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要聞

考古館結盟 台十三行締約西都原

【大紀元12月22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黃旭昇新北市22日電)十三行博物館將與日本九州西都原考古博物館,締結姊妹館,希望藉雙方交流經驗,將生冷的考古更生活化、國際化。

新北市政府文化局今天表示,十三行博物館為考古博物館,與國際互動、推動專業考古議題是主要使命。

西都原考古博物館,位於日本九州宮崎縣,是專業考古博物館,於西元2004年開放。宮崎縣串間市曾有民眾採集到中國漢代玉璧,因玉璧是王權象徵,又是從中國流傳到九州,具有歷史考古意義。

文化局指出,九州與日本其他區域一樣,分布舊石器時代、繩紋時代的遺址,九州東南的宮崎縣。尤其以古墳時代遺址著稱。西都原古墳群透過地下雷達探查,及GIS地理資訊系統,繪製地下地圖。

西都原博物館推動考古教育、互動體驗、學術交流,有不錯的成績,也致力於無障礙空間,與十三行博物館的目標一致。這次雙方締結姊妹館,透過交換資訊、互訪、辦活動,以拓展國際視野,深耕考古學內涵,並讓考古生活化。

雙方將在23日締結,由新北市府文化局長林寬裕、中央研究院研究員劉益昌、日本交流協會主任木部匡之、亞東關係協會組長王瑞豐,與博物館、考古界相關人士見證。

十三行博物館將贈送鎮館之寶「人面陶罐」複製品,西都原博物館將以古墳群出土的「船形埴輪」複製品回贈。

文化局解釋,埴輪是一種素燒粗陶,表面呈灰紅色,分圓筒器和象形器兩種,盛行於日本古墳時代,鳥形埴輪代表對鳥的崇拜與信仰;船形埴輪,顯示大和王朝的航海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