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體詩詞創作

〈七律:夜宿玉皇頂〉創作回顧

河漢低垂泰岳巍,

捨身崖下亂雲飛。

滿山難覓軒轅跡,

絕頂空留李氏碑。

遙見眾星參北斗,

欲知天象看紫微。

紅塵萬丈天門望,

歸去來兮有幾回?

拙作七律〈夜宿玉皇頂〉作於癸巳年立秋之日。因若有所得,故冒昧自注,與同道分享,交流切磋。以釋後人之惑,免後人之歧,余之願也。望諸位道友諒我之淺薄鄙陋。

此作有虛實兩條線,實寫泰岳觀景,虛寫正法過程。虛實結合,互為表裡,互有關聯,各成體系,貫穿始終。

河漢低垂泰岳巍,

捨身崖下亂雲飛。

河漢是指銀河系,代指天空。以天之低襯山之高,給人一種蒼茫感和宙宇觀,奠定了全詩的基調。

捨身崖是指岱頂下面的懸崖,這裡峭壁萬丈,人掉下去就會粉身碎骨。捨身崖暗喻大法弟子下世,為了得法,無數王主冒著粉身碎骨的風險來到這險惡的紅塵。捨身也含有對這些宇宙生命為了眾生不惜奉獻自我的高貴精神的讚揚之意。「亂雲飛」也有兩喻,既感概煙雲般消逝的歷史,也暗指當前紛紜的世事。這兩句表面是描寫泰山之巍峨以及雲海之蒼茫等景色,其實是敘述了大法弟子下世得法的悲壯的歷史過程。

滿山難覓軒轅跡,

絕頂空留李氏碑。

這兩句引用了黃帝演曲和始皇封禪兩個典故。明是寫遊山的感受,暗是表黃帝率眾創立五千年華夏文明的過程以及舊勢力對傳統文化的破壞。舊勢力對正法的干擾和破壞是貫穿始終的,秦始皇「焚書坑儒」和中共「文革」對傳統文化的摧毀是一脈相承的。李斯這個利慾熏心的卑鄙小人就是破壞中華文化的急先鋒,是「焚書坑儒」的始作俑者。就是他向秦始皇獻了毒計,才導致了焚書坑儒這一浩劫,可謂是斷子絕孫的千古罪人。這兩句也含有對當今中國大陸傳統文化蕩然無存以及邪黨文化氾濫成災、道德淪喪的感概。

遙見眾星參北斗,

欲知天象看紫微。

北斗是指北斗七星,紫微是指紫微星。北斗星是天上最醒目最耀眼的群星,它像機樞一樣帶動著群星的運轉。紫微星象徵帝星,關乎國運,是觀察天象最重要的一顆星。從紫微星的晦明變化以及以周邊星系的關係可以預測王朝興衰和人間大事。岱頂上有觀星台,地勢開闊,是賞夜景和觀星象的好地方。這兩句表面是描寫在觀星台上欣賞夜空的情景,其實寓意很多,是全詩的詩眼。在中華文化中,泰山和北斗是相提並論的,合稱泰山北斗,都是地位尊崇的意思。群峰拱泰山和群星仰北斗很相似,故有此說。「遙見」一句是比喻普天對主佛的敬仰和尊崇等意,感謝主佛的救度之恩。而「欲知」一句則是指紅朝將滅,人類將面臨大淘汰的命運,告訴世人要明真相、順天意 ,為自己選擇未來。「欲知天象看紫微」本來擬用「夜觀天象暗紫微」。但「遙見」和「夜觀」詞義相近,有合掌之嫌,而「遙見」和「欲知」同樣是工對,確有遞進之意,「見」的目的是為了「知」,明顯要好;而且「看」和「知」有曉諭世人看真相知天意之意,故改用「欲知」一句,更為貼切和生動。

紅塵萬丈天門望,

歸去來兮有幾回?

泰山頂上有南天門。「天門望」一句表面上是寫在山上看山下的情景,其實是表達眾神在天上看見人類浩劫將近卻不醒悟那種焦急的心情。「歸去來兮有幾回?」表達的就是「萬古艱辛只為這一回」(注)之意,設疑問是為了加重語氣。我們從上界來到這險惡的紅塵,在三界內上上下下輾轉輪迴,經過了漫長的歲月,吃了無數的苦,在末劫末世有緣修到大法,並跟隨主佛助師正法,這是無比的幸運,不可能再有第二回。一定要珍惜這萬古機緣,走好最後的路,兌現自己的史前誓約。

律詩講究的是起承轉合,要有跌宕起伏的氣勢和層層推進、抽絲剝繭的內在邏輯。此作內在脈絡清晰,起承轉合生動自如,氣象恢弘,是較好的習作。創作時如有神助,完全是師賜智慧,法之威力。詩成後有戰慄之感,久久不能平復,乃從未有之體驗。

註:師父《洪吟三》〈只為這一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