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珍事】鳴機夜課 子成大器

作者:陸義

她一面紡織,一面嘴裡不斷地講解。讀書聲、講解聲和紡織聲交織在一起。(shutterstock)

font print 人氣: 424
【字號】    
   標籤: tags: , ,

蔣士銓,字心餘、清容、苕生、定甫等,號藏園,鉛山(今江西鉛山縣東南)人。他是清代著名的戲曲家、文學家。

蔣士銓小時候,家中十分貧困,剛剛四歲時,他的母親鍾令嘉便每天教他讀書、識字。因為當時蔣士銓年齡尚小,不會握筆,鍾氏就將竹子削成絲,再彎曲成橫、豎、撇、捺等各種各樣的漢字筆劃,拼成字教兒子認。教會了就把它拆掉,另拼別的字,每天都堅持教蔣士銓十個字。到了第二天,又叫蔣士銓用竹絲,把上一天所教的十個字一一拼出來,直到拼寫沒有錯誤,才肯甘休。

鍾氏教兒子讀書時,總是把紡織的工具全都放在身邊,膝蓋上放著書,叫兒子坐在她的膝上朗讀。她一面紡織,一面嘴裡不斷地講解。讀書聲、講解聲和紡織聲交織在一起。如果蔣士銓讀書稍有鬆懈,鍾氏總是要稍加責打。但每次責罰過兒子以後,她都是立刻又抱著兒子傷心落淚道:「你現在不學習,叫我有什麼臉面,見你離家在外的父親」秋冬季節,到夜半時十分寒冷,蔣母就坐在床上,用被子裹住腳,解開衣服暖著兒子,和蔣士銓一道朗讀書籍。讀到疲倦了,年幼的蔣士銓就睡在母親的懷中。過一會兒,鍾氏就搖醒兒子,說:「可以醒醒了。」又叫蔣士銓繼續讀書,往往就這樣讀書讀到雞叫才睡覺。鍾氏的姐姐們曾勸鍾氏說:「妹妹你就這麼一個兒子,何苦要這樣呢

鍾令嘉回答姐姐們說;「兒子多,倒也罷了,正因為就只有一個兒子,如果不成材,將來指望誰呢

蔣士銓長到九歲,稍稍懂事了,鍾氏便開始教他讀《詩經》等古籍,又教他詩歌。尤其使人感到奇怪的是,如果鍾氏生了病,只要聽到蔣士銓讀書的聲音,就能減輕病情,甚至痊癒。

蔣士銓就是在這樣的教育環境下長大成人的。他考中舉人後,即在朝中任中書令。乾隆二十二年(1757),他考中了進士,被授予翰林院編修、禦史等職。但蔣士銓的一生,不以做官出名,他工詩能文,擅寫戲曲,文名極盛。著有雜劇、傳奇劇本十六種,其中如寫湯顯祖藝術生涯的《臨川夢》,寫民族英雄文天祥事蹟的《冬青樹》等,都十分有名,在戲曲史上有很大影響。他又是清代的著名詩人,與袁枚、趙翼兩位傑出詩人齊名,並稱「三大家」,著有《忠雅堂全集》。

蔣士銓所取得的文學成就中,無疑蘊含著他母親鍾令嘉的諄諄教導。

(《清史稿·蔣士銓傳》、清蔣士銓《鳴機夜課圖記》)@

責任編輯:王愉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歐陽修,字永叔,號醉翁,晚年號六一居士,是宋代吉州廬陵(今江西吉安市)人。他是宋仁宗天聖年間(1023—1032)進士,曾在府縣中任職多年,後任樞密副使、參知政事等官職。歐陽修晚年,反對王安石的新法,以太子少師銜致仕。
  • 岳飛,字鵬舉,相州湯陰(今屬河南)人。他是南宋抗金著名將領,本出身於普通農家,宣和四年(1122年)從軍。由於他作戰勇敢升為秉義郎,成為著名抗金將領宗澤的部下。他的一生是英勇抗擊金兵入侵,為南宋朝廷的安定,而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一生。他曾經大敗金兀術,收復建康(今江蘇南京),威鎮八方。他帶領的岳家軍英勇善戰,使金兵聞風喪膽,當時流傳著「撼山易,撼岳家軍難」的口號,可見其岳家軍,在南宋軍民和金兵心目中的威德。宋高宗曾經親自手書「精忠岳軍」四字,製成錦旗,賜給岳家軍。
  • 清人徐乾學,字原一,號健庵,崑山(今屬江蘇)人。他是明末清初的著名思想家、學者顧炎武的外甥。康熙九年(1670)考中進士,入朝為官,後一直做到禮部侍郎、左都御史、刑部尚書等。
  • 每天早上,賈玭讓賈黃中直立,拿出書卷展開,比量著兒子的身體長度,要兒子每天都要將與他身長相等的書卷讀完。賈玭將這叫做「等身書」。
  • 只讀正義書,不交壞朋友。這樣的孩子必成大器,這是毫無疑問的。
  • 戚繼光得到戰敗的消息,立刻命令各路將士在校場集合,將兒子和那員副將綁到面前。戚繼光怒不可遏,當眾宣布兩人的罪狀後,便喝令左右將兩人按照軍法處死。
  • 孟仁母親後來亡故,孟仁十分悲痛,不顧朝廷的法令,棄官不做回家守孝。幸而朝廷知道他的孝心,赦免了他的過錯。事過之後,仍然讓他出來做官。
  • 如果見到韋允讀書稍有懈怠,第二天向他請安,韋陟便立在堂下臉色沉重,不跟兒子說話。在他這樣嚴格的督促下,韋允只有刻苦攻讀,不敢有絲毫鬆懈怠惰。
  • 這位方士病重時,將范仲淹叫到床前,對他說:「我懂得煉銀術,我的孩子尚小,不能傳授給他,就留給你吧。」
  • 尹會一在荊州當地方官時,石首縣的饑民因為饑餓難挨,揚言要哄搶官倉中的糧食。尹會一單人獨騎,冒著危險前往勸說。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