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淳風與古代天文學

作者 : 艾蔻
font print 人氣: 107
【字號】    
   標籤: tags:

中國古代科技文明長期雄踞世界首位,很多成就今天仍備受矚目。其中,中國古代天文學的發展及成果,可說是世界天文史上最濃墨重彩的一筆,其體系之嚴謹、 細緻,其作用之深遠,都令人歎為觀止。

歷史上歷代也湧現出許多天文學家,《推背圖》作者之一,即唐朝的李淳風,就是其中的一位佼佼者。

李淳風,唐代傑出的天文學家、數學家。陝西岐山人。生於西元602年,卒於西元670年。李淳風所處的時代,是唐朝鼎盛的前期,他父親李播,曾做過隋朝的高唐尉,精於天文、術數,曾撰〈天文大象賦〉留世,因預見隋朝即將敗亡,便棄官避入華山為道士。

李淳風在父親的教誨、影響下,「自幼爽秀,通群書,明步天曆算。」(《新唐書.方技篇》),年紀很輕時,便得到唐太宗的賞識,遷官太史丞。622年,他擔任秘閣郎中,奏請編新曆,644年編成《甲子元曆》,對後世天文、曆法和數學的發展貢獻很大。

他還著有《法象誌》,共七卷,論「前代渾天儀得失之差」,對後世產生重大影響。641年他負責編寫《梁書》、《陳書》、《北齊書》、《周書》、《隋書》的總指導責任,他還為《隋書》、《晉書》親自撰寫《天文誌》、《律歷誌》、《五行誌》,保存古代天象變化及災害史料。

唐朝的天文學,在中國的古天文史中,占有很重要位置,在目前碩果僅存的少量天文著作中,除近年來馬王堆出土的帛書《五星占》外,另外幾部天文著作,如: 《開元占卜》、《乙巳占》、《步天歌》等都是唐朝時期的作品。其中,中國古代最重要的兩種傳世星象學著作之一的《乙巳占》,即是李淳風所著。

《乙巳占》共十卷一百篇,中國古代的天文學,從後世留下的文獻來看,經過上古幾千年演易,至漢朝司馬遷作天官書時在理論上已始大成,而李淳風和他所處的隋唐時期,則是天文學從理論到實踐臻於成熟的全盛期,此後一千多年來再沒有變更過。

李淳風在《乙巳占》中前承張衡、司馬遷,把天空分為「三垣二十八宿」,以及其它星官的理論,又溶入自己獨特的觀天地、日月運行而明吉凶契機的絕學,包羅萬象,詳盡論述日月五星的運行變化,以及各種星宿生剋離合後對人間帶來的影響,所以《新唐書》在評論他時說:「淳風於占候吉凶,若節契然,當世術家意有鬼神相之,非學習可致,終不能測也。」深得當時和後人推崇。

在李淳風的天文著作中,他特別強調人要修德積善以應天地,《乙巳占》第十九標題就是〈修德〉,「日變修德,禮重則躬;月變眚刑,恩從肆赦;星變結和,義敦鄰睦。是以明君宰相,隨變而改,積善以應天也。」

同時強調:「夫修德者,變惡從善,改亂為治之謂也。上天垂象,見其吉凶、譴告之義。人君見機變,齋戒洗心,修政以道,順天之教也。夫人君順天者,子從父之教也。見災而不修德者,逆父之命也。順天為明君,順父為孝子。故孔子曰:昔者明王事父孝,故事天明;主事母孝,故事地察。天地明察,神明彰矣。」

故後人評價李淳風的人品、著作時說:「淳風雖以方技名,〈修德〉篇屢引經傳,以改過遷善為戒,〈司天〉篇深箸隋氏之失,諄諄於納諫遠佞,不失為儒者之言,非後世術士所能及也。」

李淳風還是世界上第一個把風定級的科學家。他在《乙巳占》中,把風分為八級。一千年後,英國學者才在《乙巳占》的基礎上,把風力劃分為零到十二級。

中國大陸民間,至今還廣為流傳著一個有關李淳風的故事:說有一日,唐太宗出遊,同行者有李淳風和另外一位占卜大師袁天罡,他們無意中來到了一條河邊。因見一農夫欲趕一赤一黑兩匹馬過河,太宗想比較兩個人的占卜術,就吩咐道:「現在河邊有兩匹馬,卜—卜看是哪一匹先下水。」

