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漫談

中國文化簡介(十):中國傳統音樂嬗變(2)

到了周朝,音樂開始與世俗的「禮」(祭祀、朝饗等儀式)融合在一起,以規範人們的行為,被稱為「禮樂」。周代禮樂制,等級森嚴,不同場合,不同身分的人,不但禮儀有別,所用的雅樂也不一樣,所用樂器也不同。

如祭祀天神,「乃奏黃鐘,歌大呂,舞《雲門》」;祭地示,「乃奏太簇,歌應鐘,舞《咸池》」;祭山川,「奏蕤賓,歌函鐘,舞《大夏》」;兩君相見,用大雅《文王》等在周雅樂中,器樂、舞蹈、歌唱往往分別進行,並不完全合在一起,舞蹈由與笛相似的管和歌唱配合,歌唱由彈奏樂器瑟或簧管樂器笙伴奏,器樂即所謂「金奏」,是鐘、鼓、磬的合奏。

「金奏」規格很高,只有天子、諸侯可用。大夫和士只能單單用鼓。鐘和磬以其宏大的音量和特有的音色交織成肅穆莊麗的音響,加上鼓的配合,確實能造成天子、諸侯「至尊至高」、「威嚴」無比的功效。

當時可以看到「六代樂舞」,即黃帝時的《雲門》、堯時的《咸池》、舜時的《韶》、禹時的《大夏》、商時的《大濩》、周時的《大武》。

周代還興辦了音樂機構「大司樂」,在音樂方面系統的訓練貴族子弟。當時已注意到音樂對人情志的影響。《周禮.春官.大司樂》中提到西周很著名的樂舞《大武》,表現的是周武王伐紂的歷史事件。

據《禮記.樂記》記載,《大武》具有很大的規模,它在春秋時期的演出有六段,有歌唱,有樂隊伴奏。它有著結構完整的曲式,在藝術上有相當高的水平。

西周時的樂器有數十種之多,僅一部《詩經》中,就出現了二十九種樂器。不僅有打擊樂器和吹奏樂器,還有彈弦樂器。根據材料的不同,當時的樂器可分爲八類,即:金、石、土、革、絲、木、匏、竹。史書稱爲「八音」。

另外,被史書稱為「鐘鼓之樂」的大型管弦樂隊也在西周時興起,這種樂隊的主要樂器是編鐘和建鼓。這時的編鐘已由先前的三隻發展而為五隻、八隻。陝西扶風齊家村出土的柞鐘,總音域已有三個八度,並基本按羽、宮、角、徵、羽、宮的次序排列。

周代還確立了十二律的理論和五聲階名(宮、商、角、徵、羽)。這時,人們已經知道五聲或七聲音階中以宮音爲主,宮音位置改變就叫旋宮,這樣就可以達到轉調的效果。

周朝時音樂在向世俗靠攏的同時,奢侈的音樂仍不斷出現。比如宋國衰落的時候,卻製作千鐘;齊國衰落的時候,卻製作大呂;楚國衰落的時候,卻製作鬼怪音樂。這些音樂已經完全失去了音樂的本來意義。

從周朝之後,中國傳統音樂更多注重了外在形式、技巧,而對於音樂真正的內涵已不像上古時期的人們那樣重視了。不過,當歷史發展到佛法、道家思想盛行的唐朝時,音樂創作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峰。

唐時期對於文藝方面的豁達開放,使邊陲少數民族和鄰境諸國的樂器,及歌舞藝術空前地大量傳入中原,以致唐朝歌舞大麯的成就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清商樂》、《龜茲樂》和《西涼樂》組成了唐朝音樂的主流。

《清商樂》形成於魏晉之時,是中原漢族的俗樂,它使用傳統的樂器琴、瑟、築、秦琵琶、笙、簫、笛、箏、臥箜篌、編鐘、編磬類等。音色優雅舒緩,多為坐伎部在堂上坐著演奏,歌舞者最多四人,技巧細膩。

《西涼樂》源於後涼,它往往將漢族樂器鐘、磬、笙、箏、臥箜篌與西域樂器竪箜篌、曲項琵琶混合使用,所以《隋書.音樂志下》稱其「音樂聲調悉與書史不同」,兼有胡樂與漢樂的特點。

《龜茲樂》則來自於前秦時期偏遠的西北邊荒,它在西涼樂器的基礎上增加了篳篥、五弦琵琶、貝、銅鈸、拍板、大鼓等。多為立伎部在堂下站著演奏,歌舞者可多達六十四人至一百八十人,氣勢豪邁雄渾,舞蹈鏗鏘有力,帶來了一種粗獷的震撼人心的藝術風格。

唐代音樂有大麯、小曲之分。大麯恢宏壯觀,小曲輕快活潑。大麯中有一部分又稱為法曲,其起源與宗教有關,所以往往摻雜了道教的音樂在內。

《秦王破陣樂》(也稱《七德》)為太宗所創,屬武舞。呂才、李百藥、虞世南、褚亮、魏徵等製歌詞。一百二十人披甲持戟而舞,享宴奏之,天子避位,坐宴者皆興。此曲「雷大鼓,雜以龜茲之樂,聲振百里,動蕩山谷」。

《慶善樂》(也稱《九功》)同為太宗所創,屬文舞。此曲獨用西涼樂,最為閑雅。舞者六十四人,衣紫大袖裾襦,戴假髻穿皮靴。舞蹈安徐,以像文德洽而天下安樂也。

《霓裳羽衣》則是唐朝最負盛名的曲子。白居易有詩云:「千歌百舞不可數,就中最愛羽衣舞。」據說,在開元年間一個中秋十五的夜晚,道士葉法善邀玄宗同遊月宮,聆聽了仙樂《紫雲曲》,玄宗通曉音律,暗中記了下來,回來後親自譜曲並教梨園樂伎彈奏。這就是絕美的《霓裳羽衣曲》的來歷。樂中多絲竹之音,宛轉清雅;舞者身穿翠孔雀上衣與艶似彩虹的裙子,如仙女般出塵飄逸,正像道家的羽化飛升。

此後朝代出現的音樂有的音樂適中,有的音樂狂放,有的正派,有的淫邪。賢明的人借助它而昌隆,不肖的人因為它而滅亡。

——轉載自正見網

責任編輯:吳雨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