣燒灼術需要4-5個小時,長期追蹤兩者治療陣發性心房顫動的成功率相當,後遺症比率也沒有太大差別,冷凍消融術的術後疼痛較少。◇

冷凍導管消融術與高頻電氣燒灼術之比較:

●冷凍消融手術

手術時間:約2-3小時 (勝)

手術成功率:約95% ~ 98% (平手)

主要後遺症比率:1%~3% (需注意膈神經麻痺) (平手)

治療原理:利用液態氧化亞氮降溫達到冷凍細胞破壞組織

費用:自費部分約23萬

●傳統電氣燒灼術

手術時間:約4-5小時

手術成功率:約95%~ 98%

主要後遺症比率:1%~ 3%

治療原理:利用交流電產生熱能破壞細胞

費用:自費部分約15萬

責任編輯:尚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