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間故事

驚人之見 童謠燕燕飛上天 預見安史之亂

中國傳統文化非常豐富,底蘊深厚,許多的預言名作,甚至是歷代「童謠」中充滿了神秘智慧,預警未來,關懷生眾,千百年後的人還是覺得莫測高深。

中國歷朝,一直都有童謠、讖語、民謠或石碑刻字,向人間暗示未來的吉凶禍福的徵兆,而且在歷代史籍中多有記載,甚至記入正史中。例如,《史記‧周本紀》記載,宣王之時童女謠曰「檿弧箕服,實亡周國。」可見「童謠」預言在中國起源甚早。

從周朝往後看,每個朝代都能見揭示朝代興亡更迭,或暗示禍福起落、人事成敗的童謠。這些神秘的童謠,多在社會戰亂、自然災變的前頭傳出世間,尤其是在朝代末世最多。

中國歷代的童謠常是讖語的另一種表現,尤其是有關一個朝代國祚的存亡、一個時代的動盪變遷。中國的童謠,涵涉政治題材的童謠以中國神傳文字特有的豐富文化內涵,展現巧趣又神秘、時明又時暗的預言,字表看似淺白暢口,其實內含真意深隱,真相總是另有所指。實際上,指涉政治人與事的童謠常常是讖語的另一種表現,一種容易在民間傳播開來的讖語,一種未來的預言。

人說從「童謠」中可以看歷史!從歷朝末世童謠預言的應驗來看,可說它是上天給人的間徵兆。事過境遷,往事留痕。回首看「童謠」,在中國歷代童謠、讖語中,您看到什麼天意?冥冥不見解,因果安排有天意!早一步預警現天機……

唐天寶年中童謠:燕燕飛上天,天下女兒鋪白氈,氈上有千錢。

「燕燕飛上天,天下女兒鋪白氈,氈上有千錢。」這首唐天寶中傳出的看似歡樂的童謠,其實講的是件搖撼唐朝根基的亂事--「安史之亂」。「安史之亂」使得大唐由盛轉衰,這件事對唐宗室的影響巨大深遠,司馬光在《資治通鑑》有言:「(安史之亂爆發之後)由是禍亂繼起,兵革不息,民墜塗炭,無所控訴,凡二百餘年。」

看一看這關鍵歷史時刻傳世的童謠如何預言未來的變局。據《新唐書.五行志》記載,「燕燕飛上天,天下女兒鋪白氈,氈上有千錢」,是「天寶中,安祿山未反時童謠。」也就是說安祿山未叛唐時,已有童謠傳出。

《舊唐書》紀載,「天寶十四載,祿山以范陽叛。明年,竊號燕國。」安祿山久懷異志懷著皇帝夢,加上手握重兵,掌有平盧、范陽、河東等三節度使之職權。就以「憂國之危,奉密詔討伐楊國忠以清君側」為藉口於范陽起兵。范陽,在今北京到保定一帶,唐朝范陽節度使又稱燕薊節度使、幽州節度使,掌燕薊,今北京、河北地區一帶。

童謠的內容「燕燕飛上天」指的是什麼?

安祿山的軍團於唐玄宗天寶十四年11月從范陽舉兵,次年(757年)正月便在洛陽竊號「燕國」,改元聖武。一年後(757年)正月,安祿山被其子安慶緒殺死,安慶緒接收了安祿山的權位。再一年,乾元二年(759年),史思明率軍大敗唐九位節度使的合軍並殺安慶緒,四月自稱「大燕皇帝」。「燕燕」飛上天指的就是兩個「安史之亂」首領都竊號「燕國」這件事了。

「天下女兒鋪白氈,氈上有千錢」又何所指?

天下女兒,各家之女也,家、女合字成「安」,隱射「安」祿山。公元756年正月一日,安祿山在洛陽自立為帝,那天天降大雪一地猶如白氈;安祿山在公元757年正月就被殺,稱帝剛好一年。

童謠說「氈上有千錢」怎地說是一年?

回顧一下和錢有關的歷史,話說三國時代孫權赤烏元年始造「大錢」替換五銖錢,幣值以一當千錢(千個五銖錢)。事見《晉書.食貨志》記載:「 孫權嘉禾五年,鑄大錢一當五百。赤烏元年,又鑄當千錢。」故而「千錢」指代「一」,安祿山「當皇帝」也正是一年時間。

童謠「燕燕飛上天,天下女兒鋪白氈,氈上有千錢。」暗指「安史之亂」、安祿山亂唐稱帝的事件和時間,和後來發生的事實情境相吻合,預言應驗得令人驚愕!

天道雖無聲無息,然而中國古人早已觀察到地上人事與天道相感相應,如影之隨形。人間事象之禍福成敗,尤其是關乎一個大群體的命運,事發前總有天啟之徵兆。童謠讖語可不也是慈悲的上天給人間的預警?!@*

責任編輯:謝秀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