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畫家唐龍才 外師造化中得心源

唐龍才以梅樹與喜鵲為主題創作之作品。(彭秋燕/大紀元)
font print 人氣: 11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6年07月13日訊】(大紀元記者孟憲騰台灣南投報導)古人認為,大地是自然的造化,山水是大地的文章。人俯仰於山水之間、感悟自然即可創作出感人的作品。南投在地的水墨畫家唐龍才表示,他期許自己「外師造化,中得心源」。大自然就是他創作的靈感;更是他作品的泉源。

唐龍才將大自然的美好呈現在畫作,再與人分享藝術的美好,在創作中體悟大自然的道理;在分享中找回人與人純真質樸的關係。基於這種理念他勤於創作,更投身建設龍琴山莊。

民國四十年出生於南投的唐龍才是農家子弟,從小在鄉野農田的自然中成長,這樣的成長背景讓他了解自然之美,也具有農業社會純樸、真誠、慷慨,敦厚的特性。所以他的作品不但能呈現出山水的意境,更深具人文意涵。

唐龍才表示:「中國畫家有個『不尚空談投入自然』的傳統,自然生機無限,透過畫家的呈現即有『大氣深成、雄勁瑰麗』的氣勢」,所以他的畫,富有物象的神采,更蘊含大自然的精神。

唐龍才自幼能感受自然之美,再加上勤於揣摩創作,所以畫作生機勃勃。他對農村生活,農田收割、曬榖等主題的創作表現出昔日農家的氛圍。描寫自然也栩栩如生,尤其是以梅樹為主題的創作更是聞名,為了習畫梅花,他曾走遍南投各地,細細品味梅樹的蒼勁與梅花的丰姿,所畫的梅花甚得神態。

觀賞唐龍才《梅王開梅》的作品,這景是遒勁的梅枝開滿了粉紅色的梅花,背景則是雲霧飄渺的高山,及從雲中流淌出的溪流。看到這個畫面,立即讓人感受到梅樹和自然、人和社會的情境,梅樹在春夏秋冬的轉換中;個人置身紅塵,浮沉於社會洪流,人物互融、情景交錯。

唐龍才表示:「梅花愈冷愈開花,象徵堅忍不拔的精神」,給人充分的啟示,在他的畫中就可以讓人感受到萬物靜觀皆自得,在他的畫筆下,彷彿「好鳥枝頭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的旨趣。

唐龍才表示「古人說:『行萬里路,勝讀萬卷書』,參訪名山大川,讓他看到自然和人文間蘊含的道理,這些道理對他的人生和作品都有相當大的幫助。於是,在經歷了名山大川後,他萌生了找尋一個能感受自然、獨自思考、專心創作的地方。

在一次機緣中,他來到了水里坪林,發現此地有人要出售土地。當他登山之後,他發現山頭可遠眺玉山,俯臨濁水溪、陳有蘭溪,又可看到水里的聚落,雲氣繚繞,綠水環流,他決定在這建立龍琴山莊。

過去他以毛筆創作水墨畫,現在他開始以雙手建造他的桃花源。首先他將附近山林遍植梅樹,並在山莊旁栽花種草,又蒐集了許多古物。以石板為桌,柱珠為椅,徜徉於山水之間。每日在山莊內席地創作。在自然的環境中以水墨繪畫自然,自在又愜意。

從他在龍琴山莊寫生的作品中,可以遠眺玉山、濁水溪、陳有蘭溪。溪流匯集的動態、裊裊的雲氣騰溪而起輕罩杳山,整幅作品氣韻靈動,呈現出自然山水、溪流、雲天的動態關係,隱隱透出自然有情的真諦。

採訪完畢後,我與他一同下山。在鄉間小徑上巧遇山村村長。村長從小發財車中,拿出蘿蔔和蔬菜送給他。他先將一些蘿蔔分給我,又轉身從車中拿出一瓶梅醋,遞給村長說:「今年浸的梅子醋,你嚐嚐看。」看到這一幕,我知道在這裡他不但能感受到山林之美,也能生活在農村的敦厚之中。心中充滿這些豐沛的感受的他,自然能將這些意境藉由山水與人物透染在水墨畫紙之上。

責任編輯:羅令尹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已故水墨畫家馬白水的「太魯閣之美」畫作,經窯燒玻璃鑲嵌在新城(太魯閣)火車站內,下午舉行揭幕茶會,馬白水兒子馬永樂說,今天正巧是父親107歲冥誕,別具意義。
  • 「傳統、古典,又結合了現代的高科技動態天幕,很棒!色彩的運用很鮮明,很亮麗而不俗氣,還有服裝的配色、配飾,都提升我的創作靈感。」3月29日下午,水墨畫家蔡榮熙觀賞了神韻世界藝術團在嘉義縣表演藝術中心的第二場演出,盛讚神韻的色彩美學運用超乎想像,他感佩的說:「不看太可惜!學藝術的應該都要來看。」
  • 臺灣端午節連續假期4天,6月10日「水岸臺北2016端午嘉年華」活動進入第2天,臺北市體育局表示,現場除了競爭激烈的龍舟賽外,還有立蛋、包粽、魔術秀等活動,今天還號召百位民眾同心協力包粽,共同串聯成2016厘米(公分)長的超級龍粽。
  • 在華人世界中,台灣由於歷史因素,文化風貌有其獨特之處。除漢族移民的中原文化主體之外,日本文化也留下明顯烙印,近年又有原民文化的出頭與西方文明的狂潮,在台灣美術發展上形成一種多元並存與融合的現象。
  • 對於一位18世紀女性藝術家來說,安吉莉卡‧考夫曼(Angelica Kauffmann,1741—1807年)的生平和藝術生涯非同尋常。她出生於瑞士一個貧寒的畫家之家,作為獨生女,她仍接受了廣泛的教育,在十幾歲時就已展現出肖像畫和歌劇演唱的驚人天賦。她很早就掌握了德語、法語、意大利語和英語,這為她日後在國際上取得成功──成為首屈一指的新古典主義藝術家、歐洲上流社會的傑出女性奠定了基礎。
  • 一生嗜茶,精於茶道的陸羽,被譽為茶聖,奉為茶仙,親自踏訪考察各地茶鄉,從種茶、制茶、焙茶、飲茶、品茶,不只深究水質、土壤、氣候等環境因素,如何影響茶葉的生長和氣味,更講求煮茶技藝、飲茶的配置與器皿,因而寫就世界首部茶學專著――《茶經》。
  • 美國風景畫家阿爾伯特‧比爾施塔特(Albert Bierstadt,1830—1902年)成了溝通東西兩岸的一座橋梁。他憑藉對這片土地的原始之美、希望與力量的深刻感知,捕捉到了美國西部的精神,為那些永遠不會親自冒險西行的觀眾開啟了一扇窗,讓他們得以一窺落基山脈的雄偉壯麗。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