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聖哲孫中山》之三‧覺悟

作者:袁定華
font print 人氣: 552
【字號】    
   標籤: tags:

(編者按)今年11月12日是國父孫中山先生150歲(虛歲)誕辰,大紀元網站從黃花崗雜誌獲得授權,連載《千古聖哲孫中山》,以供讀者瞭解國父的生平事跡。

之三﹕覺悟

孫中山出生在十九世紀中後期,正值滿清王朝走向衰敗的末途,政治一片黑暗,官場腐敗橫流,列強紛紛入侵,華夏大好山河面臨瓜分豆剖之勢,仁人志士無不為國家、民族的前途命運,任責深思的年代。

孫中山天資聰慧,心靈睿智,敏於事而慎于思。在他求學時期,身邊事,周圍事,無不時時引起他的思考。一九一二年孫先生曾憶述:「憶吾幼年,從學村塾,僅識之無。不數年得至檀香山,就傅西校,見其教法之善,遠勝吾鄉。故每課暇,輒與同國同學諸人,相談衷曲,而改良祖國,拯救同群之願,於是乎生。當時所懷,一若必使我國人人皆免苦難,皆享福樂而後快者。

「若夫最大權利者,無如政治。政治之勢力,可為大善,亦能為大惡,吾國人民之艱苦,皆不良之政治為之。若欲救國救人,非鋤去此惡劣政府必不可,而革命思潮遂時時湧現於心中。」(1)

孫先生青少年時代,先後在家鄉、檀香山、香港三地求學。生在家鄉,長在故里,故鄉的一切深刻胸中。檀島、香港先後生活、學習十年,兩地的風土人情,教育方法,人文民俗,社會環境,市政面貌,經濟政治,方方面面之差別,自然而然給孫先生以深刻的影響。與家鄉相比感受更深。先生家居香山縣翠亨村:「香山縣是廣東省郡外戶,位於廣州三角洲的南部;正當西江、北江及東江出海處,是廣東省境水道交通及海運最發達的地方。西北一隅接連內陸,北與番禺、順德二縣為界,西與新會縣為界,東南臨海控珠江口,東與東莞、寶安二縣遙遙相對,南面汪洋,其中島嶼羅列。縣治石鼓鎮居全縣之中,北距廣州佛山(直線距離)約七十公里,距容奇約四十公里;東南距香港約八十公里,西至江門約三十公里,南至澳門約五十公里。

「廣州濱海縣七,而香山獨鬥出海中,勃鬱靈淑之氣,與南澳奇甸爭雄,洵屬沃土奧區也。可見香山縣地理環境的優良。」(2)

香山縣的翠亨村群山環抱,瀕臨南海,與澳門香港遙相對望,風景秀麗,一派靈敏之氣,算得上是山清水秀之地,但與檀島、香港相比,卻令青年時代的孫中山扼腕歎息。

孫先生在檀香山五年,學習了英文、開闊了心胸、增加了知識。假日課餘在市街散步,發現很多翠亨村沒有的新事物。一八八三年夏,奉父命回國時,搭乘小船還未到達故鄉,就有異樣的感觸:河山依舊,人事腐敗日甚。

一八八四年,孫先生到香港中央書院學習。三年後進入香港西醫書院。西醫書院的環境與氣氛,尤其是西醫書院創始人兼生理學教授何啟博士,對孫先生的薰陶及影響更為深刻。何啟不單單是位學者,更是位積極關心國是的社會活動家。當時清廷駐英法公使曾紀澤,曾在倫敦刊行的《亞細亞評論季刊》撰文,鼓吹中國「先睡後醒論」,大言中國已經覺醒。何啟與胡禮恆針對曾紀澤的無的之論,撰文予以反駁。並且以為中國最大病症在政治社會道德衰微與罪惡習氣。何啟鄭重指陳:

「自古及今,自今及往,凡所謂上國名邦,神州帝宅者,其肇基王跡,奠厥宏謨,所恃者無他焉:公平之政令而已。然則公與平者,即國之基址也。

「公者無私之謂也,平者無偏之謂也。公則明,明則以庶民之心為心,則君民無二心矣;平則順,順則以庶民之事為事,則君民無二事矣。措置妥貼,眾志成城,此其所以植萬年有道之基,享百世無疆之業也。

「今者中國政則有私而無公也,令則有偏而無平也。庶民如子,而君上薄之不啻如賤奴也;官吏如虎,而君上縱之不啻如鷹犬也。基已削矣,址已危矣,而欲建層臺、起岑樓,吾不知其可也。

「今侯(指曾紀澤,因其以承襲爵位入士,故人稱曾襲侯——筆者)以海防添築,炮利船堅為中國之醒之據;是猶治荊棘者,僅剪其葉;治毒流者,反築其防而已。以此為醒,無寧其睡!何也?事貴有其可憑,力貴用於實際。……故事空有為之名,而無為之實。

