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領袖蔣介石》第六章——同仇敵愾 粉碎倭寇狂妄夢想

《抗日領袖蔣介石》連載(23)千秋英烈張自忠

作者:袁定華
font print 人氣: 461
【字號】    
   標籤: tags:

第三節 千秋英烈張自忠

1938年的臨沂戰役中,五十九軍與敵鏖戰七晝夜,卒將日軍號稱「鐵軍」的板垣師團擊潰,取得了振奮人心的勝利,自己也付出了重大的犧牲。經過這次戰役,人們對張自忠的看法有了很大變化。不久之後,張自忠又率部參加了武漢會戰,在潢川與敵血戰十日,重創日寇於河南潢川,隨即被晉升為第三十三集團軍總司令,進駐鄂西荊門縣一帶,在漢水兩岸與日寇展開了週旋。

從1938年11月到1939年4月初,短短4個月裏,張自忠指揮所部接連進行了4次中小規模的戰役,殲敵不下4000人。其中二月的京山之役戰績尤佳。國民政府主席林森簽發命令,授予張自忠寶鼎勳章一枚。1939年5月2日,國民政府又頒佈命令,為張自忠加授上將軍銜。

1939年5月,中日兩軍在鄂北地區展開了第一次大交鋒——隨棗會戰。5月1日拂曉,日軍在強大火力支援下,向襄河(指襄陽以南的漢江區段。漢江又稱「漢水」,流經襄陽境內,下游百姓稱其為「襄河」,屬漢江的區域性別稱。)以東張自忠右翼兵團180師和37師發起猛烈進攻。張部憑藉工事頑強抗擊,以血肉之軀支撐著並不堅固的防線,連續打退敵人三次進攻。戰至6日,日軍發起第四次進攻,我軍陣地終於被突破,獅子山、楊家崗、長壽店、普門沖、黃起庵相繼失守。8日拂曉,張自忠率幕僚及總部人員冒雨渡河,向東疾進。5月10日,該師在田家集以西之大家畈伏擊日軍輜重聯隊,一舉殲滅其1000餘人,並繳獲軍馬數十匹、運輸艇30餘艘、軍用地圖、彈藥給養和藥品一大批。由於該輜重聯隊的覆滅,致使日軍渡河攻擊襄陽(現襄樊)之計劃落空。

隨棗會戰中國軍隊共殲敵1萬餘人。其中張自忠右翼兵團殲敵4500餘人,繳獲軍馬74匹及大批軍用物資;自身傷亡4414人,失蹤者2702人,其中又以五十九軍付出代價最大,傷亡達2153人,失蹤者2381人。

1939年12月張自忠率領右翼兵團參加冬季攻勢。12月12日,隨著張自忠一聲令下,右翼兵團數萬大軍一齊向當面之敵發起猛烈攻勢,槍炮在呼號的寒風中轟鳴,聲震山河。經過八晝夜血戰,三十八師終於攻克羅家陡坡北面的曾家大包。隨後,又在王家臺子一帶殺傷日軍1500多人。

在指揮部隊展開正面進攻的同時,張自忠還策劃了一次奇襲行動。命一三二師三九五團(團長任廷材)並配屬三九四團一個營,對日軍第十三師團第一O三旅團旅團部實施夜襲。此戰,我軍以傷亡280人代價,殲滅日軍近千人,繳獲的戰利品,用兩個運輸營的馱馬搬運兩天方運完。

此後,敵我雙方在鍾祥、長壽店一線對峙,二十九集團軍也因攻擊無進展而與敵相持。

但這時日軍第十三師團向漢宜公路反攻,郭仟之江北兵團傷亡慘重,於22日撤回襄河西岸。這樣一來,右翼兵團陷入孤軍苦戰,日軍得以將兵力集中,攻擊我右翼兵團。我右翼各路出擊部隊紛紛告急,要求後撤。

