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漫談:馮道謙德 成「亂世不倒翁」

馮道歷經五朝、八姓、十三帝,累朝不離將相、三公、三師之位,前後為官四十多年,始終不倒,令人稱奇,被稱為「亂世不倒翁」。(shutterstock)

font print 人氣: 194
【字號】    
   標籤: tags: ,

《文子》卷三十五記載,「人之情,服於德,不服於力。故古之聖王,以其言下人,以其身後人,即天下推而不厭,戴而不重。此德有餘,而氣順也。故知予之為德,知後之為先,即幾道矣。」

這段話的意思是說,人的心理,是順服於道德,而不順服於威力。所以古代的聖明君主,處處言語謙卑,事事行在人後,天下人都推重他而不厭煩他,擁戴他在人民之上而人民並不感到有重壓。這就是德高有餘而氣順於道。因此,懂得「給予」就是「得到」,懂得甘居人後實際上是站在了人前,這就接近於「道」了。

以德服人,以理服人,做事才會順暢;謙和的美德才能獲得人心,贏得眾望。「和衷少爭,謙德少妒」。古人推崇中庸之道,做事謙恭忍讓,留有餘地,得饒人處且饒人,有時「難得糊塗」反而是一種大智。從以下的事例中,我們可以看到謙虛恭和、以德服人的益處。

馮道謙德少爭 成「亂世不倒翁」

馮道在後唐事四帝,在後晉事二帝,在後漢、後周也備受重用,五代時他六度為相,前後拜相二十餘年。馮道歷經五朝、八姓(八個家族)、十三帝,「累朝不離將相、三公、三師之位」,前後為官四十多年,始終不倒,令人稱奇,被稱為「亂世不倒翁」。

馮道謙德少爭,他做宰相時,有一個舉子李導求見。馮道對李導說:老夫名道,由來已久,又累任宰相,你不可能不知道,但還取名道,合乎禮嗎?李導聽了不服,說:相公之「道」是無寸底的,小子的「導」是有寸底的,怎麼不可呢!馮道聽後竟說:老夫不唯名無寸,諸事亦無寸,「吾子可謂知人矣」。一笑了之。承認自己「無寸」且「了無怒色」。

馮道為人也十分刻苦儉約。在晉梁交戰前線,他在軍中只搭一茅屋,室內不設床蓆,睡覺僅用一捆牧草。送他在戰爭中掠得的美女,他無法推卻時就安置於別室,等找到她原來的親人後再送回去。他因父喪丁憂期間,遇到飢荒,他就儘自己所有來救濟鄉里,親自種田背柴。有因人力不足而致田地荒蕪的人家,他就不聲不響地在夜裡幫助耕種,事後人家前來道謝,他認為這完全是應該做的。

馮道面對王朝的頻繁更替,卻始終屹立不倒,跟他謙遜恭和、崇尚道德有很大的關係。從以下馮道創作的兩首詩中,我們可以看到他為人處世的原則,「亂世不倒翁」的成功秘訣也許就在此中吧。

偶作
莫為危時便愴神,前程往往有期因。須知海岳歸明主,未必乾坤陷吉人。
道德幾時曾去世,舟車何處不通津?但教方寸無諸惡,狼虎叢中也立身。@#

責任編輯:王愉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一行俗名張遂,生於西元683年,父親原籍甘肅省敦煌,後遷魏州昌樂(河南省南樂縣),這裡就是張遂的誕生地。他的父親做過幾任縣令,很早就去世。留下遺孤,過著貧苦的生活。他自幼至長,好學不倦,最喜歡研究歷像及陰陽五行之說,再進而研究有關天文、曆法的學問。
  • 古代在玉石的應用方面,也決不是現代所認為的保值增值為目地。中國古代人們是相信神的存在。神庇護著人,人們按照神告訴的道德與行為標準生活才有美好的天地。人們為了感謝天地給人帶來的美好生活,從而開始了祭奠。也就開始了用玉石“禮天地四方”。
  • 司馬光,字君實,陝州夏縣(今屬山西)涑水鄉人,世稱涑水先生。寶元二年進士,官至左僕射兼門下待郎。贈太師、溫國公、謚文正。他是北宋著名的史學家,主持編撰了大型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著有《司馬文正公集》等。
  • 范祖禹字淳父,宋朝成都華陽人,舉進士甲科,是司馬光編修《資治通鑒》的主要助手。范祖禹很受司馬光的賞識。范宜禹曾經寫過一篇《進論》多次向司馬光請教。
  • 孔子問子路說:「你有什麼愛好?」子路回答:「喜歡舞弄長劍。」孔子說:「我不是問的這,我是說憑借你的才幹,再加上學習,別人怎麼趕的上你呢?」
  • 傳統女性的標準來源於古人的天人合一思想和由之衍生出的傳統道德觀念。《易經》曰:一陰一陽謂之道。「陰」「陽」屬於兩種不同的物質,自然有其不同的屬 性。「乾」、「坤」兩卦則是陰陽的典型代表。「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陰柔與陽剛是其特性的表現,對應於人,則男性屬於陽剛,女性屬於陰柔,剛柔相濟,相互依存,方能和諧相處,這是大道落實於人後形成的道德規範與禮儀要求。
  • 這一則故事,出自北宋劉恕的《資治通鑑外紀》,本文是從明代張居正的《帝鑑圖說》中轉引的。內容講的是夏禹王戒酒,以防耽誤國事的故事。
  • 他經常夢到祖父告訴他說:「你就快要受到報應了!」
  • 以仁為本、崇尚道德,從個人到社會,祥和美好的環境會形成良性的循環,這個國家就會經久不衰、興盛繁榮。
  • 趙鼎剛強不屈,保國忠心九死不移;朱穆專心攻讀,狀似痴愚。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