「中國惟有此敝政,故見削於強鄰;惟有此敝政而不修,故積弱而難返。

「夫敝政之流也,其患豈特不能不外禦強敵已哉,即內治亦覺其不可。何則?國之本在於民,而民之身家在於官;官不保民,而民危矣;官反害民,而民愈危矣。

「今之從政者,非理煩也,非治劇也;奔兢而已,趨承而已;今之牧民者非休養也、非生息也,營私而已、受賄而已。如此,則民危,而澆漓刻薄之徒,讒而諂諛之輩,又複從而助虐之搜剔之;則是豺狼噬人也有飽時,而官府之私囊無時可飽也。盜賊之劫人也,猶有法治,而官府之剝民也無法可治也。如此則民愈危。根本浮動,國何可安?

「今夫國之所以自立者,非君之能自立也,民立之也;國之所以能興者,非君能自興也,民興之也。然則為君者其職在於保民,使民為之立國也;其事在於利民,使民為之興國也。」(3)(按﹕何啟之論,猶針對今日而言;而今日中共腐爛暴虐統治之現狀,則為晚清滿族貴族統治所望洋興嘆。)

何啟對於國是的真知灼見,對正在求學的孫中山,如何思考社會問題,如何思考國家大事,自然產生極大的啟發與鼓舞。

孫先生在香港讀書期間,經常奔走於香港、香山之間。自然而然會對香山、香港兩地的感受進行比較。香山、香港隔海相望,相距不過五十英里。香港原是一個荒島漁村,一八四二年,根據中英《南京條約》,割讓給英國,英人僅用半個世紀的時間,竟將一個荒島漁村建設成為秩序整齊、建築閎美 的「東方明珠」,國際金融都會。而香山卻是面貌依舊。即是號稱具有上下五千年文明史的整個中國,又是怎樣呢?在滿清異族王朝的統治下,政治黑暗、經濟落 後、不思改革、故步自封、盜賊四起、民不聊生。事情為甚麼會是這樣呢?歷史在發展,社會在前進,為甚麼英國人能踏著歷史步伐的節律快速前進,而中華大地卻在昏昏沉睡?而四萬萬華夏子孫都麻木不仁?

在赴香港學醫之前,孫先生一度曾有投身海軍的想法,因為這是禦侮圖強的直接而實際的途徑。後因一八八四年八月中法馬尾海戰慘敗,而使孫先生想投身海軍的報國壯志無法實現。中國人費時七年建成的福州馬尾造船廠和十餘艘兵船,竟被法國海軍在七分鐘內轟毀破壞。之後,又甲午戰敗,北洋水師損失殆盡,轟轟烈烈的洋務運動,十年成之不足,一旦毀之有餘。外國人的強橫,中國滿清政府的衰弱不振,更使孫先生痛心。

為了尋找中國落後衰弱的原因,孫先生在香港利用課餘之時,由市政研究進而為政治研究。孫先生說:「研究結果,知香港政府官員皆潔己奉公,貪贓納賄之事絕無僅有,此與中國情形正相反。蓋中國官員以貪贓納賄為常事,而潔己奉公為變例也。我至是乃思向高級官員一試,殆試諸省政府,知其腐敗尤甚於官僚。最後至北京,則見滿清政治下之齷齪,更百倍於廣州,於是覺悟鄉村政治乃中國政治中之最清潔者,愈高則最齷齪。」(4)

孫中山是一位胸懷天下的智者,他於求學時代,時時都在關注著社會民生。當他看到中國人民遭到四種巨大的長久的苦難:饑荒、水患、疫病、生命和財產的毫無保障時,使他對於滿清政府種種罪惡的認識更加深刻:「 這些罪惡的來源是貪污,而這種貪污又是根深蒂固遍及於全國的,所以除非在行政體系中造成一個根本的改變,局部的和逐步的改革都是無望的。在現在的統治下, 任何一個要想誠實的官吏,都不得不跟著那些不誠實的人的足印走,不然就得完全脫離官場的生活退休下來。他必須接受賄賂,才能支付他上級對他索取的賄賂,而 且必然要縱容兩種貪污:在他的下屬們中間的,以及比他的職位或官階更高的那些人中間的。」)(5)(按﹕猶如直語今日之馬列中國。)孫先生面對中外政治、社會的天壤之別,開始思考:歐美諸國在確立文明社會制度之前,會是甚麼樣子呢?先生在香港大學演說時說:「又聞諸長老,英國及歐洲之良政治,並非固有者,乃人經營而改變之耳。從前英國政治亦複腐敗惡劣,顧英人愛自由,僉曰:「吾人不復能忍耐此等事,必有一更張之」。有志竟成,卒達目的。我因此遂作一想曰:「曷為吾人不能改革中國之惡政治也?」

