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新聞

「心」有疑問?健康講座解誤區

下城醫院心臟科專科醫生陳建樂醫生(中)、康乃爾醫學院心臟專科外科助理教授劉志傑醫生(左),向參加者講解冠心病通波仔及搭橋手術的治療發展。 (蔡溶/大紀元)

【大紀元2017年02月18日訊】(大紀元記者蔡溶紐約報導)冠心病作為一種中老年人的多發疾病,對於很多人來說並不陌生。

中華公所14日舉行的「心有疑問?話你知」心臟健康講座,由下城醫院心臟科專科醫生陳建樂、康乃爾醫學院心臟專科外科助理教授劉志傑,向參加者講解冠心病通波仔及搭橋手術的治療發展,加深在場人士對冠心病的認識和了解,叫人得益不淺。

冠心病治療的目的是改善心肌血供。現在冠心病的治療方法主要分為藥物治療、介入治療、外科手術三部分。介入治療是主要是經過腹股溝進入,將微型支架植入到冠狀動脈狹窄部位,把狹窄血管撐開,使血管再通,來改善心肌血供。此手術不會有切口,但只適用於1至2處血管有阻塞、範圍較小的病人。

對於患有複雜、多支冠狀動脈病變的民眾,仍然需要外科手術治療,即通常所說的冠狀動脈搭橋術。

這就像家中的自來水管阻塞後重新接一根水管一樣,也叫冠狀動脈繞道手術,使血液繞過狹窄部位而達遠端。對於心瓣疾病,現在的外科技術發展,可以做微創主動脈心瓣手術,不需要在胸口開刀。

不少聽眾積極提問,陳建樂均一一解答。他提醒,從臨床經驗看,心電圖正常,不等於心臟正常,有很多冠心病患者每年體檢,做普通心電圖都查不出異常,因為心電圖只反映心臟的基本結構有無變化。

很多平時身體不錯的人,對於突然出現的輕微胸痛、胸悶症狀常常不在意,陳建樂說,正因為冠心病有隱匿性,當急病起來,因為事關心臟功能,很可能會將病患送向「鬼門關」,因此大家切記,「有胸痛要呼叫911」,而不是找家庭醫生,要去有搶救條件的醫院。

還有一個誤區是,很多人以為冠心病放上支架後就萬事大吉,其實不然,冠心病患者接受通波仔手術後仍有可能病發,因此術後護理、「防復發」很重要。◇

責任編輯:艾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