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書話

新書介紹《失去方向的中國》

驚濤駭浪。(AFP)

繼2012年十八大前夕,旅法學者張倫在香港出版了《巨變時代》一書,今在十九大即將召開之際,在台灣出版發行《失去方向的中國》,內容縱觀習近平五年來執政的發展軌跡,同時探討中國所面臨的未來之路。

張倫先生早年畢業於瀋陽大學和北京大學,學習經濟與社會學,八十年代參與過中國的政治、經濟改革和民主運動,文化討論;九十年代起跟隨法國著名社會學大師阿蘭.圖海納 ( Alain Touraine)研習社會學近十載,廣泛接觸法國與當代世界各方學術人士,赴俄國、東歐、北美、拉美、非洲多國考察,思考研究後共產主義轉型、社會發展、現代性等重大理論與現實問題。著有多種中法文著作文章。現為法國國立賽爾奇.蓬多瓦茲大學教授。Agora研究所研究員以及獨立智庫「歐中研究中心」負責人。

本著對中國前途的長期關心,張倫在教學、研究之餘,還擠時間在多家中文媒體撰寫時評,如BBC中文網、香港「陽光時務」、「動向」等,從歷史鉅視角度來為中國把脈,將自己長期對中國事態演變的觀察與思考整理發表,同時借這些文字參與歷史,推動中國進步。有些文章刊出後在海內外流傳,點閱率及讀者反饋都遠超出張倫自己的預想,因此決定將這五年來所寫文章集結成冊,從而有了《失去方向的中國》這本書的出版,內容記錄大轉型時代下張倫對中國的一些政治透視,以及習近平五年任期的評議及未來展望。

《失去方向的中國》由博大出版社發行,內容收錄張倫2012~2016年發表於多家中文媒體的精選文章,對習近平反腐以及中國未來面臨的挑戰,有多篇論述,內容依照分類按發表時間排序,記錄與思考中國大轉型時代的政治課題。張倫從寬廣的歷史角度全面探討並思考中國的過去與即將面臨的方向,讀後,許多對中國迷昧不清的面紗即被清風吹散,脈絡根筋自然浮現。

張倫觀察到,由於全球化浪潮使得中國大大得益,這也是支撐中國過去二、三十年經濟增長模式能有效運行的重要條件。吸納外界各國的資源使中國強壯了自身。但在這種與外界的緊密聯繫,信息、人員、物質、文化各方面交流頻繁下,一旦在外部發生重大危機時,自然會給向來以穩定至上,權力壟斷為原則的中國政權增加掌控社會的難度。從各種現象顯示,鄧小平確立下的發展框架已走到盡頭,需做大幅度的調整,中國的轉型正面臨一個新的階段。

《失去方向的中國》作者自序中,張倫提到從習近平上位幾年的種種來看,試圖給中國確立一種他所希望、相當大程度上不同於過去幾十年的發展方向,在這種意圖指導下,西方不再成為制度與文明建設學習的參照。最近因中國的發展,也因西方時下面臨的問題,讓某些人忽然獲得某種信心,覺得中國當下運行的制度是一種有效的、具穩定性、甚至可推而廣之的模式,有將其永久固化的衝動。這些顯然都已與改革開放以來形成的某些意識發生矛盾,造成一種方向感的混亂,從而體現出「中國正在失去方向」。

中國社會在經過幾十年的改革開放後重新獲取許多活力,中國人也更瞭解外部世界,年輕一代儘管受到官方意識形態的影響,但也絕不會全然忍受、認可對他們權利的剝奪;社會一定會以各種方式抵抗來自官方的壓制。《失去方向的中國》探討中國在「現代性轉型」中所面臨新的挫折,最終必須作出有關制度、文明、跨入現代的根本性選擇上,中國人還要付出多少代價,世界也因此會承受怎樣的後果,需要大家的認真思考與面對。@

《失去方向的中國》封面(博大出版社)

責任編輯:方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