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時尚

奢華或簡樸 華人的名牌情結

【大紀元2013年04月20日訊】(大紀元記者伊鈴多倫多報導)在商品經濟高度發達的當今時代,名牌已充斥著生活的每個角落,無論走到哪裏都晃動著品牌的影子。在追求個性的今天,無論追求品牌還是選擇簡樸,都是個人生活方式的選擇。

  

每個人的生活閱歷不同,經濟條件各異,生活方式、價值觀不同,對品牌產品的看法不一。有人透過消費文化,塑造消費品味與流行時尚,來重建其身分地位;也有人固守那份純粹的簡樸美,自得其樂。

(PHOTOS.COM)

品牌是市場的產物

時尚雜誌編輯蘭君女士表示,在時尚界,品牌可以保證質量,但品牌的價格並不代表質量。服裝品牌的設計就是想方設法讓人穿上後身材更好看,並且能夠適合90%的人穿著。1線品牌賣的其實是它的牌子。2、3線品牌性價比最高,因為在製造過程中節省了很多其他的費用,所以它的價錢要低很多。如一線品牌賣2萬歐元,2線品牌可能是2000歐元,3線品牌大約500歐元,大批量的產品可能是1,200歐元了。

  

她說,名牌產品之所以貴,是因為它付出很大。首先它有很長的歷史,要在300年中保持品牌質量確實不易;其次,它領導世界品牌潮流,擁有一流的設計師,並且都是原創。設計師需要一個一個的設計圖紙,然後打版,還要請試衣模特,一個試衣模特每天要支付好幾千元;還要創造紡織品面料、設計花紋等;還有巨額廣告費等,一個品牌要養幾萬員工;這些費用都算在品牌產品的價格裡。

  

她表示,2線品牌也有設計師,但它是在1線品牌的基礎上設計,投入要少很多。只要在面料、款式、花色上有7個點不一樣就不算抄襲,而且質量也很好。再低一點就是目測產品,這類完全沒有研發投入,而且大批量生產。如在中國製造的一些品牌,這類服裝面料會差一些;由於裁剪方式不同,布料也會更省一些。這類衣服穿在模特上看起來差不多,但實際穿在身上感覺完全不一樣。

消費品牌產品中西有別

蘭君認為名牌產品有它的價值,它是供應某些特別有錢階層的;普通階層的人去買,那就意味著你也有這個錢,你把它的設計費、研究費、廣告費等都買下了。

  

今年復活節,蘭君去了法國,在巴黎街頭,她恰好路過一家「老佛爺」商場(Lafayette),門口拉著調幅,讓其他人不要入內,因為裡面人太多。她到那一看,裡面人山人海,全是中國旅遊團,個個像瘋了一樣的搶購,她感到很悲哀。

  

蘭君說,當今中國人如此搶購名牌,很可能有理解上的誤差。品牌本身是質量的保證,歐洲人買一個LV包,是因為它確實耐用,可以使用10年;中國人買LV包,可能有很多人是為了襯托自己的身分和顯示自己的財富,並不捨得往包裡放東西。

品牌和品味是兩回事

蘭君認為,品味是很內在的東西,與品牌是兩回事。每個人的內在素質不一樣,品位也不一樣。一個人的品位包含著他個人的內在素質,與其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內在信仰、審美情趣有直接關係。有品位的人,他/她會在他的衣著、言談舉止、接人待物方面表現出來。

  

「品牌代表著一種生活方式,通常代表有錢人的生活方式。與個人品位是兩回事。生活方式可以模仿,而品位模仿不到,它是個人獨有。有錢人可能有品位,也可能沒品位;沒錢的人不代表沒品位。」她說。

  

蘭君表示,一個很虛榮或者沒有甚麼底蘊的人或暴發戶,即使他/她把自己從頭到腳裝飾名牌,把自己打扮的花枝招展,其實顯露出的是內心的不自信。真正的有錢人往往打扮的很低調。一個有品位的有錢人,他/她可能會花錢去買質量很好又得體的衣服,但不會花俏;同時,他會把錢花在有價值的地方。◇

========================

買名牌純屬愛好

70年代出生的蘇姍,是一家公司的高層管理人員。她對名牌服飾一向情有獨鍾,如品牌衣服、圍巾等。在學生時代就經常進品牌店,欣賞穿在模特兒身上的衣服。那時條件有限,買不起,哪怕看一看也覺得很開心。畢業以後,蘇姍的在中國的工資只有2000多元人民幣,但她還是花600多元給自己買了一條蘋果牌牛仔褲。

  

