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廣場

五岳散人:政府怎麼才能有錢

【大紀元2015年03月23日訊】洒家技校畢業,完全不懂政治經濟學啥的,看了點兒書也都就著大董烤鴨吃了,完全是胡扯,您就當看個笑話。

話說全世界政府在政體上無論怎麼不同,其實都面臨一個問題:缺錢,哪怕是最有錢的政府也缺錢。稀缺資源嘛。每個國家的財政部長做的美夢都是坐在金山上,但這座金山總不如人意。

政府怎麼才能拿到錢?一種是收稅收來的;一種是搶劫搶來的;一種是介於兩者之間。前兩種大家都明白,第一種是政府沒啥產業,只能通過收稅來維持自身與國家的消耗;第二種基本就是咱們某個鄰居三代祖傳手藝,這個大家也都知道。

第三種比較好玩兒,政府的錢既不完全來源於合法收取的稅款,也不是明目張膽全部國有(其實就是某些人的私有),而是兩手抓、兩手都要硬。

完全僵化的國有體制已經被世界上N個國家實驗過了,至今好像沒有一個能夠成功,不是死得大卸八塊,就是吃相惡劣到咱鄰居那個程度,這就證明市場化是唯一能走的路。但全部市場化肯定極大削弱政府掌控社會的能力,很簡單嘛,沒錢你怎麼控制?所以,必須有可控的、不斷帶來巨大收益的東西掌控在自己手上。

什麼最符合這種誰也離不開、但又不會引起社會極大反彈的條件呢?資源性產品。資源性產品有許多好處,比如說基礎投資大、進入門檻高、收取不易被察覺等。

什麼是資源性產品?比如說石油就是一種。您看啊,我做生意賣牙膏啥的,我把這東西送到您手裡,運費算是成本之一,但這個運費就是我的成本,是快遞公司收的,而快遞公司的車用的油是從加油站里加的,都是體現在成本上,加油站是石油公司開的,它們才會交稅、交利潤給政府,要是這個石油公司是政府開的呢?要是這個石油公司沒有競爭對手、壟斷經營呢?要是這個石油公司名義上有競爭對手,但其實就是政府的左右兩個口袋呢?好吧,您現在知道您這一管牙膏裡不但有我的稅、快遞公司的稅,還被隱形收取了另外一種稅。

但這個稅屬於不顯山不露水的收取,而且沒有人能躲得開。我們又不是生活在自給自足的小農社會,您用的每一個產品都多少含有這個看不見的稅。您說了,市場經濟國家也收石油公司的稅啊,但您要想想,人家稅多稅少是議會辯論出來的,加油的價格隨著市場走,石油公司也不是國有的嘛。都是交稅,意義可完全不同,不會說覺得國用不足,就能直接在汽油上加稅,也不能政府說漲價就漲價。

政府掌控這種資源性產品的結果,就是掌控了一台抽水機,它可以開放所有領域讓商業公司相互競爭,但只要是這樣一台或者幾台抽水機在,錢的問題就不是根本性問題,而且市場上看著還挺好看的,各種產品琳琅滿目、發明創造品種繁多、社會生活欣欣向榮。這是一種很高明的收錢與控制社會的方式,站得遠、收入多、責任少。

這樣的抽水機不止一台,房地產也是、電力能源也是,最隱蔽的是金融。那個就比較複雜了,略過不談。

到底這事兒好不好?難說。政府畢竟不是貔貅,吃了也要有個出口,不然社會還是會不穩定。說的學術一點兒,政府是要用這種方式收錢做轉移支付的,比如說修橋補路、國防科工、基礎建設、大型慶典啥的,用得好了也能普救眾生。那要是用的不好呢?

用的不好麻煩就多了,畢竟這不是正經稅收,也不會有其它社會力量監管與討論其收取方式與用途,跑冒滴漏、利用率低下肯定跑不了。大而言之,也不利於建立一個公民社會。就像前段時間我說大家其實買個打火機都交稅了,就有人嘲笑我不懂稅法,因為他就沒明白,直接稅是稅,這樣的稅其實也是稅,叫錢包與叫錢夾並不能改變這東西的實質嘛。

--轉自作者博客

責任編輯:南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