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教育─ ─寬容忍讓的楊翥

font print 人氣: 150
【字號】    
   標籤: tags:

楊翥(音助)在做修撰的時候,住到京城里。一天,他的鄰居丟了一隻雞,因楊翥搬去不久,便懷疑雞是楊家偷的。於是,鄰人便大聲指罵雞被姓楊的偷去了,還在那兒叫嚷不止。家人聽到,心裡很不痛快,明明沒有偷雞,卻被鄰人如此奚落,於是告知了楊翥。誰知,楊翥聽後並不動怒,只是平靜地說:「天下不只我一家姓楊,隨他罵去。」

又有另一位鄰居,每逢下雨天,便故意將自家院中的積水排放進楊家,使楊家深受髒汙潮溼之苦。家人氣惱不過,又告知楊翥,楊翥卻仍心平氣和地勸解家人道:「總是晴天的日子多,下雨的日子少啊!」

久而久之,鄰居們見楊翥事事謙讓,待人謙和,還能受辱不怨,都被楊翥那寬容仁厚的心深深感動了。有一年,有一伙賊人密謀著要搶劫楊家,當鄰人們得知此事後,竟主動組織起來,輪流到楊家守夜防賊,從而免除了楊家的一場災禍,實在叫人感動。

楊翥的寬容忍讓,不但沒有被人欺負,還感動鄰人來傾心相助,這正是因為楊翥的寬容謙讓,為他及家人帶來的安穩之福。(據明代王琦《寓圃雜記》)◇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有些人常因為一些芝麻小事而爭得面紅耳赤,但爭贏了就一定是贏家嗎?那倒未必,如果每個人都只從自己的角度看問題,下場一定會鬧得不可開交。若能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選擇讓步才是真正的強者,待人處事方面也比較能有應對的準則。
  • (大紀元記者李容耕台北報導)協和工商「品德教育週」熱烈展開,學生說好話、做好事、存好心的自我省察功夫,體現在校園文化中,自成一格的學習風潮,引起各界矚目。
  • 教育部今天表揚品德教育特色學校,大葉大學號召學生教弱勢兒童英語、協助募集物資,投入公益多年,學生也從中盡社會責任。
  • (大紀元記者于婉蘋台灣基隆報導)2013年基隆童話藝術節系列活動「如果兒童劇團」演出「是誰在敲門」品德教育歌舞劇,4月27日(星期六)晚上在基隆市文化中心5樓演藝廳演出。為落實廉政及法治教育「紮根於學校與社區」之理念,基隆市政府增進民眾與學童生活品德、環保教育及國家廉政建設認知,舉辦「2013基隆童話藝術節廉政及法治宣導表演活動」。
  • 如果請大家用「選擇」來舉例,恐怕一時無法統計例子的數量。因為沒有人會告訴我,他從來沒有遇到過「選擇」。可能每次選擇的背後都有耐人尋味的故事,可能每次選擇之中都有或堅決或糾結的心情,可能每次選擇之後都將產生不一樣的結局,甚至每次選擇給出的選項都不只兩個,有時由於選項太多,讓人不知道如何選擇。
  • 法國19世紀文學家雨果曾說:「世界上最寬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闊的是人的胸懷。」寬容是一種博大,它能包容人世間的喜、怒、哀、樂,寬容是一種境界,它能使人生躍上新的台階。在生活中學會寬容,你便能豁然貫通,明白以下的道理:
  • 一次看國際舞蹈演員的專訪時,一位領舞說,看到別人提高了,好像就是自己提高了一樣,非常的開心。保持一個謙虛的心會有更多的提高空間。聽到她的話,內心產生很深的觸動,第一次清楚的意識到,人在沒有妒嫉心時,自然流露出的純淨與坦誠。感動的漣漪在心中漾開層層的光暈,蕩起美麗的波。
  • 總是看這人不順眼?總是討厭那個人?寬容別人其實帶給自己的是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