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東南

【美東南隨筆】《禮樂文明縱橫談》:魂兮歸來(十八)

(續上期)禮樂文化的原創精神

以禮樂文化為道德資源和政治資源的儒學,幾千年來,已成中華文化的主體。從社會管理,到倫理道德;從民風民俗,到審美情趣,都發揮著深遠的影響。為凝聚人心,產生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已成強固的民族心理。但是,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由於不同的認知和實踐,儒學或被頌為千秋師表,或被貶為遺禍萬代,聚訟紛紜。特別是,近代西方文明潮流湧動,我國皇權專制敗像叢生,得風氣之先的知識精英,痛心疾首,以傳統文化為禍首,集矢儒家學說,認定儒學是皇權專制的護身符、國家敗亡的禍根。

《新青年》發表反孔宣言,指責「孔丘砌專制政府之基,以荼毒吾同胞者兩千餘年矣!」為了中華進步,必須揚棄儒學的殘骸枯骨。「打倒孔家店」旋成新文化運動最流行的口號。這些洩憤的批判,隨著理性思考的回歸,人們開始認真反思。對民族的傳統文化,考證務求其真,致用務求其適,準確闡釋儒學乃至禮樂文化的原創精神,還歷史以本來面目,這才符合科學的態度。

周代分封諸侯,創建了近似聯邦制的國家,實行禮治,成就了我國歷史上立國年代最久的王朝。春秋時期,政治一體化尚未形成,迎來了文化多元化的輝煌局面,創造勃興、百家爭鳴,出現了文化原典大創造的時代。終因禮治———以德控權,操作不易,隨著權力跋扈和紛爭,禮崩樂壞。孔子克己復禮,主張三代之治,「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雖一生奔波, 「王道」 勝境,終難實現。

正如朱熹所說的,秦漢以降, 「堯舜三王周公孔子所傳之道,未嚐一日得行於天地之間也」。因此,後世皇權專制的種種弊端,不應歸罪於禮樂文化和儒家的治國主張。禮樂文化和儒學的原創精神,不僅不是皇權專制的幫凶,相反,禮樂文化和儒學,在中國漫長的皇權專制的歷史上,恰恰是規範控制皇權最恆久有力的道義力量。

譬如說,儒家公天下,虛君共治的政治理想,是對黃帝、堯、舜開創的「垂衣裳而天下治」和以禮治國的繼承。「通賢共治,示不獨專」是限制皇權的理念,在漢、唐、宋三代,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現。儒學主張,君主只是權力的象徵、道德的楷模、禮儀的代表。君主在修德為天下垂范的同時,要虛其位;行權治國,要選拔賢能者任職。宋代皇權受法度約束,專制相對寬鬆。宋太祖立下誓約,藏於太廟,要求嗣後皇帝, 「不得殺士大夫及上書言事人」。蘇軾撰文證實:「歷觀秦漢以及五代,諫諍而死蓋數百人。而自建隆以來,未嚐罪一言者。縱有薄責,旋即超升。」 宋儒構建虛君共治,化民成俗的治國秩序,已取得了初步的成果。朱熹上書宋寧宗:政令「出於陛下之獨斷,而其事悉當於理,亦非為治之體,以啟將來之弊。」 政令由君主獨斷,即令合乎事理,也耗損治國的根本,將引發弊端。朱熹堅持認為:虛君是常理,是祖制。隱隱形成君主———宰執———台諫,三權分立的結構。這正是宋代為甚麼能臣賢相輩出的緣由。

責任編輯:澤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