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松絮語:蘇格拉底的申辯

作者:青松
font print 人氣: 31
【字號】    
   標籤: tags:

最近,和朋友去看了一場舞臺劇。演的是蘇格拉底在七十歲高齡,對各種不公正的指控,為自己辯護的事。

演員的演技很棒,曾獲過艾美獎。整個演出不像演出,很像是真實場景的再現。演員給人的感覺,從著裝,到表情,到每一個細小的動作,好像他就是蘇格拉底,而觀眾好像是當初法庭上陪審團的成員。

大概是太真實了吧,聽著蘇格拉底一個多小時的演講,我很感動。以前只是把他當作哲人、智者,真正聆聽過他的智慧之後,突然明白他是一個聖人。因為他心中有上帝,有信仰,對自己和他人的所言所行,都是有著最理性的判斷。

舞臺上,蘇格拉底請上帝做自己的證人,針對條條對他的指控,把自己的理念娓娓道來。他明確告訴人,金錢和其他物質財富都來源於“virtue(美德)”。換言之,人生在世,為人之本是要有德。他正是這樣教誨年輕人的,雖然他的教誨被指控為是腐化年輕人的思想。

演出中,蘇格拉底多次抬頭仰望上空,似乎是在向上天致敬。對那些裁決應將他處以死刑的人,他並不怨恨,但是也向他們指出世間因果,向他們預言,如今他們懲罰他,他們將會遭受更加嚴峻的懲罰……

演出的最後,蘇格拉底裹著褶皺的長袍,步履蹣跚地離去。作為觀眾,我們看到的是一位聖人,也是一位外表看來再普通不過的老人。我掉下眼淚。

擁有那樣無私包容的內心,擁有那樣卓越超群的才智,更擁有一雙看透世事的慧眼,卻依然有人對他進行愚昧地指控和裁決。難道這樣的鬧劇從古至今都沒有停止過嗎?要到什麼時候,要怎麼樣,才能讓更多人不去人云亦云,而能聆聽到內心深處的善良,並做出最正確的判斷呢?

我們周圍的世界就是這樣普通,即便如蘇格拉底那樣的聖人、智者,雖被後人傳頌幾千年,但在當初也只是以最普通的外表和面容示人。而真正聰明的人,定會透過這些普通,看到背後的神聖吧。@

責任編輯:方遠

更多:【文史】蘇格拉底:一個關於智慧的故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shown)也許世界仍是魚龍混雜,但我堅信擁有美好心靈的人會看到聖潔和希望。
  • (shown)當有些事暫時不明時,一定不要急於推卸責任,即便不是自己的錯,也能給別人反思的機會和空間,何樂而不為呢?
  • (shown)心的高度沒有止境,永遠都可以更好,所以我們如果哪天發現正停步不前,那就是應該鞭策自己的時候了。
  • (shown)過程永遠不等於結果,所以哪怕付出多些、吃苦多些,都要在心裏牢牢記住結果的美好……
  • 就像在人群中機械性地邁步向前。要改變這種身不由己的狀態,最好的路子便是轉向、超脫出來。因為只要還置身其中,就會繼續身不由己……
  • 人都應時時反思自己,是不是形成了一些不易察覺的偏見或思維定式,讓自己不知不覺間在走彎路。有時候,這與聰明與否沒有關係,甚至越是聰明的人越容易進入這樣的怪圈。
  • 每個人內心最深處,都有對神聖的純善純美的嚮往。有時候,生活的忙碌會讓我們迷失方向,甚至迷失自我。不過,一旦有觸及到心靈最深處的詞句或景色,最起碼在那一刻我們會有幡然醒悟的感覺,一切外物都不再重要。
  • 我們還需要歲月的磨礪,磨去內心的浮躁,磨去那些追求浮華的蠢蠢欲動。只有這樣,才能最終看清楚什麼是最重要的。
  • 生活中很多事都在我們掌控之外。如果糾結不放,只能徒增煩惱。雖然不能掌控結果,但可以經營好過程。只要盡心去做了,便不必多想結果。也許好運會在波折之後到來,夢想會在我們最沒期待的時候實現。
  • 母親最感興趣的是唐人街的老人中心。那裡是些七老八十的人,其中大部分又是台山人。在那裡,他們可用台山話說長道短,從盤古開天地講到鄉下的喜慶婚葬,一時哭,一時笑,一時唱,日子過得挺快樂。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