蘇姍說,剛開始感到有些不自在,因為剛剛從貧窮的學生時期過來,買這麼貴的東西,與以前的消費習慣相差太大了,有負疚感。可是名牌牛仔褲穿在身上,又漂亮,又舒適,開心又自信。同事、朋友看到都說很漂亮,還打聽在哪買的;有的人真的去商店給自己買一條穿上。自己開心別人也開心,這個負疚感慢慢消失了。

  

以後,只要經濟條件允許,蘇姍都是盡量選擇品牌服飾。在後來公司裡一些重要的商業活動、聚會中,她的衣服都能派上用場,不需要再去特別購買新的衣服。

  

蘇姍說:名牌衣服就是不一樣,無論是套裝、休閒服,它的做工、顏色、款式都比普通衣服好。顏色簡單、款式簡潔、穿著舒適,也不容易變形,而且不會過時。她在98年花600多元人民幣買的那條蘋果牌牛仔褲至今還在穿;而花100多元買的普通牛仔褲,穿一年就變形了,不能再穿了。買品牌衣服很划算,並沒有多花錢。

  

蘇姍說,穿名牌純屬愛好,自己開心,也給別人美的感受;也沒有覺得自己有甚麼特別,更沒有高人一等之感;與公司同事、朋友、清潔工等快樂相處,沒有任何隔閡。

  

張小姐今年23歲,17時也買個LV包。那時看到有的同學背這種包,知道是名牌,很羨慕,也買一個滿足一下虛榮心。因為是學生,經濟條件有限,玩一段時間覺得沒有甚麼意思,就低價賣給同學了。

  

張小姐說,現在的想法跟以前不一樣了,能較理性的對待購買服飾。「市場上服飾氾濫,有不少低劣產品充斥市場。一般的衣服買來沒穿幾次就發現變形,沒法再穿了。現在衣櫃裡能留下的都是當時買的相對貴的衣服。以後買衣服,要不就不買,要買就買品牌好的衣服。」◇

==========================

男人愛名車如同女人愛服飾

小梁今年23歲,剛大學畢業,現在從事廣告設計。他買的第一輛車是保時捷跑車,沒向父母要錢,而是用自己的工資收入付月供。他說:「開名牌車的感覺很好,很自信、陽光,對生活充滿信心。」小梁表示,未來只要條件允許,還是會使用名牌產品。

  

從事銷售行業的簡先生說,名牌到底是炫耀的資本,還是實用的生活用品,因人而異。名牌不等於虛榮,它代表大眾的認同感。市場出售某些產品確實不能帶給人們安全感,而品牌產品保質保量。

  

簡先生表示,人嚮往美好的天性與生俱來。喜歡好的東西,包括物質上和精神上的。如聽好話,受讚揚,受尊敬、重視等。如果經濟條件允許,人們多數會去選擇擁有更好的生活用品,買好衣服裝扮自己,開好車子等。

  

愛車是男人的天性,就像女人天性喜愛漂亮服飾一樣。那些買高檔名車的男人大多數都是因為愛好。虛榮、顯擺的也有。品牌產品凝聚了產家的企業文化,絕對不是某些人想像的那麼膚淺。如限量版的LV手袋,就是只供應部分人群消費。高檔車的款式、造型、性能、舒適度,確實比普通車要好的多。

  

「現實生活中衣著裝扮確實很重要,某種程度上能夠提升自己或公司形象。西方人很講究表面禮儀,平時怎麼穿都沒有關係,與人見面,或者一些社交場所、商業聚會等,就要裝扮得體。如果別人穿西裝革履,你開輛大卡車,穿著夾克、牛仔服肯定不妥。既讓自己不自在,也讓對方不舒服。顯得不禮貌,既不尊重自己,又不尊重他人,還有損公司形象。」簡先生說。◇

===========================

節儉也是美

做藥房助理的多倫多居民林女士稱自己屬於節儉型,對名牌衣服沒興趣。她也喜歡看時尚雜誌,逛商場。但只是欣賞,並不打算擁有。她會購買一些質量不錯,但不是大牌的服裝,稍作改動,搭配得當,效果也很好。

  

林女士說,品牌的服裝雖然好,但不一定與自己的性格、氣質相符。她年輕時也曾有過一段時間跟風,市場流行甚麼就買甚麼,也買個一兩次的品牌衣服。但是很快發現與自己的個性不符。品牌衣服確實做工精緻,但價錢不菲;而且款項單一,很可能在一些場合碰到穿同樣衣服的人,造成「撞車」,令人尷尬。品牌衣服因為做工好,耐穿,花錢又多,又不捨得扔;老穿一件同樣的衣服太悶。流行產品往往缺乏內涵,熱鬧而已,更不適合追捧。

(責任編輯:岳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