但張自忠不為所動,他在電話中對要求撤退的部將說:「來電總說犧牲慘重,營長以上的官長陣亡了幾個?今天退,明天退,退到西藏敵人也會跟蹤而追。現在是軍人報國的時機,我們要對得起國家,對得起民族,對得起已死的弟兄。希望你苦撐幾天,以待援軍,免得你我成為國家的罪人!現在只准前進,不准後退!陣地就是我們的墳地,後退者死!」

官兵們咬牙堅持,在長壽店南北之線與敵鏖戰。張自忠適時將總預備隊第八十四軍投入戰鬥,基本穩定了戰線。此後 應援右翼兵團的第七十五軍和第五十五師於1940年1月初到達前線。2月14日,張自忠下令反攻,日軍抵擋不住,向東南潰退,我軍跟蹤追殺,斬獲甚眾。

一九三九年底全國性的冬季攻勢,是抗日戰爭第二期轉守為攻,轉敗為勝的一次戰略性進攻戰役,各個戰區都有各自的攻略任務。戰果表明,冬季攻勢中第五戰區殲敵3萬餘人,俘敵36名,是戰績最大的戰區;而第五戰區又以張自忠之右翼兵團戰績居首,殲敵1萬餘人。

1940年5月,日軍為了控制長江交通、切斷通往重慶運輸線,集結30萬大軍發動棗宜會戰。當時中國軍隊的第33集團軍只有兩個團駐守襄河西岸。張自忠作為集團軍總司令,本來可以不必親自率領部隊出擊作戰,但他不顧部下的再三勸阻,堅持由副總司令留守,5月6日晚致書副總司令兼77軍軍長馮治安一函:「仰之吾弟如晤:因為戰區全面戰爭之關係,及本身之責任,均須過河與敵一拼,現已決定於今晚往襄河東岸進發,到河東後,如能與38師,179師取得聯絡,即率兩部與馬師不顧一切,向北進之敵死拼。若與179師,38師取不上聯絡,即帶馬師之三個團,奔著我們最終之目標(死)往北邁進。無論作好作壞,一定求良心得到安慰,以後公私均得請我弟負責。由現在起,以後或暫別,永離,不得而知,專此布達。」他自己親自率領2000多人渡河作戰。

5月1日,張自忠親筆昭告各部隊、各將領:「國家到了如此地步,除我等為其死,毫無其他辦法。更相信,只要我等能本此決心,我們國家及我五千年曆史之民族,決不至亡於區區三島倭奴之手。為國家民族死之決心,海不清,石不爛,決不半點改變。」張自忠率2000多人東渡襄河後,一路奮勇進攻,將日軍第13師攔腰斬斷。日軍隨後以優勢兵力對張自忠所部實施包圍夾攻。張自忠毫不畏縮,指揮部隊向人數比他們多出一倍半的敵人衝殺10多次。日軍傷亡慘重。
5月7日拂曉,張自忠於襄河東岸,率部北進。

日軍集結重兵南下,張自忠遂暫時規避,尋機集中力量分別圍殲來犯之敵。這時張自忠在河東的部隊只有五個師二萬餘人,兵力僅及敵方一半,他立即根據自身情況調整部署。然而不幸的是,張自忠的電報密碼被日軍截獲破譯,他的軍事部署完全被敵方掌握。日軍當即調集兩個師團另加四個大隊的兵力奔襲而來。14日,雙方發生遭遇戰。15日,張自忠率領的1500餘人被近6000名日寇包圍在南瓜店以北的溝沿裏村。當日上午,日軍發動進攻。敵我力量極其懸殊,戰鬥異常慘烈。至下午三時,張自忠身邊士兵已大部陣亡,他本人也被炮彈炸傷右腿。此時,他已撤至杏仁山,與剩下的十幾名衛士奮勇抵抗,竟將蜂擁而至的日軍阻於山下達兩個多小時。激戰到16日佛曉,張自忠部被迫退入南瓜店十裏長山。日軍在飛機大炮的掩護下,向中國軍隊的陣地發起猛攻。一晝夜發動9次衝鋒。張自忠所部傷亡人員急劇上升,戰況空前激烈。

