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災人禍

神祕的臭氧層破壞者確定——中國製造商

中國企業繼續使用CFC-11(三氯氟甲烷),破壞臭氧層。(FREDERIC J. BROWN/AFP/Getty Images)

【大紀元2018年07月09日訊】(大紀元記者秦雨霏編譯報導)1987年各國簽署的《蒙特利爾議定書》禁止使用可以製造臭氧層空洞的化學品。臭氧層可以保護地球上的生命免於太陽紫外線輻射。這份議定書尤其規定減少使用氯氟烴(CFC)和相關化學品。這些化學品被廣泛用作製冷劑和絕緣泡沫。

近30年之後,臭氧層在癒合。但是《自然》雜誌今年5月份的一份研究再次敲響警鐘。這篇文章認為,如果所有國家都遵守《蒙特利爾議定書》,那麼監控系統不應該記錄到任何CFC排放。然而這不是事實。

根據觀察到的數據,《自然》文章預測,這些神祕排放物的來源位於東亞。倫敦的環境調查局(EIA)立刻展開調查。

7月9日,EIA發表一份報告,解開了謎團。它發現中國製造商——至少10個省份的18家公司——找到辦法規避法律,繼續使用CFC-11(三氯氟甲烷)。報告估計,大多數神祕排放可以用中國企業的上述行為來解釋。

中國製造商告訴EIA,他們繼續想方設法使用CFC-11是因為它是製造絕緣泡沫的一種特別好的化學品。因為中國的建築熱潮,這些泡沫在中國需求量大。跟合法替代品相比,CFC-11更便宜、更容易製造。

「利潤率很高,需求很大,但(被抓)風險很低。」EIA氣候政策負責人馬哈帕(Avipsa Mahapatr)告訴《衛報》。「這使得這些公司如此明目張膽地使用它,我們認為這是為什麼該情況如此普遍的原因。」

不僅僅是臭氧遭破壞

令人不安的消息並不止於此。除了破壞臭氧層,CFC和合法替代品氫氟碳化合物(HFCs)也是強大的溫室氣體。這些氣體的每一個分子儲存太陽熱量、暖化地球的能力都比二氧化碳高出數千倍。

EIA估計,如果不進行遏制,中國從2012到2022年的CFC排放量將達到148,000噸,它對地球暖化的效果相當於7.02億噸二氧化碳,或者相當於16座大型煤炭發電站在此期間持續運轉。

在2016年,簽署《蒙特利爾議定書》的各方簽署了基加利修正案。它規定各國減少使用HFC的具體方式。HFC不破壞臭氧層,但是是一種強大的溫室氣體。

《蒙特利爾議定書》具有法律效力。這意味著,聯合國可以對中國企業使用破壞臭氧層的化學品進行調查,制止它們的行為,也許還會對違法的中國企業進行罰款。#

責任編輯:林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