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園地

帆船課列必修 台岳明國小發展多元課程

帆船課列必修 岳明國小成功翻轉偏鄉印象

【大紀元2014年12月24日訊】(大紀元記者謝月琴台灣宜蘭報導)教育部長吳思華的關懷偏鄉教育之旅,12月24日下午到宜蘭縣立南安國中及岳明國小兩校,參訪特色課程及永續校園環境。岳明國小,是一個偏遠鄰近海邊的學校。他們推出全臺第一個帆船體育課,讓原本因少子化可能被裁併,翻轉成為一所海洋生態學校,有八成學生越區就讀。

學校為了要讓學生多方面學習,也解決孩子的課後照顧,廣設十幾個社團,讓他們下午留在學校學習才藝,如:烏克麗麗、跆拳道、OP帆船、浮潛、木工、直排輪、繪畫、攝影、肢體律動、非洲鼓、陶笛、機器人、樂高積木、創意DIY、……等。大部分學生下午留校學習他們想要學的才藝或活動,孩子們開心的在社團中學習,也都表示很喜歡上學。

生活體驗課程的四大主軸

岳明國小校長黃建榮畢業於師大環研所,於2007年到校,他說:「學校要轉型,一定要有特色,強調生活體驗課程,並結合無尾港溼地、港邊社區的自然、人文及海洋資源。」

生活體驗課程的四大主軸包括「永續校園的環境教育」、「社區學習」、「無尾港溼地」及「海洋教育」等。

永續校園方面做了很多綠能措施,包括太陽能發電、風力發電、將後還能用地熱產生地溫熱源來發電。

黃建榮表示,「學田米」有兩種意涵,一來孩子多半沒種過田,初次學習種稻。二來以前在書院旁,也會種田,以自給自足及提供書院所需費用。學田米已經六年了。收穫所得會幫每個六年級的孩子買一輛腳踏車,做為以後上國中的交通工具。四、五月間,會陪著孩子用三天的時間一起去騎花東,認識東台灣。並做為弱勢家庭的孩子午餐及註冊費用。

帆船課程是岳明國小的必修課,須學習120個小時。學生們從怕海到知海、喜歡海洋,風浪板、帆船、浮潛等功不可沒。OP帆船(即樂觀型帆船)課程能培養孩子的獨立人格、鍛鍊意志力、培養吃苦獨立的能力、面對挑戰的勇氣、專注、膽識、應變、合作的能力。

吳思華部長十分肯定黃建榮校長的用心辦學,還跟黃校長要一份孩子操練帆船的動感影片。他說:「岳明國小發展多元特色課程,而成功翻轉學校的經驗可供各校借鏡。」

教長吳思華參訪岳明國小木工作品。(右起)黃建榮、林聰賢 、吳思華及木工老師。(謝月琴/大紀元)
木工社的小朋友送吳思華部長一件她們剛完成的作品。(謝月琴/大紀元)
呂虹宣的作品 only one。(謝月琴/大紀元)
小朋友解說自己的攝影作品,吳思華部長說 這裡還有一隻鳥。(謝月琴/大紀元)
岳明國小的多元社團。(謝月琴/大紀元)

責任編輯:陳玟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