5月16日一天之內,張自忠自晨至午,一直疾呼督戰,午時他左臂中彈仍堅持指揮作戰。到下午2時,張自忠手下只剩下數百官兵,他將自己的衛隊悉數調去前方增援,身邊只剩下高級參謀張敬和副官馬孝堂等8人。

不久,大群日兵已衝到面前。根據日方資料,日軍第四隊一等兵籐岡是第一個衝到近前的。突然,從血泊中站起來一個身材高大的軍官,他那威嚴的目光竟然使籐岡立即止步,驚愕地愣在那裏。沖在後面的第三中隊長堂野隨即開槍,子彈打中了那軍官的頭部,但他仍沒倒下!清醒過來的籐岡端起刺刀,拚盡全身力氣猛然刺去,那軍官的高大身軀終於轟然倒地。這時是1940年5月16日下午4時。

張自忠戰死後,日本人發現張將軍遺體,審認無訛,一起膜拜,用上好棺木盛殮,並豎木牌。並全軍向他行禮,甚至在他的遺體運回後方之時,日軍收到消息便下令停止空軍的空襲一日,避免傷到張自忠的忠骸。可見,張自忠將軍在對日抗戰所展現軍人武德,連當時崇尚軍國主義的日軍都為之感動。

當天深夜,日軍設在漢口的廣播電臺中斷正常廣播,插播了張自忠陣亡的消息,並稱:「我皇軍第三十九師團官兵在荒涼的戰場上,對壯烈戰死的絕代勇將,奉上了最虔誠的崇敬的默禱,並將遺骸莊重收殮入棺,擬用專機運送漢口。」

日軍對張自忠將軍表現了極大的崇敬,由軍醫用酒精仔細清洗遺體,並包紮好傷口,鄭重裝殮,放進趕製的棺材裏。此棺被葬於一處山坡上,並立墓碑,上書:「支那大將張自忠之墓」。

張自忠殉國當日,由38師師長黃維剛帶領敢死隊,端著輕機槍於16日夜間突襲南瓜店,奮勇搶運張自忠將軍的遺骸。黃師長光著膀子,穿著褲衩,帶著弟兄們光著腳丫頂著鬼子的炮彈朝前衝,幾進幾出終於搶回了張將軍的遺體。

張將軍的屍骨運回後方後,經檢視,張自忠身有八處傷口,其中炮彈傷二處,刺刀傷一處,槍彈傷五處。隨後,將軍遺體被運往當時的戰時首都重慶安葬,路經宜昌時,十萬軍民恭送靈柩至江岸,其間日機三次飛臨宜昌上空,但祭奠的群眾卻無一人躲避,無一人逃散。

1940年5月28日晨,當靈柩運至重慶朝天門碼頭,蔣介石、馮玉祥等政府軍政要員臂綴黑紗,肅立碼頭迎靈,並登輪繞棺致哀。蔣介石在船上「撫棺大慟」,令在場者無不動容。

蔣介石親自扶靈執紼,拾級而上,護送靈柩穿越重慶全城。國民政府發佈國葬令,頒發「榮字第一號」榮哀狀。將張自忠牌位入祀忠烈祠,並列首位。28日下午,蔣介石與軍政要員和各界群眾在儲奇門為張自忠舉行了盛大隆重的祭奠儀式。氣氛莊嚴,極盡哀榮。蔣介石親自主祭,同時以軍事委員會委員長的名義通電全軍,表彰了張自忠一生的勳績。

電文情詞肯切,所有將士莫不為之感動。茲錄其電文如下:

張總司令藎忱殉國噩耗傳來,舉國震悼。今其靈柩於本日運抵重慶,中正於全軍舉哀悲痛之餘,謹述其英偉事跡,為我全體將士告。追維藎忱生平與敵作戰,始於廿二年喜峰口之役,迄於今茲豫鄂之役,無役不身先士卒,當喜峰口之役,殲敵步兵兩聯隊、騎兵一大隊,是為藎忱與敵搏戰之始。抗戰以來一戰於淝水,再戰於臨沂,三戰於徐州,四戰於隨棗,而臨沂之役,藎忱率所部疾趨戰地一日夜達百八十裏,與敵板垣師團,號稱鐵軍者鏖戰七晝夜,卒殲敵師。是為我抗戰以來克敵制勝之始。