「中國對於世界他處之良好事物皆可模仿,而最要之先著,厥為改變政府。現社會中最有力之物,即為一組織良好之政府,中國則並無良政府。數百年來只有敗壞一切之惡政府。我因此於大學畢業之後,即決計拋棄其醫人生涯,而從事於醫國事業。」(6)

孫中山救國救民的志向,首先選擇的是改造、改良之法。這一思想集中體現在兩次「上書」中。

一八九○年,孫先生假期回鄉,適逢自美國歸來的鄭藻如在家養病。鄭藻如,香山濠頭鄉人,曾任津海關道,為人廉幹沉毅、德器深厚、識略閎通;前在上海機器局十餘年,與洋人交涉日久,深明機要,熟悉情形。-故奉命為出使美、日、秘三國大臣,辦理外交事務,成績卓著,深受鄉里父老尊重。孫先生就如何興農桑之利、驅鴉片之害、興學育人致書鄭藻如:「竊維立身當推己及人,行道貴由近而致遠。某留心經濟之學十有餘年矣,遠至歐洲時局之變遷,上至歷朝制度之沿革,大則兩間之天道人事,小則泰西之格致語言,多有旁及。方今國家風氣大開,此材當不淪落。某之翹首以期用世者非一日矣,每欲上書總署,以陳時勢之得失。第以所學雖有師承,而見聞半資典籍;運籌縱悉於胸中,而決策未嚐施諸實事:則坐而言者,未必可起而行。此其力學十餘年,而猶躊躇審慎,未敢遽求知於當道者,恐躬之不殆也。

「某今年二十有四矣,生而貧,既不能學八股以博科名,又無力納粟以登仕版,而得之於賦畀者;又不敢自棄於盛世。今欲以平時所學,小以試之一邑,以驗其無謬,然後仿賈生〔山〕之《至言》、杜牧之《罪言》,而別為孫某《策略》,質之當世,未為遲也。伏以台駕為一邑物望所歸,聞於鄉間,無善不舉,興蠶桑之利,除鴉片之害,俱著成效。倘從此推而廣之,直可風行天下,利百世,豈惟一鄉一邑之沾其利而已哉?!

「嗚呼!今天下農桑之不振,鴉片之危害,亦已甚矣!遠者無論矣,試觀吾邑東南一帶之山,禿然不毛,本可植果以收利,蓄木以為薪,而無人興之。農民只知斬伐,而不知種植,此安得其不勝用耶?蠶桑則向無聞焉,詢之老農,每謂土地薄,間見園中偶植一桑,未嚐不滂勃而生,想亦無人為之倡者,而遂因之不廣耳。不然地之生物豈有異哉?縱無彼土之盛,亦可以人事培之。道在鼓勵農民,如泰西興農之會,為之先導。此實事之欲試者一。

「 古者聖人為民驅其蟲蛇禽獸而處之中土,而民得安熙於無事。今夫鴉片,物非蟲蛇,而為禍尤烈,舉天下皆被其災,此而不除,民奚以生?然議焚議辟,既無補於時艱;言禁言種,亦何益於國計。事機一錯,貽禍無窮,未嚐不咎當時主持之失計也。今英都人士倡禁鴉片貿易於中國,時賢興敵煙會於內,印度教士又有遏種、遏賣、遏吸,具有其人,想煙害之滅當不越於斯時矣。然而懦夫劣士,慣戀煙霞,雖禁令已申,猶不能一時折槍碎鬥。此吾邑立會以勸戒,設局以助戒,當不容緩;推貴鄉已獲之效 ,仿滬上戒煙之規。此實事之欲試者二。

「遠觀歷代,橫覽九洲,人才之盛衰,風俗之淳靡,實關教化。教之有道,則人才濟濟,風俗丕丕,而國以強;否則反此。嗚呼!今天下之失教亦已久矣, 古之庠序無聞焉,綜人數而核之,不識丁者十有七八,婦女識字者百中無一。此人才安得不乏,風俗安得不頹,國家安得不弱?此所謂棄天生之材而自安於弱,雖多置鐵甲、廣購軍裝,亦莫能強也!必也多設學校,使天下無不學之人,無不學之地也。則智者不致失學而嬉;而愚者亦賴學以知理,不致流於頹悍;婦孺亦皆曉詩書。如是,則人才安得不盛,風俗安得不良,國家安得不強哉!然則學校之設,遍周於一國則不易,而舉之於一邑亦無難。先立一興學之會,以總理其事。每戶百家,設男女蒙館各一所,其費隨地籌之,不給則總會捐助。又於邑城設大學館一所,選蒙館聰穎子弟入之,其費通邑合籌。以吾富庶之眾,籌此二款,當無難事。此實事之欲試者三。

