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新聞

美眾院刪糧食補助390億 六個州早刪食物券

【大紀元2013年09月29日訊】(大紀元記者葉淑貞編譯報導)美國一些州已經開始大幅削減食物券發放,這與眾院共和黨人所通過、攸關數十萬低收入美國人的糧食補助方案的廢除很類似。

《今日美國》報導,在補充營養援助計劃(Supplemental Nutrition Assistance Program)不斷膨脹成本的帶動之下,共和黨居優勢的眾議院近期以217票對210票,通過削減390億美元的糧食援助計劃。該法案國會立法的結果還不確定。參議院批准的減幅遠遠小得多,而白宮則威脅要否決任何食物券的大幅削減。

但德拉瓦(Delaware)、堪薩斯(Kansas)、新罕布什爾(New Hampshire)、猶他(Utah)、佛蒙特(Vermont)和懷俄明(Wyoming)這6個州類似的削減已經或很快將啟動。另有兩個州一旦豁免期限屆滿,將加入他們的行列,目前成千上萬個食物券領取者的權益將被剝奪。

食物券濫發?15%美國人得好處

共和黨人指責寬鬆且非真正需要的登記標準,已造成日益膨脹的名單和成本。早在經濟衰退之前,發放食物券的成本已至少倍增,在2013財政年度更超過825億美元。登記的名單創下新高,現在有15%的美國人從中得到好處。許多州甚至有超過20%的人口在領取的名單當中。

一份本月初公佈之新的國會研究服務(Congressional Research Service)報告顯示,2012財政年度的聯邦食品和營養方案預算第12年連續創下歷史的新高,其中絕大多數是食物券。報告說,自2000財政年度以來,聯邦食品援助的開支增加了兩倍多。

然而,美國人口普查局(U.S. Census Bureau)卻表示,如果這項好處被算作收入的話,食物券去年幫助了4百萬個美國人擺脫貧困。

堪薩斯(Kansas)是最近實施削減的州,10月1日將結束食物券發放的聯邦豁免(federal waiver),該豁免允許失業者、沒有孩子且身強力壯的非老年人仍可領取食物券,儘管他們未達部份工作規定。這個改變預計將影響20,000名堪薩斯居民。威斯康辛(Wisconsin)將讓其豁免在2014年7月到期,俄克拉何馬州(Oklahoma)也將在本月底讓其豁免結束,以最近一年可用數據的2011年來看,通過豁免獲得好處的分別有71,000和47,000人。

作為1996年福利改革一部分的聯邦豁免,讓各州在高失業率時期保有彈性。它暫停三個月發放福利給每週工作20小時者(或花相同時間於工作有關活動,如職業訓練)的限制。

直到今年,45個州在經濟衰退期間利用此一豁免而獲得好處,但佛蒙特州和新罕布什爾州這兩個州因失業率和就業市場情況較佳而不在聯邦豁免的涵蓋範圍之內。德拉瓦州和猶他州選擇不請求豁免,而懷俄明沒有資格申請。

當經濟衰退減弱之際,許多共和黨主導的州正在削減安全網。此外,當聯邦停止刺激資金時,所有食物券領取者的福利在11月1日將下滑。一些州已經改變福利登記標準。據報導,其他州則對失業保險制定了前所未有的削減。

在這種背景之下,削減的支持者視工作規定為削減名單的黃金機會。那些可能因豁免結束而被影響的人,佔美國領取食物券總人口的5%以內。

就業是脫貧最有效方法

共和黨人把經濟改善視為登記應該會下降的標誌,然而削減福利也是把某些人逼回到勞動力市場的好辦法。堪薩斯將其情況說得更明確,稱該政策為「結束對福利的依賴,鼓勵就業的努力」。

堪薩斯州兒童與家庭部的部長(Department of Children and Families Secretary)菲利斯‧吉爾摩(Phyllis Gilmore)在一份宣布這個行動的聲明中說:「就業是擺脫貧困的最有效方法。」

那些支持結束豁免者也承諾給予強勁的就業和培訓計劃,以幫助那些受影響者達到工作規定。例如,威斯康辛州在豁免到期時,正花費額外的3,300萬美元幫助受影響者。

削減之說為時過早?

還有人說,在面對美國11個州和哥倫比亞特區(District of Columbia)的失業率高於全國7.3%水準的這種就業市場疲軟時期,削減之說為時過早。豁免被設計於一旦就業改善就要結束。提早結束它們,可能剝奪了處理長期失業率居高不下的靈活性。

左傾智庫「預算和政策優先中心」(Center on Budget and Policy Priorities)高級政策分析師多蒂‧羅森鮑姆(Dottie Rosenbaum)說:「難以想像有任何州會為了達成當地的情況,量身訂做其政策來使用豁免,從而失去其靈活性。」羅森鮑姆補充道,工作規定的政策「對於非常貧窮的人,可能有嚴酷的影響。」

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CBO)估計在2017年將超過4,300萬人將領取食物券福利,只比今天少400萬人。它還估計到2022年,登記人數將超過衰退前水平900萬個人,且總支出將達近730億美元,較2007年倍增。

(責任編輯:張東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