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話題

【財經話題】沙特反腐將如何衝擊金融市場

【大紀元2017年11月13日訊】32歲的沙特王儲賓沙爾曼(Mohammed bin Salman)正在國內掀起一場反腐風暴,近期11名沙特王子和數十名高官已在利雅得的麗思卡爾頓酒店被捕,該五星級酒店儼然成了世上最奢華的貴族監獄,被捕者包括有「中東股神」之稱的沙特首富塔拉爾(Alwalled bin Talal)王子,《華爾街日報》估計賓沙爾曼在這次的清洗中已將8,000億美元的「非法所得」沒入國庫。

熟讀《孫子兵法》的賓沙爾曼規劃「2030年願景」(Saudi Vision 2030),除了讓沙特女性明年六月有合法駕駛權之外,也希望沙特未來的經濟逐漸脫離對石油的倚賴。

但對金融市場而言,沙特與伊朗在也門和黎巴嫩的「代理人戰爭」若升級到兩國兵戎相向的局面,全球油市將首當其衝。

沙特為全球第一大產油國,蘊藏的原油儲量超過2,000億桶,日產量1,000萬桶,為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最高產油國,伊朗則在OPEC排名第三,日產量近400萬桶。相對於OPEC近兩次宣布的日減產180萬桶,讓油價持穩在50美元/桶之上,沙特和伊朗一旦正式宣戰,以兩國日產量1,400萬桶的規模而看,油價短期間恐怕將迅速暴漲。

最壞的狀況是石油危機再起。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機時油價從3美元以下漲到12美元(暴漲四倍),1979年第二次石油危機時的油價也由15美元漲到39美元(暴增160%)。

據此推斷,若沙、伊掀起戰爭,油價恐怕至少倍增至100美元以上,屆時全球經濟將飽受油價飆漲的供給衝擊(supply shock),各國央行在物價上漲壓力飆升下,短期間將很難採行寬鬆政策,近年欣欣向榮的全球股市或將因此進行大幅的修正。

在這場爭奪中東盟主地位的角力中,比較可能的演變是沙、伊兩國交惡的緊張情勢不斷攀高,同時讓代理人戰爭升級。根據維基百科,沙特軍力約68.8萬人(陸軍30萬人),伊朗兵力約52.3萬人,沙特在川普上任後已獲得美方千億美元的軍購合同,美、沙結盟態勢增強,加上2015年的伊核協議在川普的抨擊下或將成為一張廢紙,沙特這方似乎占了優勢。

但伊朗因有俄羅斯背後撐腰,在「兵貴神速」的最高指導下,沙特若輕易啟動戰爭而又不能速戰速決將得不償失,換言之,沙、伊之間的角力又成了另一場美、俄之間的「代理人戰爭」,而這類膠著的代理人之爭,大多以維持現狀收場的局面居多,敘利亞的內戰、朝鮮的核武威嚇都是鮮明的例子。

儘管沙、伊之間演變成短兵相接的機率不高,但油價因有中東地緣政治的紛擾,很可能下檔有撐,除非需求大幅衰退,否則50美元/桶以下的油價恐怕很難見到。唯一的好處是,金融市場將以中性看待中東局勢的發展。

黎巴嫩總理哈里里近日的意外去職,加上沙特宣布在黎巴嫩撤僑,頗有讓這場沙、伊「代理人之爭」緊張升高的意味。市場也盛傳沙特王儲賓沙爾曼近期或發動「柔性政變」,讓高齡82歲的薩勒曼國王退位,屆時獨掌大權的賓沙爾曼將實至名歸。

因反腐而讓國內聲望竄高的賓沙爾曼或許不會草率挑起與伊朗的戰爭,但很可能有意無意地在言語和動作上讓地緣政治緊張,好讓油價維持高檔於不墜,至少在明年下半年沙特石油公司沙特阿美IPO上市之前,中東的緊張熱度將難以消退。#

責任編輯:葉紫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