「之斯三者,有關於天下國家甚大,倘能舉而行之,必有他邑起而效者。將見一倡百和,利以此興,害以此除,而人才亦以此輩出,未始非吾邑之大幸,而吾國之大幸也。某甚望於台駕有以提倡之,台駕其有意乎?」(7)

孫先生懷抱救國救民的壯志宏圖,這是第一次見諸於文字。瀟灑千餘言,無不針對時弊而發。充分顯露出孫先生在西方文化教育的環境中,接受科學方法的訓練已見成效。他首先是「觀察」社會,列出弊端,綜合而提出問題:農桑不振、鴉片為害、文盲遍地。如此現狀,若不改變,民何以富?國何以強?然後用心「研究」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方法擬出須要經過「實驗」,才可知效力如何。因而上書鄭藻如,企望他起而提倡先在香山縣實驗。孫先生認為:書中所列種種弊害,不僅是香山縣一地特有,而是全中國各地普遍存在的現象。因此他明確提出:「之斯三者,有關於天下國家甚大,倘能舉而行之,必有他邑起而效者。將見一倡百和,利以此興,害以此除,而人才亦以此輩出,未始非吾邑之大幸,而吾國之大幸也。」

中華民族以農業立國,後稷教民稼穡,嫘祖授民蠶桑,因此,數千年來炎黃子孫一直視農桑為興國之本。粟米布帛,生於地、長於時、聚於力,非可一日而成。然一日弗得,則饑寒至,世人概莫能外。孫先生對此極為重視,面對中國農業粗放落後的耕作狀況,先生極力主張學習泰西新法,振興農桑,以實倉廩。因此於上鄭藻如書後,又特撰《農功》一文提醒國人注意。他鄭重指出:「古之言曰:上農夫食九人,其次食七人,最下食五人。同此土田,同此樹藝,而收穫之多寡迥乎不同者,農功之勤惰為之也。故水潦出於天,肥磽判於地,而人力之所至,實足以補天地之缺陷,而使之平。……反磽確為沃壤,化瘠土為良田,地利之關乎人力,概可知矣。

「且地之肥瘠,何常之有?萬里中原,溝渠湮廢,粟麥而外,物產無多,地之肥者變而瘠矣。……三古農書不可考已,今所傳者,如《齊民要術》、《農桑輯要》、《農政全書》,亦多精要。大抵文人學士博覽所資,而犁雲鋤雨之儔,何能家喻而戶曉?況勞農勸相,虛有其文,補助巡遊,今無其事,民亦因循簡陋,聊畢此生。蓋官民之相去遠矣。

「泰西農政,皆設農部,總攬大綱。各省設農藝博覽會一所,集各省之物產,考農時與化學諸家,詳察地利,各隨土性,分種所宜。每歲收成,自百谷而外,花木果蔬,以至牛羊畜牧,胥入會,考察優劣。……事事講求不遺餘力,先考土性原質,此辨物產所宜,徐及澆溉糞壅諸法,務欲各盡地利,各極人工。所以物產贏餘,昔獲其一,今且倍蓰十百而未已也。

「……其尤妙者,農部有專官,農功有專學,朝得一法,暮已遍行於民間;何國有良規,則互相彷效,必底於成而後已。

「稽古帝王之設地官司徒之職,實兼教養。孔子策衛,曰富之教之。其時為邑宰者,蠶績蟹筐,著有成效。近世鮮有留心農事者。惟泰西尚有古風,為民上者,見我所無之物,或有其物而美不如人,必窮究其所以然,故傚法於人,蘄勝於人。

「我國似宜專派戶部侍郎一員,綜理農事,參仿西法,以復古初。……蓋天生民而立君,朝廷設官,以為民也。今之悍然民上者,其視民之來去生死,如秦人視越人之肥瘠然,何怪天下流亡滿目,盜賊載途也,以農為經,以商為緯,本末備具,鉅細畢賅,是即強兵富國之先聲,治國平天下之樞紐也。日鰓鰓然憂貧患寡,奚為哉?

「……務使野無曠土,農不失時,則出入有節,種造有法,何患乎我國之財不恆足矣。」

由《農功》一文我們不難看出,在孫先生的思想中已經形成,凡事既要繼承中華民族古代的優良傳統,更要學習西洋的先進思想及科學新法,以求實現我國自古以來的重農政策以及孔子所提倡的「足食」立國利民願望。孫先生認為,古代帝王尚知設地官、司徒之職,兼教、養於一身,關心農桑。而近世的政府卻對農桑漠不關心。人家泰西諸國尚有古風,能確實做到,「為民上者,見我所無之物,或有其物而美不如人,必窮究其所以然,故傚法於人,蘄勝於人。」這是非常值得我們學習的。孫先生強調:「蓋天生民而立君,朝廷設官,以為民也。今之悍然民上者,其視民之來去生死,如秦人視越人之肥瘠然,何怪天下流亡滿目,盜賊載途也,以農為經,以商為緯,本末備具,鉅細畢賅,是即強兵富國之先聲,治國平天下之樞紐也。日鰓鰓然憂貧患寡,奚為哉?」對於當時各級官吏完全不顧農桑事業的種種積弊指斥不遺餘力,言詞激切,公開流布,可說是兩年以後創立農學會以掩護革命行動的先聲。

