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政評論

【顏丹】現代版「孟母三遷」為何結果不同?

【大紀元2013年08月24日訊】最近在中國湖北,一位父親為女兒擇校而輾轉兩地的故事在當地流傳甚廣,被稱為現代版的「孟母三遷」。故事中的父親一心希望女兒能進入省會城市某個最好的小學讀書,不惜放棄了原來縣級市政府部門辦事員的工作,隻身來到省會城市打拼。他在一所實驗小學附近租房,以為可以按照政策「就近」入學,結果當他拿著「暫住證」和「務工證明」到學校諮詢時才得知,學校將優先照顧「雙證合一」,即所在家庭擁有房產證和本地戶籍的學生。儘管希望落空,但仍然心存僥倖,不肯放棄,又先後兩次在其它名校的附近居住、創業。直到最後一次被學校的門衛以不對「流動人口子女」開放的理由拒之門外時,他才痛苦的自嘲道:「沒有戶口、沒有房產,沒人托關係想擇校?太幼稚了!」就這樣,現代版的「孟母三遷」最終以失敗的結局告終。

自古「孟母三遷」講述的是一位母親因正確選擇對兒子有利的教育環境而實現了兒子的成才之路的感人故事。其中折射的道理常常警示那些身為父母者,理應肩負教育的責任,審時度勢,重視環境對子女的影響和作用。故事中,孟母見兒子因「居住之所近於墓」而「學為喪葬」,便「遷居市旁」。又見其「嬉為賈人炫賣之事」,而選擇「捨市」。後又因兒子「近於屠」,「學為買賣屠殺之事」而再次遷於「學宮之旁」。直到目睹孟子學習官員入文廟時所遵循的禮儀規範時,才最終下定決心「居於此」。

可見,正是由於歷史上有這樣一位為兒子「三遷」的孟母,才造就了對中國文化及教育體系影響深遠的一代儒家宗師孟子。這個世代傳承的成功案例無不讓天下父母競相效仿,以此達成「望子成龍」的夙願。然而沒想到的是,在兩千多年後的今天,現代中國卻演繹出了一個結果大相逕庭的真實案例,實在是讓人匪夷所思。

欲解其惑,還得從二者的比較中找尋根本的原因。相較之後,我們不難發現,其中最大的差別就在於對「教育環境」的不同理解和認知上。孟母「三遷」的抉擇是建立在中國傳統社會對教育的深刻理解和普遍認識之上的必然選擇。那時上至帝王將相,下至貧民百姓,都必須從天道禮法、德制規章的學習開始,進而秉承天道,修身立德。因此,孟母亦深深懂得孩子的成才起於「修身」,且「修身」實則「修德」,這才有了「三遷」只為「近德」的佳話和盛傳。再看如今那位現代版的「孟母」,因執著於「名校」、「名師」便幾經搬遷,完全忽視了自身努力以及正確選擇的重要性。也許他的執著與失敗並非完全出於好高騖遠,做出了錯誤的判斷和選擇,而在於他根本沒有看清中國當下教育體制的現實。

不得不說,中國教育資源分配的不合理直接導致了現代版「孟母三遷」的悲劇。父親一時的衝動只為盡信優秀的老師和一流的教育水平都深藏於重點城市所謂的名校之中;父親不辭辛勞,拋開一切的決心只為盡信居住位置的搬遷能夠滿足「就近入學」政策的要求,然而殊不知這要求的背後卻隱藏著一副用來禁錮中國人的被稱為「戶籍制度」的枷鎖。看似簡單的求學之路就這樣變成一道無法逾越的鴻溝橫在了那位父親的面前。

失敗已成必然,然而痛定思痛之後,人們理應瞭解,中國專制之下的教育其實早已違背了「傳道、授業、解惑」這一傳統教育理念的根本和實質。填鴨式的教育方式,只為洗腦的教育內容,這些不僅應用於師資力量有限的地方學校,就連堪稱一流的首都名校,全國重點也都競相落入此窠臼。而教育者只為牟利的價值觀更如一劑毒針注入現代扭曲、畸形發展的教育體系之中,成為一種難以控制的慢性毒素擴展開來,侵蝕著孩子的本性和內心。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哪裏還有能讓孩子真正身心收益的學習環境?哪裏還有修身立德的典範能去推崇和效仿?如此,選擇也便是一種枉然。

現代版「孟母」的失敗可謂是中國父母之哀,這種具有普遍性的哀痛儘管源自現實的無奈,卻仍在望子成龍之心的驅使下不斷的復發。而遭遇了挫折和失敗之後的父母們,若真的想為孩子做出明智的選擇,須得再次重溫那則寓意深遠的「孟母三遷」的故事。或許只有了悟其中真正蘊含的深意,才能幫助自己達成所願,成就孩子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