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頻道

韌性十足的美國汽車文化

【大紀元2013年08月11日訊】(大紀元記者余山綜合編譯報導)紐約時報最近刊了一篇標題是「汽車文化的終結」的文章提醒她的讀者,目前持有駕照的司機和車主也正面臨著成為瀕危物種的危機,並提出了「美國的開車文化與勢頭已經過了最高點了嗎?」的問題。基於美國駕駛哩程數自2005年以來持續下降、戶均和人均的汽車持有率也在下降之中、以及有駕駛執照的年輕人百分比正在下降等這些因素,該文最後認為「美國人對汽車的喜好與特殊情感似乎正在冷卻中」。不過也有人不以為然,並舉列了一些其它的指數與現象,以展現美國汽車文化生命力的韌性與應變能力。

根據密西根大學運輸研究所進行的一項研究發現,在美國19歲青年有駕駛執照的比例從1983年的87.3%下降到2010年的69.5%,減少了近18%。這個現象主要是反映了越來越多的年青人透過使用互聯網,也就是通過電子裝置去與其他年青人或社會取得虛擬的交往與連繫,從而減少了青少年之間面對面的交往與連繫需要。同時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正在往有公共交通系統的大城市遷移,從而減少了開車通勤的需要,以及由於經濟衰退期間所帶來的經濟困境與汽油價格愈來愈昂貴,也使年輕人更加無力購買和支付汽車維護的開銷。另外現代人由於對健身愈來愈看重,使他們更願意把自己的車留在車庫裡或不買車,改以步行、騎自行車或汽車共享的方式從事一些短途旅行。

紐約時報的「美國人對汽車的激情不再」說法也不是第一次,其實類似的推測可遠溯至20世紀60、70年代的美國,也就是美國人對汽車的所謂激情與戀情達到頂峰的時期。時至今日,美國人與汽車的關係依舊相當穩定,展現了美國汽車文化生命力的韌性與應變能力,並在以下的一些指數與現象之中體現出來。

首先是經過2009年近乎崩潰的金融危機的衝擊,目前底特律三大汽車公司又能堅實的站立起來,並能與全球的競爭對手在市場上進行對抗。從目前的汽車銷量趨勢看來,汽車銷售的強勁反彈也是自2009年以來一直緩慢復甦的經濟中為數不多的亮點之一。再者美國汽車製造商更如雨後春筍般的採用綠色技術,其中迄今為止最成功的電動車公司Tesla正朝向成為豪華車市場一個重要車廠之路邁進。

(網上截圖)

從事或仲介汽車共享服務的公司也可見於美國各地,其中的主要公司Zipcar現在擁有近八十萬名會員,並維持著近一萬輛汽車的網絡以提供汽車共享服務。外加目前年輕人對擁車與駕車傾向的下降趨勢,隨著經濟的緩慢復甦、更多的就業機會、收入的提高和成家立業後,都有可能逐漸的加入新購車者的行列。因此美國汽車文化的終結時間可能還會往後推延。◇

責任編輯:鍾義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