農業文明,是人類史上最為古老的傳統文明,一端鏈結著遼闊無垠的大自然,一端鏈結著樸素原始的人心、人性及人生。她是隨後而生的各類物質文明的先導與基礎。倉廩實而知禮儀,衣食足而知榮辱。這大概正是孫先生的基本著眼點。如果說上述文獻只是從局部的角度提出問題,以求解決,極力主張振興農桑,繁榮經濟的話,那麼上李鴻章書則充分體現出了孫先生治國安邦的雄才大略。

「幼嘗遊學外洋,於泰西之語言文字,政治禮俗,與夫天算地輿之學,格物化學之理,皆略有所窺;而尤留心於其富國強兵之道,化民成俗之規;至於時局變遷之故,睦鄰交際之宜,輒能洞其閫奧。 」這是孫先生在上書中所做的自我介紹,從這一介紹我們可以看出,這時的孫中山,不僅僅只是一位深愛中華民族的熱血青年,更是一位飽讀當代科學書籍、洞悉中外政治禮俗、富國強兵之道、睦鄰交際之宜的有識之士。面對滿清王朝江河日下、無力回天的衰敗頹勢,針對當時洋務運動的盲目性,孫先生開出了第一張處方:

「竊嘗深維歐洲富強之本,不盡在於船堅炮利,壘固兵強,而在於人能盡其才,地能盡其利,物能盡其用,貨能暢其流——此四事者,富強之大經,治國之大本也。我國家欲恢擴宏圖,勤求遠略,仿行西法,以籌自強,而不急於此四者,徒惟船堅炮利之是務,是捨本而圖末也」。
對於富強之大經,治國之大本,孫先生解釋說:「所謂人能盡其才者,在教養有道,鼓勵有方,任使得法也。

「夫人不能生而知,必待學而後知,人不能皆好學,必待教而後學,故作之君,作之師,所以教養之也。自古教養之道,莫備於中華;惜日久廢弛,庠序亦僅存其名而已。泰西諸邦崛起近世,深得三代之遺風,庠序學校遍佈國中,人無貴賤皆備於學。凡天地萬物之理,人生日用之事,皆列於學之中,使通國之人童而習之,各就性質之所近而肆力焉。……質有愚智,非學無以別其才,才有全偏,非學無以成其用,有學校以陶冶之,則智者進焉,愚者止焉,偏才者專焉,全才者普焉。蓋賢才之生,或千百里而見一,或千萬人而有一,若非隨地隨人而施教之,則賢才亦以無學而自廢,以至於凐沒而不彰。泰西人才之眾多者,有此教養之道也。

「且人之才志不一,其上焉者,有不徒苟生於世之心,則雖處布衣而以天下為己任,此其人必能發奮為雄,卓異自立,無待乎勉勗也,所謂「豪傑之士不待文王而後生也」。 至中焉者,端賴乎鼓勵以方,故泰西之士,雖一才一藝之微,而國家必寵以科名,是故人能自奮,士不虛生。

「今使人於所習非所用,所用非所長,則雖智者無以稱其職,而巧者易以飾其非。如此用人,必致野有遺賢,朝多倖進。泰西治國之規,大有唐虞之用意。其用人也,務取所長而久其職。故為文官者,其途必由仕學院,為武官者,其途必由武學堂,若其他,文學淵博者為士師,農學熟悉者為農長,工程達練者為監工,商情諳習者為商董,皆就少年所學而任其職。總之,凡學堂課此一業,則國家有此一官,幼而學者即壯之所行,其學而優者則能仕。且恆守一途,有陞遷而無更調。夫久任則閱歷深,習慣則智巧出,加之厚其養廉,永其俸祿,則無瞻顧之心,而能專一其志。此泰西之官無苟且、吏盡勤勞者,有此任使之法也。

「故教養有道,則天無枉生之才;鼓勵以方,則野無抑鬱之士;任使得法,則朝無倖進之徒。斯三者不失其序,則人能盡其才矣;人既盡其才,則百事俱舉;百事舉矣,則富強不足謀也。秉國鈞者,蓋於留此意哉!

