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消息

歐洲經濟師:中國出現了金融危機前的預兆

【大紀元2013年04月15日訊】(大紀元記者徐耀中編譯報導)BNP Paribas銀行亞洲區的首席經濟師Richard Iley日前就中國金融現狀發表了看法。他認為,中國出現了金融危機前的預兆。

他認為:「根據惠譽國際(世界三大信用評級機構之一)的報告,從1992年以來,中國的經濟增長主要以投資為主,目前已經有放緩的跡象。自從金融危機以來,中國的信貸市場總額占GDP的總額已經從90%上升到目前的235%。和通常外界所知道的情況十分不同,中國經濟已經負債纍纍。中國未來五年出現的經濟格局和美國爆發金融危機前的格局有驚人的相似之處。從近代中國經濟歷史上看,每次出現膨脹都是以銀行危機和『硬著陸』收場。從表面上看,中國和日本上個世紀80年代的情況類似,經常賬戶未出現盈餘,政府的公共債務比例似乎也不是很低(和幾年前愛爾蘭的情況類似),但這一切都蘊藏著巨大的潛在危機。目前,很多人關心的主要是這場危機何時爆發?危機的強度有多大?」

禍起「影子銀行」

此外,ILey先生認為,中國經濟增長持續依賴借貸,不受金融體制管制的「影子銀行」(如地下錢莊、銀信合作等)也遍地開花。在過去幾年裡,借貸主要是通過「非常規」銀行來完成的。地方政府對基礎設施和房地產的投資也主要來自「非常規」渠道,因為他們從商業銀行無法獲得貸款,就靠發行債券的方式集資,衍生了龐大的「債務經濟」。將來這些「影子銀行」出現無法清償債務時,商業銀行將不得不接手這些爛攤子,然後再把損失轉嫁給普通儲戶。對於這種可怕的經濟後果,經濟學家已經有了普遍的認識。「現在,我們沒有看到中國政府對「信用膨脹」進行任何的干預。就在過去的一個月裡,信用增加了25,400億人民幣(3,125億歐元),大大超過經濟學家的預期。其中只有10,680億人民幣來自普通商業銀行。

「中國模式」不值得羨慕

過去,西方常常對中國經濟的增長速度表示羨慕。而目前,中國特色的「信貸經濟」已經嚴重危及到了自身的金融系統的安全。目前的中國經濟出現了結構性缺陷,一方面是信貸增長過快和持續低收入。兩個因素同時出現可使經濟放緩。另一方面,地方政府的邀功心切和「影子銀行」的貪得無厭都使經濟命懸一線。中國大陸拚命把資金投在基礎建設和房地產項目上,同時政府調控政策失效,只會使中國經濟泡沫越吹越大。

(責任編輯:歐陽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