今茲隨棗之役,敵悉其全力三路來攻,藎忱在棗陽之方家集,獨當正面,斷其歸路,斃敵無算,我軍大捷。假藎忱不死,則此役收效當不止此。今強敵未夷,大將先隕,摧我心膂,喪我股肱,豈惟中正一人之私痛,亦我三百萬將士同胞之同聲痛哭者也。抑中正私心尤有所痛惜者,藎忱之勇敢善戰,舉世皆知。其智深勇沉,則猶有世人未及者,自喜峰口戰事之後,蘆溝橋戰事之前,敵人密佈平津之間,乘間抵隙,多方以謀,我其時應敵之難,蓋有千百倍於今日之抗戰者。

蓋藎忱前主察政後長津市,皆以身當撙俎折衝之交,忍痛含垢與敵週旋,眾謗群疑無所搖奪,而未嚐以一語自明,惟中正自知其苦衷與枉曲,乃特加愛護矜全,而猶為全國人士所不諒也。迨抗戰既起,義奮超群,所向無前,然後知其忠義之性,卓越尋常,而其忍辱負重殺敵致果之概,乃大白於世。見危授命烈士之行,古今猶多有之,至於當艱難之會,內斷諸心,茍利國家曾不以當世之是非譭譽亂其慮,此古大臣謀國之用心,非尋常之人所及知,亦非尋常之人所能任也。

中正於藎忱信之尤篤,而知之特深,藎忱亦堅貞自矢不負平生付託之重,方期安危共仗克竟全功,而乃中道摧折,未竟其志,此中正所謂於藎忱之死重為國家前途痛悼而深惜者也。雖然國於天地必有與立,而三民主義之精神,即中華民國之所由建立於不敝者也。今藎忱雖殉國,而三民主義之精神實由藎忱而發揮之;中華民國歷史之榮光,實由藎忱而光大之,其功雖未竟,吾輩後死之將士,皆當志其所志,效忠黨國,增其敵愾,剪此寇仇,以完成藎忱未竟之志,是藎忱雖死猶不死也。願我全體將士其共勉之。

蔣中正手啟
中華民國廿九年五月廿八日

隨後,國民政府在重慶北碚雨臺山為張自忠舉行下葬儀式。蔣介石題詞「勳烈常昭」,李宗仁題詞「英風不泯」,馮玉祥題詞「藎忱不死」。

11月16日,張自忠靈柩以國葬之禮權厝於重慶雨臺山。後來,馮玉祥在墓畔種植梅花,並倣傚明代史可法所葬的揚州梅花嶺,將此山改名為梅花山。

張自忠殉國時,年僅49歲,張夫人李敏慧女士因患病在滬,聞將軍噩耗,拒絕醫藥治療,絕粒七日而逝,夫妻二人合葬於重慶梅花山麓,後建有張自忠將軍陵園和張自忠將軍生平事跡紀念館。

七十個春夏秋冬過去了,日出日落,時光流逝,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們,或許很難理解將軍夫人的殉夫之舉。但今天的人們應該記住:在我們腳下的這塊土地上,曾經發生過一場最為殘酷壯烈的衛國戰爭,發生過侵略者慘絕人寰的血腥屠殺,有過先烈們浴血抗戰的驚天壯舉,有過「一寸河山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軍」的悲壯歷史,也有過無數像張將軍夫人一樣的弱女子,以一種柔弱的堅定信念表達出自己對祖國、對英雄深沉的愛,這是無論時光如何流轉,都不應當忘卻的先輩們用生命和鮮血所書寫的史實。

(未完待續)