「所謂地能盡其利者,在農政有官,農務有學,耕耨有器也。

「夫地利者,生民之命脈。自後稷教民稼穡,我中國之農政古有專官。乃後世之為民牧者,以為三代以上民間養生之事未備,故能生民能養民者為善政;三代以下民間養生之事已備,故聽民自生自養而不再擾之便為善政——此中國今日農政之所以日就廢弛也。農民只知恆守古法,不思變通,墾荒不力,水利不修,遂致勞多而獲少,民食日艱。……所謂地有遺利,民有餘力,生谷之土未盡墾,山澤之利未盡出也,如此而欲致富不亦難乎!泰西國家深明致富之大源,在於無遺地利,無失農時,故特設專官經略其事,凡有利於農田者無不興,有害於農田者無不除。如印度之恆河,美國之密士,其昔氾濫之患亦不亞於黃河,而卒能平治之者,人事未始不可以補天工也。有國家者,可不急設農官以勸其民哉!

「農官既設,農學既興,則非有巧機無以節其勞,非有靈器無以速其事,此農器宜講求也。……機器之於農,其用亦大矣哉。故泰西創器之家,日竭靈思,孜孜不已,則異日農器之精,當又有過於此時者矣。我中國宜購其器而仿製之。

「故農政有官則百姓勤,農務有學則樹畜精,耕耨有器則人力省,此三者,我國所當仿行以收其地利者也。

「所謂物能盡其用者,在窮理日精,機器日巧,不作無益以害有益也。

「泰西之儒以格致為生民根本之務,捨此則無以興物利民,由是孜孜然日以窮理致用為事。

「機器巧,則百藝興,製作盛,上而軍國需要,下而民生日用,皆能日就精良而省財力,故作人力所不作之工,成人事所不成之物。……我中國地大物博,無所不具,倘能推廣機器之用,則開礦治河,易收成效,紡紗織布,有以裕民。

「夫物也者,有天生之物,有地產之物,有人成之物。天生之物如光、熱、電者,各國之所共,在窮理之淺深以為取用之多少。地產者如五金、百谷,各國所自有,在能善取而善用之也。人成之物,則繫於機器之靈笨與人力之勤惰。故窮理日精則物用呈,機器日巧則成物多,不作無益則物力節,是亦開財源節財流之一大端也。

「所謂貨能暢其流者,在關卡之無阻難,保商之有善法,多輪船鐵道之載運也。

「夫百貨者,成之農工而運於商旅,以此地之贏餘濟彼方之不足,其功亦不亞於生物成物也。故泰西各國體恤商情,只抽海口之稅,只設入國之關,貨之為民生日用所不急者重其稅,貨之為民生日用所必需者輕其斂。入口抽稅之外,則全國運行,無所阻滯,無再納之征,無再過之卡。此其百貨暢流,商賈雲集,財源日裕,國勢日強也。中國則不然。過省有關,越境有卡,海口完納,又有補抽,處處斂征,節節阻滯。……如此而欲百貨暢流也,豈不難乎?夫販運者亦百姓生財之一大道也,百姓足,君孰與不足;百姓不足,君孰與足? ……謀富強者,宜急為留意於斯,則天下幸甚!

「是故商者,亦一國富強之所關也。我中國自與西人互市以來,利權皆為所奪者,其故何哉?以彼能保商,我不能保商,而反剝損遏抑之也。商不見保則貨物不流,貨物不流則財源不聚,是雖地大物博,無益也。以其以天生之材為廢材,人成之物為廢物,則更何貴於多也。數百年前,美洲之地猶今日之地,何以今富而昔貧?是貴有商焉為之經營,為之轉運也;商之能轉運者,有國家為之維持保護也。謀富強者,可不急於保商哉!

「夫人能盡其才則百事興,地能盡其利則民食足,物能盡其用則材力豐,貨能暢其流則財源裕。故曰:此四者富強之大經,治國之大本也。四者既得,然後修我政理,巨集我規模,治我軍實,保我藩邦,歐洲豈能匹哉!

「顧我中國倣傚西法,於今已三十餘年。……而猶不能與歐洲頡頏者,其故何哉?以不能舉此四大綱,而舉國並行之也。……夫天下之事不患不能行,而患無行之人。方今中國之不振,固患於能行之人少,而尤患於不知之人多。夫能行之人少,尚可借才異國,以代為之行,不知之人多,則雖有人能代行,而不知之輩,必竭力以阻撓。此昔日國家每舉一事,非格於成例,輒阻於群議者,此中國之極大病源也。」

