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經典名人

誰是阿爾弗雷德•諾貝爾?

編譯整理:嚴熙

【大紀元2015年12月17日訊】

他發明了炸藥,至今為止我們每年用他的名字頒發六個大獎來紀念他,但是神秘的阿爾弗雷德•諾貝爾到底是誰?

阿爾弗雷德•諾貝爾1833年10月21日出生在斯德哥爾摩。他的父親伊曼紐爾是一個發明家並創立了瑞典第一個橡膠廠。企業在伊曼紐爾的經營下一直不很順利,所以阿爾弗雷德很早就開始在大街上靠賣火柴(當時是用硫磺做的)來幫補家用。

移民俄羅斯

當父親伊曼紐爾的公司破產後,全家人搬到了俄羅斯的聖彼得堡。伊曼紐爾以一種新型的水下礦井打動了沙王,他們的工廠在克里米亞戰爭期間一直開辦得很順利,所以全家留了下來。當戰爭結束後,工廠也破產了,之後全家又搬回了斯德哥爾摩。

弟弟死於爆炸

回到瑞典後,阿爾弗雷德連同他的父親伊曼紐爾和弟弟埃米爾開始研究如何安全地生產和使用硝酸甘油炸藥。31歲的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發明了火花塞帽,這是一項革命性的發明,在這之前一直沒有辦法控制硝化甘油爆炸。但是,並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可以控制,1864年9月3日,諾貝爾家位於斯德哥爾摩的家庭工廠發生大爆炸,造成5名工人死亡,其中包括諾貝爾的弟弟埃米爾。

炸藥崛起

儘管弟弟死於非命,但是阿爾弗雷德並沒有放棄,依然繼續開發硝酸甘油。諾貝爾發現,只要把硝酸甘油和硅藻土之類的惰性吸收劑混合,就可變成一個延展性更容易處理的物質,加工起來就方便安全多了。1867年,諾貝爾把這種混合配方註冊專利,並命名為「Dynamite」(其意為希臘文的「力量」),即後來的硅藻土炸藥。他本人也因為這一發明而聞名世界。

三段戀情

諾貝爾一直未婚,沒有後代。但他的一生至少有過三段戀愛史。諾貝爾的初戀是在俄羅斯的一個女孩名叫亞歷山德拉(Alexandra),但這個女孩拒絕了諾貝爾的求婚。

為了管理全球業務,他搭乘馬車在各國巡視。一次他到維也納後,以五種語言在報紙上徵求助理。應徵的求職信中,有一封也同樣以五種語言回信,這位應徵者名為貝爾塔•馮•蘇特納。面試後,諾貝爾對蘇特納傾心,但恨不相逢未嫁時,蘇特納已有婚約。1876年,蘇特納成為諾貝爾的秘書,但僅僅過了短暫的時間。她就別嫁他人。雖然蘇特納與諾貝爾相處短暫,但直到諾貝爾1896年逝世,蘇特納仍然對諾貝爾產生著重大的影響,包括讓他決定設立諾貝爾和平獎。蘇特納不斷地推動世界和平,最終於1905年被授予諾貝爾和平獎。

諾貝爾的第三段愛情是一個漂亮的女孩赫思(Sofie Hess)。她遠在維也納。他們互相聯絡長達18年之久,還互致信函,諾貝爾稱她為「諾貝爾的夫人」。他逝世後,為他撰寫傳記的作家葉夫拉諾夫(Evlanoff)把他的信件鎖在設在斯德哥爾摩的諾貝爾學院,並得到了妥善的保管。最近的一次公開露面的時間是1955年。

語言天賦

諾貝爾有著豐富的創造力並有過人的天賦,他有著多國語言的技能。儘管缺乏正式的中等和高等教育,諾貝爾仍然熟練運用六種語言,瑞典語、法語、俄語、英語、 德語和意大利語。他還有文學技能並撰寫詩歌。但一直到諾貝爾垂危的時候,他唯一的一部劇作才得以付印。可惜的是,他的作品被認為是「誹謗滋事、褻瀆神明」,諾貝爾過世後就幾乎全都被銷毀了,只有區區三分得以倖存。

阿爾弗雷德•諾貝爾1896年12月10日中風,死時63歲。諾貝爾身後安葬在斯德哥爾摩的北墓園(Norra begravningsplatsen)。他離世後留下了超過920萬美元的遺產,當時這筆遺產之大是完全無法想像的天文數字。諾貝爾離世後5年諾貝爾獎開始頒發。

和平獎在挪威頒

這是諾貝爾在他受人爭議的1895年所立的遺囑中未加解釋的一項抉擇。

諾貝爾遺囑執行人認為,諾貝爾之所以有這樣的決定,可能是因為他認為挪威國會是裁決和平的最佳殿堂。挪威與瑞典自1814年以來就合併在一起成為聯盟(聯盟與1910年解除),挪威國會一直主張以和平方法解決爭端。與瑞典相比,挪威有著更悠久的和平傳統,挪威國會更具和平精神,有著更民主的憲法,挪威的民主精神較瑞典更為進步,諾貝爾也認同這一事實。

責任編輯:童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