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新聞

尼克村加租13% 華人:太不公平

業主管理開支缺口欲轉嫁住戶 加租公聽住戶表示反對

【大紀元2014年09月23日訊】(大紀元記者蔡溶紐約報導)有眾多華人住戶的曼哈頓下東城尼克村(Knickerbocker Village) 政府樓加租在即,紐約州房屋局(DHCR)22日晚在華埠第一小學舉辦公聽會,就尼克村管理辦公室提出對住戶兩年加租13%的方案徵求住戶意見,數百住戶參加 了公聽會,抗議管理辦公室將運營成本超支的缺口轉嫁給他們來承擔。

  

尼克村管理辦公室提出,2014 年加租6.53% ;2015年加租6.13%。參加公聽會的大部分為華人,許多人在現場舉著自製標語,上寫:「增加13%租金實在太不公平!」

  

郭姓住戶在尼克村已經住了38年,他說1977年入住的時候,一房一廳月租金253元,現在已經漲到890元, 上漲13%後,月租金將超過1000美元。他接受兩年加租6%(一年3%),而不是13%。

  

華人住客Ivan Chu 帶著襁褓中的孩子參加公聽會。她說,10年間工資都沒有上漲,而房租不斷上漲,這對於家中有老人和小孩的家庭,是很大的負擔。這棟樓大多數是中下收入的居民,租金持續上漲讓人難以安寢。

空置房2/3

另一名韓姓住戶說,以前尼克村有登報,讓人申請這裡空置出來的公寓,「但最近好幾年都沒有這樣做了。樓群中有不少空置房,為何不租出去?無形中開銷大,都讓剩下的住戶承擔。」

  

尼克村原來的居民委員會三個多月前解散,此後基廷女士(Mary Keating)被居民們推選為尼克村臨時居民委員會的會長。基廷說,管理處資金管理不善造成虧損,應該由房東承擔責任,而不是租戶。她說,尼克村(由紐約州補貼房租的Mitchell-Lama住房)的基礎設施需要重建,現在有2/3的公寓已被業主空置多年,希望州長能給「房屋重建局」資金。

  

管理公司的會計辛格(Henry Singer)說,業主曾「刻意」保持一定的豪華公寓不出租,以便進一步把尼克村「從有限利潤的租房項目轉入私人市場的合作公寓(co-op),損害了大多數可負擔房住戶的利益」。他說,紐約州房屋局知道這個情況。

業主高估費用

基廷說,業主高估了水費、排污費的開支,並且對未來2年這筆費用不完全的訊息計算,以致計算出的預算支出比實際開支高出40萬美元。同時業主空置了部分單元房,令屋村的收入明顯下降。但是按照法律規定,除非得到當局許可,業主須將空置單位批租給符合資格的申請人。

  

曼哈頓區的多位民選官員,包括紐約州眾議長蕭華、曼哈頓區長布魯爾、國會眾議員維樂貴絲、州參議員史葛靜以及市議員陳倩雯等,已於9月8日聯署去信紐約州房屋及社區續約局,要求否決對尼克村的加租動議。

  

聯署信中說,尼克村是根據政府第8條款為中低收入者提供可負擔住房,要求在確定住宅區業主是否違規之前,紐約州房屋及社區續約局應延期批准或否決尼克村的加租動議,並且要求業主自行面對單位空置而帶來的一切損失。

  

陳倩雯說,紐約州房屋局應該盡責,充分調查該屋村的加租動議,不能自行決定,最後「要讓租戶逐項檢查」。

尼克村政府樓簡況

位於下東城的尼克村政府樓是由州府補助、私人管理的住宅樓群,共有東西兩院、12棟高13層的住宅大樓組成,約有1600個單位,有4千至5千個住戶,其中華人住戶占2/3。

  

尼克村坐落於曼哈頓橋和布碌崙橋之間,位於下東城區Monroe街 10至20號,以及32至40號, 共占兩個街區,毗鄰市議會,距離東河只有兩個街區。

  

桑迪颶風過去一年後,尼克村獲得了聯邦政府的一筆救災資金,以「社區發展資金」的形式劃撥。

2013年春,紐約市獲得許可使用18億元的聯邦救災款, 重建因桑迪颶風受損的基礎設施,如尼克村的重建,但這筆救災款的落實進展緩慢。

  

尼克村已有將近74年的歷史。入住紐約州房屋及社區重建部管轄的政府樓入尼克村,住戶要認證他們的家庭人口構成和年收入。超過收入上限的居民 每年會被徵收租金的50%作為租金附加費。租金附加費(rent surcharges) 每年都會重新統計,目的是反映每年收入的變化。

責任編輯:趙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