孫先生上書李鴻章,是力圖救國之舉,是孫先生從醫人走向醫國 的開端。細讀此書明顯的感受是:當時的孫中山先生,尚只是想能在中華帝國原有的框架之下,進行一番大型的改造與改良,以求幾十年來轟轟烈烈的洋務運動收到實效。使古老的中華民族從此興旺發達、經濟繁榮、民富國強,逐步走向政治文明的坦途。然而,這振聾發聵的富強治國弘論,在滿清末世王朝的政治生涯裏,竟未激起些微的波瀾。可見其政治腐敗、社會黑暗已達到了極點,只不過一具政治殭屍而已! 「琴瑟不調,甚者必解而更張之,乃可鼓也;為政而不行,甚者必變而更化之,乃可理也。當更張而不更張,雖有良工不能善調也;當更化而不更化,雖有大賢不能善治也」。(8)為從根本上更化國體,實現政治文明、富強治國、拯救華夏同胞於水火的遠大志向,於是,孫先生走上了職業革命家的道路。

大夢誰先覺,唯有我自知。
草堂春睡足,窗外日遲遲。

這是羅貫中為諸葛武侯登上政治舞臺時設計的定場詩。的確,武鄉侯一代人傑,被後人視為智慧的化身,輔佐劉備,一生謹慎,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然而,若用現代的視角作一思考,則會令人感到無限的惋惜與遺憾。因為諸葛先生的聰明才智,只不過是用在一家一姓的事業之上,以皇叔為正統,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以求「興復漢室」 的「家天下」而已。因此他七擒孟獲也好,六出祁山也罷,也不過是全能動用西蜀人力物力與財力,為漢劉爭奪江山的廝殺,於蒼生何益?然而,我們不能脫離歷史的具體時空去談論歷史人物,更不能因歷史的局限而苛求與諸葛武侯,只不過思想至此,隨口一說罷了。武鄉侯其人品才幹,仍然是我們始終敬仰的先賢智者。

每個人在其社會活動中,必須具備三項最基本的判別能力:即判別真、假的能力,判別是、非的能力,判別善、惡的能力。否則,將無以立身處世。然而,天下事 (勢)看清難,看透更難。中華民族進入十九世紀,能看清、看透天下大事(勢)者,唯孫逸仙先生一人而已。孫先生看透了中華民族優良傳統的本質;看透了浩浩蕩蕩世界潮流的本質;看透了共和政體的本質;看透了滿清王朝政治黑暗、吏治腐敗的本質;看透了達爾文生物進化論的本質;看透了馬克思共產主義理論的本質, 因此,孫中山先生是中華民族最先覺醒,最先覺悟的智者,堪稱近代先知先覺第一人。孫中山面對世界文明日益增進的潮流,遂「自進為革命的先驅」(孫先生語),成為中華民族民主革命的領袖。孫中山先生本先知覺後知,先覺覺後覺的一貫主張,在推動民主革命的同時,又努力推行中華民族對於科學、民主、共和、憲政、自由、平等、博愛的偉大啟蒙運動,以企喚醒民眾,開啟民智,恢復中華,建立民國。革命與啟蒙,本是一對孿生兄弟,革命的宣傳,即啟蒙的開端。華夏神州,國有古訓,君子群而不黨。 中華民國要跨入政治文明的世界行列,必須實行「政黨政治」。廣大民眾即為政黨政治的蒙童;老百姓,又叫黔首,又叫黎民,四千餘年來,一直是歷代帝制王朝的 奴隸,中華民國則奉他們為主人,是政權的掌握者,即要百姓、黔首、黎民來做「皇帝」,廣大民眾即為「做皇帝」的蒙童;家天下時代,蕭何律也好,大明律也罷,名曰國法,實則家法,劉、朱兩家之家法而已。中華民國制定《臨時約法》,進而再製訂《憲法》,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國法。廣大民眾即為國法的蒙童。凡此種種,皆須啟蒙。中華民族的啟蒙運動,首先由孫中山先生提出、發動、推行,目的在於提高民眾素質,培育文明國民,創立五權憲法,實現三民主義。

「中國人受專制之禍二千餘年,受韃虜之禍二百餘年,人心幾死,是猶醉夢者雖飢渴亦不知飲食也,不有喚起之,則醉夢者必長此終古矣!今幸有主張革命者出而喚起同胞,使之甦醒,而造成革命之時勢;將見醒者愈多,則革命者愈眾。」(9)孫先生的一生雖不曾把啟蒙二字作為專題仔細陳述,但他曾概括地說道:「不論我將成為全中國名義上的元首,還是與別人或那個袁世凱合作,對我都無關緊要。我已做成了我的工作,啟蒙和進步的浪潮業已成為不可阻擋的。」(10)孫先生的革命事業、訓政舉措、自治方策、建國方略,則都是在以開啟民智為基礎而進行,在中國的近、現代史上,中山先生領導的革命事業與他推動的啟蒙運動相終始。此後被某些政治力量所吹捧的,所謂教授、學者、政客者流的所謂啟蒙,無一不是步孫先生的後塵者。

孫中山先生發動的啟蒙運動,旨在喚醒民眾,開啟民智,恢復中華,建立民國,訓導民眾走向政治文明的正道。而後者的所謂啟蒙,則只是為了某一集團的私利,不過是假借啟蒙之名而誘導民眾步入歧途。隨著歷史的驗證,時光的洗滌,世人不難看出,前後兩者政治道德及修養操守之優劣,誠可謂天壤之別!