袁天罡平時經常用《周易》占卜,立即起卦,卜得「離卦」。離為火,火為赤色。由此,袁天罡認為赤馬先入河。

李淳風聽後搖搖頭,表示異議。太宗問何以見得?李淳風道:「火未燃前先冒煙,煙為黑色,所以根據袁兄這一卦來看,黑馬應先入河。」那麼,究竟誰是誰非呢?太宗極感興趣,就傳養馬的農夫前來詢問,結果如李淳風所卜,黑馬先下河。

敗北的袁天罡毫不遲疑的言道:「李兄,你的占卜的確完全捕捉天地萬物的實面呀,妙哉!」李淳風亦謙虛道:「袁兄,請別如此說!只因為有你誠心立筮得卦,我才得以進一步突破核心。所以,不是我的占卦勝,只能算是錦上添花罷了!」大家見兩人相互謙讓,頓覺旅途疲憊逐漸消除。

《推背圖》是一部神奇的預測天書。(大紀元圖片庫)

總之,李淳風雖然不是山林隱野之士,但他一生給人留下諸多神秘、遐想與猜測。唐貞觀年間,擅長天文、地理、占星的李淳風和擅長占卜的袁天罡,一起研習後世之變局,時常聚首論易、談天說地,並在一起背靠背席地而臥,一個寫一個畫,經過精心推演,他們又為後人留下一部神奇的預測天書,那就是著名的東方大預言《推背圖》。@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杜康,在中國古籍如《世本》、《呂氏春秋》、《戰國策》、《說文解字》等書中都有過記載,證明確有其人。但是,杜康生卒於何時,卻歷來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有謂之黃帝時人(約公元前2600多年);有謂之夏禹時人(約公元前2100多年);有謂之周朝時人或東周時人(約公元前1000多年--前256年);還有謂之漢朝時人(公元前206年--公元219年)。到底是甚麼時代的人,至今不詳。所以宋朝人高承在《事物紀元》一書中帶著疑惑的口氣說:「不知杜康何世人也,而古今多言其始造酒也。」而且,杜康是個甚麼人也從無定論。《說文解字》一書中說:「少康,杜康也。」少康是夏禹的兒子啟建立的夏朝的第五世君主。西晉人張華撰《博物誌》一書認為杜康是漢朝時候的酒泉太守,民間傳說他是一個手藝高超的釀酒師。
  • 承恩是常熟人,他的弟弟孫旸於丁酉年鄉試中舉,後來因犯罪被放逐邊疆。
  • 世界之都──紐約,經歷了兩年多飽受風寒的歲月,這也許是我人生中難以躲避的一個大劫。每個星期工作七天,每天工作十多個小時,食無定時,睡眠嚴重不足,每天昏昏沉沉。做出了一點小成績,都是別人的功勞;忙亂中出了差錯,全部是自己的責任。然而,當我熬過了這段經歷,回頭看看那些折磨人的痛苦其實甚麼都不是,反而為我積蓄了更為廣泛、深刻的寫作素材。曾經有一位哲人這樣對我說:「大磨難造就大英才,大風雨成就大風流,大悲歡書寫大人生。」
  • (shown)人類一直在探索有關生命起源的證據。近日,一項最新科學研究發現,地球上的所有生命也許都來自於黏土。這一研究成了中西方神話故事所說的神用「泥土造人」的科學佐證。
  • 桂,字天士,號香岩,江蘇吳縣人,生活於康熙六年至乾隆十一年,清代溫病大家,其醫學善汲取眾人之長,診治療效非常的好,有「天醫星」、「國醫手」之稱。
  • 北宋的寇準原籍山西,出身於書香門第。他出生後不久,父親就去世了,因此家境清貧,全靠母親織布度日。寇母常常於深夜一邊紡紗一邊教寇準讀書,督導寇準苦學成材。
  • 陸羽(公元733-804年),字鴻漸;一名疾,字季疵,號竟陵子、桑苧翁、東岡子,唐復州竟陵郡 (今湖北省天門縣) 人。陸羽精於茶道,以著世界第一部茶葉專著《茶經》而聞名於世,因被後人稱為「茶聖」。
  • 漢人姜詩的妻子,是同郡人龐盛的女兒。姜詩侍奉母親十分孝順,妻子侍奉孝順婆婆尤其專心。母親喜歡喝江裡的水,而江水距住處有六七里,妻子經常逆流取水。後來遇上大風,妻子沒能及時回來,母親口渴,姜詩責備妻子,打發她回娘家。
  • (shown)成書在春秋戰國時期的《黃帝內經》是中國著名的醫書,書中記載了古人對於疾病的認識與醫治手段。這期讓我們透過介紹古代大夫的治病工具,一窺古人的治病哲學。
  • B>四)德修命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