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東南

【美東南隨筆】禮樂文明縱橫談》:魂兮歸來

祭天祈福

祭天祈福,是禮樂文化的濫觴。原始先民,逐水而居,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放牧耕耘,勞作艱辛。自然災害莫測,地震、海嘯、龍捲風、沙塵暴,水火風雨,天災猝臨。更有人間情怨恩仇,爭鬥紛繁,弱者防備無術。在恐懼與無奈中,古人認為上天有神秘的力量,主宰人間的禍福。於是,祭天地,敬神鬼,消災祈福,頂禮膜拜,相習成風。

唐詩人盧綸在《村南逢病叟》中,描繪了這番令人無奈的情景:「雙膝過頤頂在肩,四鄰知姓不知年。臥驅鳥雀惜禾黍,猶恐諸孫無社錢。」 老農衰年多病,猶操勞不歇,心憂禾黍欠收,孫輩缺少祭天敬神的錢財。祭天祈福,是虛妄的期待和沉重的負擔,是為了祈求人間災禍的解脫。遠古氏族的巫術祭祀,有利於部落的凝聚。藉助禮儀的莊嚴神聖,形成強制的約束力量,建立穩定的社會秩序,進行生產和生活,維繫部族的生存與發展。

祭天敬神的禮儀,殷商時期格局初成。商俗尊神尚鬼,無事不卜,無日不祭,大量出土的甲骨文就是祭祀活動頻繁的明證。甲骨文記錄的主要內容,多系卜卦凶吉的告白和祭祀的天意神示。所以,甲骨文又稱卜辭。周代繼承殷商的祭天禮儀,同時進行了重大的改革。《論語•為政》云: 「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

孔子講的損益,也就是改革。那麼,改革何在呢?《禮記•表記》有一個明白的提示:「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後禮……周人尊禮尚施,事鬼敬神而遠之。」 看來,改革的關鍵是對鬼神的態度。周代祭祀,敬鬼神而遠之,加入了對祖先的祭拜。周代祭祀,祭天祭祖同步,進而發展為以對祖先的崇拜代替對鬼神的迷信和臣服。

《史記•禮書》云: 「余至大行禮官,觀三代損益,乃知緣人情而制禮,依人性而作儀,其所由來尚矣。」 司馬遷以史學家的嚴謹態度,比較三代禮儀的差異,關鍵在於禮儀制定過程中的價值取向。周代禮儀尊重人情人性,制禮作樂,人情所安,人欲有節,將社會管理納入人情、人性、人道之中。近代學者王國維也認為:「中國政治與文化的變革,莫劇於殷周之際。」 這是一個「舊文化廢而新文化興」的時代,其重大的變革就在於:殷商敬神事鬼,周代則關懷人事,這是邁向以人為本的第一步。

歷史文獻對祭祀活動,難得有周詳的記敘。1965年,陝西寶雞出土的青銅器《何尊》上的一段銘文,對周代的一次祭天活動作了比較具體的記錄。銘曰:「惟王初遷宅於成周,復稟王禮福自天,在四月丙戌,王誥宗小子於京室,曰:昔在爾考公氏克文王,肆文王受茲因(命),唯武王既克大邑商,則廷告於天,曰:余其宅茲中國,自之又(治)民。」雖說祭天,講的卻是周公輔佐成王遷都洛邑的政事。銘文的大意是:為了成周大業,成王擬營建洛邑為都城,特為武王舉行祭天大典。四月丙戌,召集宗室弟子訓誡:牢記文王之德和武王克商之功,這是上天授予周氏統治天下的天命。如今,我將選擇天下的中心———中國,為安居之地,定都洛邑,以安撫百姓。這段銘文,與《尚書•洛誥》中所說的周公營建洛邑,「我乃卜澗水東,鏶水西,惟洛食。我又卜鏶水東,亦惟洛食。」 兩相對應,完全一致。

周公的祭天占卜,也是為建都洛邑選址。洛陽遺址發掘表明,澗水東、鏶水西的王城公園即王城遺址,鏶水東的白馬寺附近即成周遺址,兩相互證。《何尊》與《尚書•洛誥》共同宣示,周人祭天,神壇與政壇,隱隱已成一體。周代祭天活動的記錄表明:原始的巫術祭祀到了周代,祭祀對像已發生了變化。周代的祭祀對像已從殷商單純的神鬼崇拜中解脫出來,發展為天神、地祗、人鬼。天神,指昊天上帝、日月星辰、司中司命、風師雨師,是宇宙的主宰。地祗,指五祀五嶽、山林川澤、四方百物、土地社稷之神。人鬼,指逝世的先祖。祖宗祭祀的崇尚,強化了同宗同祖的人倫意識和認祖歸宗的心理,產生了巨大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到了春秋晚期,孔子更提出了「敬鬼神而遠之」 的理念,認定「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強調主觀的虔誠和意願。從祭天祈福轉向人間的立德守禮,這一理智的態度,為創造幸福借力。同時,殷周祭祀的形式,也發生了重大的變革。《尚書大傳》云:「周公子卜洛邑,營成周,改正朔,易犧牲,制禮作樂,一統天下,和合四海。」 《尚書大傳》歷述周公營建洛邑、確立季節時令、制禮作樂等偉業的同時,特別推崇「易犧牲」的愛民護生舉措。犧牲,古代祭祀用牲的統稱。甲骨文記載,殷商盛行生殉、殺殉、殺祭,祭祀天神都要用人頭作為供品,戰俘奴隸都成為殺祭的人牲。在安陽殷墟的一個祭祀坑中,竟有人頭骨一千多個,殺祭凶殘,可見一斑。周公「易犧牲」就是改革殺祭制度,用牛、羊、豕為供品,殉葬改用草人土車,禁止人殉。史載,武王伐紂滅商,俘虜了幾十萬殷商頑民,武王諮詢周公如何處置,周公對以「惟仁是親」,認為殷人無罪,罪在紂王一人。武王讚其胸襟博大,遷殷民於洛,耕作生息,也推動了洛邑的繁榮。周公德政親民,功在社稷。

周代的祭祀制度,惜生愛民,不忘百姓的福祉。周公在祭祀制度改革中表達的文化精神,進而成為典章、制度、禮節、秩序的依據。祭天祭祖的融合,奠定了倫理的神聖品格,以血緣為紐帶的倫理是未成文的習慣法,是原始的法制。倫理意識是禮樂文化親和精神的基礎,已進入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大至治國安邦,小至生活瑣事,已成為華夏兒女生活的百科全書。源於祭祀形成的禮樂文化,經周公的改革,強化了維護人的人文意識。周代的禮樂文化,正是在尊重人、關懷人的仁愛基礎上起步。

責任編輯﹕澤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