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鳴商榷

查建國:環球時報害怕「呲必中國」

(與環球時報爭鳴之138)

【大紀元2014年11月20日訊】《遼寧日報》11月14日發表題為「大學老師,請不要這樣講中國」 的公開信。公開信講:「一些文科老師把中國當做了負面典型的案例庫, ……談到好的, 都是外國的,不好的,都是中國的」,其結果「讓同學們感到心情很灰暗」 。可這些老師到底講了甚麼把好當壞的案例呢?《遼寧日報》未講。

講文科理論總是要聯繫實際,尤其是聯繫中國的實際,難道只能繞開中國,呲必西方纔行?講講中國的苦難、制度之弊怎麼沒有激發學生救國報國之凌雲志,反而「心情很灰暗」呢?

遼報的報導激起巨大反響,支持者與反對者的論戰迅速在互聯網上蔓延開來。環球時報為此熱點發題為「評遼報批『呲必中國』引激烈爭論」 社評。環報矛頭直指那些「呲必中國」的老師。說這些老師「應當有政治和道德底線,這個原則需要堅守。」 「『愛中國就應當罵它』, 『愛之深所以恨之切』, 這些說法是一些自由派知識份子的核心主張之一。它影響了一些人,在高校圈裡的流傳更廣泛些。」 「必須指出,這些主張與中國現實的國家政治路線和高校治理原則都嚴重矛盾。」

在環報眼裡,甚麼是政治底線?一黨制。甚麼是道德底線?黨文化。甚麼是現實國家政治路線?習近平系列重要講話。甚麼是高校治理原則?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和服從黨決議的講課政治紀律。這些就是不得愈越的黃線,就是一碰即死的高壓線。

在講課時不得呲(揭批) 必中國,那麼老師在講政治理論課時能不能比較各國政體,結合中國講講愛國與愛黨的關係,講講何為民主?何為專政?在講新聞課時能不能結合中國講講何為新聞自由?在講法律課時能不能結合中國講講何為司法獨立?在講經濟理論課時能不能結合中國講講何為反行政壟斷的市場經濟?在講歷史課時能不能結合中國講講對歷史事件、人物的自己的新認識?在講文化理論課時能不能結合中國講講傳統文化的破壞和何為普世價值?不同論點的存在是正常的,而它們之間自由地爭鳴才是真理髮展的路徑。環報不是經常吹自信這個,自信那個,即如此何懼「呲必中國」。

中國大陸的高校幾十年來是重災區,洗腦最深,迫害知識份子最重。現在也是「x不講」的重點敏感區。控制與反控制鬥爭將愈來愈烈。青年人最少框框,最無畏,最有生氣,他們就是未來,中國民主轉型將由他們完成。中年教師為主的高校自由派知識份子是爭取中國自由民主的一支重要力量。言論無禁區、學術無禁區、教學無禁區,高校是講真理、講真相、講真話的重要平台。高校啊,一場更大的暴風雨將要來臨!

北京查建國2014年11月20日

(責任編輯: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