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媽媽做了孩子的學生後

周慧心
font print 人氣: 32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2015年01月08日訊】(大紀元記者周慧心綜合報導)研究表明:孩子可以學到所讀的10%、聽到的20%、看到的30%……但是,他們通過教授別人的方式學到的東西則多達95%。家長們是否發現,當你們居高臨下地教導孩子讀書時,孩子總是坐不住,聽不進去?有沒有想過換個位置,讓孩子當老師,家長當學生?

專家認為,家長不妨把孩子當成一個小老師,和孩子一起學習。學習中,家長要學會請教孩子,讓孩子仔細解釋。家長是否真誠,孩子能很敏銳地感覺到。家長努力,孩子也會跟著努力。

把孩子當成家長的小老師,無形中就建立了孩子的自信,家長願意和孩子一起學習,也就增加了孩子學習英語的興趣。當然,這樣做也非常有助於親子溝通。

10歲的志賢在學校裡功課平平,最不喜歡上英語課。媽媽為了給他補習英語,把自己所有的空餘時間拿出來,檢查志賢的作業,給他一遍一遍講解。每天下班後還要當「老師」,真是疲憊,可是,他的表現,要麼是吊兒郎當,要麼是一知半解,收效甚微。

一天,媽媽剛見完一個客戶非常疲憊,躺在沙發上不想動,於是對志賢說:「媽媽今天太累了,要不,你來給媽媽講講吧。」

志賢一開始並不自信,不知道說甚麼好,在媽媽的鼓勵下,卻越來越興奮,他熱情十足地開始講解,單詞的用法、句子的時態等,他會在某一個地方重複幾次,他說:「這裡很容易錯,我當時就是錯了幾次,老師幫我糾正過來的。」有時他講著講著,還會突然興奮地說:「哦,原來還可以這樣!」

媽媽時常裝作聽不懂,不停地提問來引導他做更多的思考,最後媽媽高興地說:「哦,原來是這樣,如果不是你,我還真沒想到!謝謝你啦,老師。」他的自信心和驕傲感迅速爆棚。

嚐到了甜頭,母子倆便每天20分鐘玩「孩子當老師」的遊戲。這確實收效不錯。孩子漸漸對英語課感興趣了,為了回家教媽媽,他在課堂上非常認真地聽老師講。成績也大有進步。

這種方法不僅僅讓孩子鞏固和學習新的知識,還是個很好的親子活動。當老師那一刻,孩子非常快樂。慢慢地,孩子把學習當成一件好玩的事,有了主動學習的動力,好的成績又讓孩子更有成就感,更有自信,這就形成一個良性循環。**

責任編輯:李熙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幾天哄睡了兩小一大之後,爬起來丟了衣服進洗衣機,開了網頁準備整理照片,忍不住又上FB逛逛,看到了一份應徵工作的訊息,點進去看看工作地點離林口不遠,職務內容又和我前一份工作相近。
  • 《資治通鑒》中記載這樣一個故事,春秋末年西元前403年,韓國邀請魏國出兵,協助攻打趙國,魏文侯謝絕說:「我與趙國既是兄弟之邦,又有互不侵犯之約,不敢從命。」韓國的使者怒氣衝衝的離去了。
  • 語云:「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詩言志,是詩人作詩的總目的,表達詩人的志向、理想和抱負等。
  • 犯了錯與其只是內疚,還不如下定決心改過,就能得到好的結果......
  • 「怎麼可能!無論是賞罰,我一向都公平的對待每個孩子!」當常來教室的妻子告訴我帶班不公平時,我激動的回答......
  • 一位有兩個孫子的奶奶,夾在兒子和媳婦的不合當中,說起其中源由當然是兒子不對,怎麼說呢......
  • 這個1歲的小寶寶生下來時還不如一袋糖重,不如爸爸的手掌大。一年前,他的媽媽在懷孕僅25週時便生下他,當時寶寶體重僅1磅6盎司(約合623克)。醫生們都認為,孩子雖然活著生下來,但可能活不長。然而,小寶寶竟頑強地活了下來,並迎來了自己的1歲生日。
  • 美國佛州一位母親說,作為家長,她的職責就是做孩子的「啦啦隊長」,並拒絕成為他們的朋友或「直升機父母」,否則你將培養不出有韌性的孩子。
  • 漫無目的的育兒,是一件非常慌亂的事。有了孩子後的每一天,我們都要面對許多抉擇:替孩子準備什麼食物?找什麼學校?玩什麼運動?如果父母心無定性,總是猶豫不決或朝令夕改,家庭就會陷入各種混亂。
  • 絨毛玩具
    六歲之前還是處於自我為中心的時期,沒有所謂的「他我概念」,如果這時強迫孩子分享,其實是搶劫的行為,要讓孩子懂得「分享」,應該先滿足孩子的占有欲,然後藉由模仿、身教、品格教育,逐漸成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