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自己2016年接任官職後停止專欄寫作,她直言:「我不知道寫專欄的意義在哪裡,以前我寫千字專欄,我要花五天的時間,我每天都在玩那個字,確保每一個字都能精確的表達我想要表達的事情。」她說當網絡將一切都變得平面和快速時,專欄已經失去了意義。她認為,對於50歲以上的人來說,文化和知識有一個世代的傳承,尊長的教誨,及對尊師重道的理解。時下則不再需要這些,只需請教YouTube。寫作者的作用是當社會有了噪音時,能夠闢出一個冷靜和討論的空間,現在要的則是感動和激情。「網絡出現以後,它改變了社會討論的空間,還有它的人性規則。」

60年代尾生於台灣,胡晴舫感念自己受惠於「自由、平等、民主」以及網絡對當年霸權的打破,令當年持有「此護照不可前往共產國家和地區旅行」的她有了旅居世界各地的機會,包括中國大陸。但亦認為「在網絡世代當中,我有一種無名的大眾性格……作為時代的思考者和寫作者,是否要考慮修正,它有創造的力量,它也有毀滅的力量。」。

責任編輯:昌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