註:
(1)《孫中山全集》第二卷「在廣州嶺南學堂的演說」(中華書局2006年11月第2版)。
(2)吳相湘著《孫逸仙先生傳》第一編 第一章。
(3)吳相湘著《孫逸仙先生傳》第一編 第三章。
(4)(6)《孫中山全集》第七卷「在香港大學的演說」(中華書局2006年11月第2版)。
(5)《孫中山全集》第一卷「中國的現狀與未來」(中華書局2006年11月第2版)。
(7)《孫中山全集》第一卷「致鄧藻如書」(中華書局2006年11月第2版)。
(8)《董仲舒集》「天人三策」(學苑出版社2003年7月北京第一版)
(9)《孫中山全集》第一卷「平實開口便錯」(中華書局2006年11月第2版)。
(10)《孫中山全集》第一卷「我的回憶」(中華書局2006年11月第2版)。

——轉載自《黃花崗雜誌》第三十一期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緬甸大選的結果揭曉了,昂山素季領導的全國民主聯盟獲得了70%的選票,贏得了執政的機會,緬甸執政黨和軍隊聲稱無條件服從人民的選擇,即使是輸也要毫無保留地接受大選結果。高達80%的具有投票權的緬甸人參加了這次選舉,1990年昂山素季領導的政黨曾經獲得過大選的勝利,但被軍政府推翻了結果。時隔十五年後,緬甸人民依然熱情高漲,還是把手中珍貴的選票投給昂山素季,其中不乏一些吃軍政府的飯,砸手中飯碗的人。
  • 11月12日是中華民國國父孫中山150歲誕辰,總統馬英九上午在總統府主持2015年中樞紀念國父誕辰暨慶祝中華文化復興節大會。此外,著名歷史學家辛灝年日前出版新書《中國命運與臺灣前途》,書中有一篇「孫中山與共產黨的三個分野」,他表示,孫中山創建的是要「走向共和」的進步中國,但共產黨卻創立了一個「復辟專制」的倒退中國。
  • 這個戴著耳釘,臉上長著青春痘的年輕女孩和昂山素季、吳登盛一起登上了(Facebook)的頭條。她雙手緊扣,眼裡飽含著晶瑩的淚水,她的喜悅讓這個世界為之歡呼,她只是緬甸千千萬萬普通的選民,她們用手中的選票,來改寫緬甸的歷史,她們用手中的選票,來告訴世界,她們是這個國家今天和未來的主人。
  • 菲律賓僑界今晚在馬尼拉慶祝國父孫中山先生150週年冥誕紀念暨中國國民黨建黨121週年慶祝大會,數百僑胞出席,場面熱烈。
  • 兒時,在一本《共和國國文》的小學課本中,讀到一篇「放紙鷂」的課文,講的是一個放風箏的故事:春季天氣晴朗,孫中山和幾個小朋友一起放風箏,風箏升上天空,大家都想拉住風箏走,爭來爭去,爭持不下。一個年齡稍大一些的小朋友,把風箏搶在手中,自己拉著放,不願讓與別人。孫中山說:風箏是大家的,應該大家 輪流拉住放,只是你一個人拉住放,「不公平」。
  • 11月12日是中華民國的締造者孫中山先生誕辰紀念日,羅省中華會館、經文處處長夏季昌及同仁、新僑及社團代表在羅省國父銅像前行禮致敬。
  • 加拿大安省中華總會館於11月12日舉行「國父孫中山先生150周年冥誕紀念大會」,以紀念孫中山先生對中華民族所做出的貢獻。
  • 2015年11月7日,大陸元首習近平和臺灣總統馬英九終於握手言和。習先生說大陸和臺灣是打斷了骨頭還連著筋的兄弟,馬總統稱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臺灣和大陸都屬於這個中國。一次簡單的會晤、一個兄弟般的握手,給華人世界帶來了一個新的時代。
  • 為紀念中華民國國父孫中山先生誕辰149週年,紐約中華公所11月12日舉行紀念活動,數十位僑界代表到中華公所中山大禮堂,一一向孫中山銅像獻花。紐約中華公所主席伍銳賢,臺山寧陽會館、美東聯成公所、安良工商總會、協勝公會、中華總商會、洪門致公堂、國民黨美東支部等僑團代表,以及臺北駐紐約經文處副處長陳豐裕、華僑文教中心主任王映陽等人,集體向孫中山像行三鞠躬禮,以示敬意和追念。
  • 11月12日(週四),舊金山灣區華人在華埠國父紀念館,舉行了國父孫中山先生149周年誕辰及臺灣光復70周年紀念大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