——轉自《黃花崗雜誌》第四十六期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日本大和民族,自古以來深受中華優秀傳統文明的熏陶,無時無地不在學習中華民族的優良思想及禮儀典制。公元一八六七年,睦仁天皇即位,取《易經》(說卦傳‧第五章)中的「聖人南面而聽天下,向明而治」一語中的「明治」二字作為年號,是為明治天皇。
  • 一九二八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張學良通電全國,宣佈東北易幟,遵守三民主義,服從國民政府,從此中華民國的國旗開始飄揚在全國各地的上空,從而實現了全國政權形式上的統一。蔣介石先生在一九二八年十二月三十一日的日記中這樣寫道:「幸全國已告統一,我堂堂中國必能獨立自由平等於現時代也。」(7)《歷史關口‧蔣介石日記‧1931—1945》第一集。(鳳凰電視台視頻)
  • 征服中國,佔領中國,是日本明治時代制定的對外擴張的國策,一九三一年發動的「九一八事變」是對中華民國的公然侵略,在時間上,倭寇選定的恰是國民政府北伐剛剛完成,中華民國在行政上剛剛實現統一的時機。製造九一八事變,只是日本侵略者蠶食中國的第一步,為了炮製滿洲傀儡偽政權,四個月後,即在東方國際大都會上海發動「一二八淞滬戰爭」,為偽滿洲國的建立,爭取世界輿論的空間。
  • 中國軍隊在長城一線,與日軍激戰兩個多月,終因傷亡慘重,後援不繼,而不得不撤出長城各關口。日軍入關作戰,於一九三三年五月下旬相繼佔領冀東各縣,直抵北平郊外的密雲、懷柔一帶,對平津構成威脅。
  • 一九O八年,二十二歲的蔣介石東渡日本,入讀日本振武學校,並與陳其美、黃郛結為兄弟,由陳其美引導加入同盟會。振武學校卒業,入高田陸軍第十三師團野砲兵第十九聯隊為士官候補生。一段艱苦軍旅生涯,使蔣介石對日本的國防、軍力以及軍方情緒都有所瞭解。當時他就深感中日未來難免會有一戰,對兩國關係的發展深以為憂。
  • 「敵乎?友乎?」的良言規勸,日本當局內心無任何自責,更無愧疚,邪魔附體,無任何良知反應。中日兩國間的僵局,日益加劇,已成死結。
  • 時光老人的步伐踏入了一九三六年,中華民國黃金十年的後期。中日之間的戰爭風雲,起起伏伏,讓人捉摸不定。
  • 盧溝橋,亦作蘆溝橋,在北京市西南約15公里處豐台區永定河上。因橫跨盧溝河(即永定河。史載這一故道歷時900餘年,史稱無定河。一直到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進一步疏濬河道,加固堤岸,河床位置逐漸趨於穩定,才將這條床無定位的河流改名為永定河。)而得名,是北京市現存最古老的石造聯拱橋。盧溝橋全長266.5米,寬7.5米,最寬處可達9.3米。有橋墩十座,共11個橋孔,整個橋身都是石體結構,關鍵部位均有銀錠鐵榫連接,為華北最長的古代石橋。 盧溝橋始建於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明正統九年(1444年)重修。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時毀於洪水,次年再度重建。在橋的東西兩頭各立御碑一通,西頭是清康熙帝於1698年為記述重修盧溝橋而豎的禦制碑,東頭豎立的是康熙的孫子乾隆帝御書的「盧溝曉月」碑。
  • 一九三七年七月九日,蔣委員長下令在四川的何應欽立即馳赴南京,著手編組部隊,準備全面抗戰。並且指示來在廬山的第二十六路軍總指揮孫連仲火速下山,率領中央軍兩個師北上平漢鐵路的保定或石家莊。此外,更令調山西太原、運城方面的部隊向河北省石家莊集結。同時,又命令各軍事機關準備總動員,並加強各地戒備體制;至於對負責河北軍事的宋哲元,更電令促其堅定決心及加強警戒如左:『守土應其必死決戰之決心,與積極準備之精神應付;至談判尤須防其奸狡之慣技,務須不喪絲毫主權為原則。』(《蔣總統秘錄.第十三章.盧溝橋事變》)
  • 大紀元每日為讀者梳理翻牆必看的重點新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