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傳漢字

神傳漢字看人生運道 (十二)五字篇之六(下)

倉頡像。(素惠/大紀元)

我問學生,來上課除了將必備的課本、紙和筆等物品,還要將什麼帶來?有學生笑著說:「要將耳朵帶來。」也有學生慧黠的說:「要將心帶來。」因為用心聽老師講課是尊重,也能提高學習效果。這樣的答案似乎毫無瑕疵,但我問了學生:「那麼如果將耳與心擺在一起。會變成什麼字呢?」學生們靜默了一會兒之後,瞪大了眼睛訝異地說:「怎麼變成羞恥的『恥』了呢?」

恥的篆體是,《論語.里仁第四》篇中提到:「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士者有志於求道,就是知道肉眼所見的世界並不長久,那麼求道之士如再被這個世間的錦衣玉食給制約住,而以惡衣惡食為恥辱的話,這樣的人在孔子的眼中,已沒有什麼必要與之論道求真的了。當然其中之真諦乃指人的那顆心,不因為榮華與寒貧而動搖對真理的追求。

中唐時期與白居易齊名的劉禹錫寫下了《陋室銘》流傳後世。劉禹錫在貞元年間擔任監察御史時,曾因參與反對宦官和藩鎮割據勢力的「永貞革新」失敗後,在長達約21年的歲月中受到政治派系的排擠,過著離騷逐臣的生活。

民間流傳著於唐穆宗長慶四年(西元824年)八月,劉禹錫被貶至安徽和州當通判。按朝規,他應配給衙門內三間三廳等級的宿舍。但是,和州的策知縣橫加刁難不與衙內之居,卻安排了城南門面江的小屋。不料劉禹錫心寬情怡的寫了一副房門對聯:「面對大江觀白帆,身在和州思爭辯。」果然,小人肚中無法撐船,知縣見狀將劉禹錫的住所再調到城北,並從三間房縮成了一間半。知縣不讓劉禹錫見大江,但也無法窺見清官心中真正的情懷。劉禹錫搬至城北新居又寫了一副對聯:「楊柳青青江水邊,人在歷陽心在京。」知縣再度見不得劉禹錫的神情自得,又將他的宿舍調到城中,而且只給一間僅容一床一桌一椅的房子。半年時光,劉禹錫被迫搬了三次家,一次比一次小。沒想到士者不恥惡衣陋室,卻成就了千古傳唱的《陋室銘》。

人的耳朵若不聽天意,而只能聽見人心思念的物慾享受,當然無法體悟出「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的境界。又如何能說出「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人能知德方可守住心性而不隨著環境亂為,到此境界乃「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不以錦食華屋為念,卻以「南陽諸葛廬,西蜀子雲亭」和「孔子的何陋之有?」為楷模。

看來讀書閱經若不以提高心性與參透物質欲望的束縛為目標,還真無法得到更高層次的智慧。當今許多孩子被要求成為讀書或考試的機器,雖有夙夜匪懈的努力,但誰也無法給他們日後一定幸福的保證。末以詩一首為記:「士以求道當歸依,恥以物慾為根本,榮華富貴不是橋,唯有心性是天梯。」(待續)@#

點閱【神傳漢字看人生運道】連載文章。

責任編輯:王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