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散文

文苑逸事:化險為夷

明朝才子解縉,文思若湧,筆意縱橫,以雋永傳神的詩文而名登金榜,高中進士。瓊林宴上,明太祖朱元璋,見其文思機敏,才華閃爍,便授予中書庶吉士,留在朝廷參議政事。

一日,解縉應邀赴宴。酒席上,有位老權臣,見他身材矮小,賦句以諷:

「二猿斷木深山中,小猴可敢對鋸(句)?」

解縉當即反唇相譏:「一馬陷足污泥內,老畜豈然出蹄(題)。」

在場的文武百官莫不竊笑,氣得那素以「文章巨公」自居的老權臣拂袖而去。

數年後,新皇朱棣死了寵妃,決定舉行隆重的葬禮。左丞右相,公推那老權臣寫文,並薦舉口齒伶俐的解縉到時朗誦之。

是日,隆重的儀式在哀樂中開始,皇帝悲容滿面地緩步走上祭臺,禮部大夫宣佈:「致祭文!」說罷,將一摺黃紙遞給了解縉。

解縉展開一看,不由得一怔,原來是張「無字天書」,他心裏頓時明白:是老權臣有意報復自己。解縉急中生智,對著空白祭文,自編自唱,大聲吟哦:

巫山一段雲,楚丘一團雪。

上苑一枝花,中天一輪月。

雲散雪消,花殘月缺。

嗚乎哀哉,伏維尚饗!

在場的朝野名士無不稱妙,連皇帝也誇不絕口。那老權臣卻驚呆了,暗歎:「奇 才!奇才!」@*

責任編輯:林芳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