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方法

體驗教育 是探求生命意義的過程

(大紀元記者陳霆採訪報導)在台灣,越來越多的方案、營隊、潛能開發課程,設計概念標榜著體驗教育、冒險教育。儘管風行多年,但究竟什麼是體驗教育?什麼是冒險教育?對一般的家長來說,還是很難分清。

遊戲 可以不只是遊戲

台灣體驗教育專家謝智謀,任教於國立體育大學。他認為,「體驗教育」的理念,是希望利用實際經驗與行動,加上老師或引導員的引導,促進參與者反思,然後產生學習、找到意義,進而應用在現實生活裡。如果,在活動中加入冒險的因子,如:攀岩、溯溪、泛舟等,那就是「冒險教育」。

體驗教育中,經由適當的設計與引導,可培養參與者的領導能力、合作能力、溝通能力。然而,要達成這一切的關鍵,是引導參與者反思,進而找到意義、產生學習。如果沒有這些過程,活動只不過是遊戲,參與者的收穫也會受限。

對話 體驗教育的核心

謝智謀強調:「對話,是體驗教育的核心!」只有經由敏銳的對話,刺激參與者思考,才能彰顯體驗教育的價值。謝智謀指出,現階段的正規教育中,很多課程都已面臨「無意義化」的困境。許多教材與課程中,已看不到學習的價值與目的。

透過實際的活動,加上反思的過程,可讓孩子在體驗教育中思考、發現活動的意義。當孩子經歷過這種「意義化」的過程後,就能運用在生活與教育環境中,探求背後的意義與價值何在。

為了幫助孩子思考,謝智謀在第一堂課時,會問大一的孩子:「為什麼你們要讀大學?」孩子可能會回答,為了追求知識。謝智謀就會再追問:「為什麼人要追求知識?追求知識為什麼要在大學裡?」

師生在一來一往的討論中,哲學的內涵開始浮現,學生也重新思考學習與人生的意義。在謝智謀的「體驗與冒險教育」這堂課中,他帶領孩子一同了解遊民的生活、參觀養老院、關懷社會弱勢,把教育從學術殿堂帶到了生活之中。

近來,許多教育專家指出,隨著少子化趨勢以及社會環境改變,現代的孩子往往缺少「匱乏」的經驗,沒有經歷過逆境與缺乏,孩子也因此對人生與學習缺乏動機和熱情。體驗教育所蘊含追求生命意義的探問,或許正是孩子們所需要的。

正如謝智謀所說:「我們需要用心培養出一群影響世代的青年,也不要在安逸中培養出一群盲目與茫然的青年。」◇